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清末统治阶级挽救危机的努力

材料一   20世纪初中国社会大事记(部分)

1901清政府设立督办政务处,逐步推出各项“新政”。同年,清政府通令各省书院一律改为大学堂,各府、州、县学改为中小学堂。清政府下谕全国各省“裁汰旧军,编练常备军”。编练新军的工作在全国展开
1902清政府饬令各省,选派留学生
1903清政府设立商部,成为仅次于外务部的第二大部
1905清廷废除科举制,大办新式学堂。清廷派载泽、端方等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1906清廷正式宣布“预备仿行宪政”
1908清廷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其条款共计23条,由“君上大权”和“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构成
1911清政府宣布废除军机处,实行责任内阁制,组建第一届责任内阁。在13名内阁成员中,满族9人,其中皇族占5人,汉族官僚仅4人,被讥为“皇族内阁”,

材料二   清末最后十年所遭遇的转型困境致使其改制带有自毁的意味,最终不得不让位于被认为更迅捷有效的革命,其客观效果和主观动机背道而驰。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罗志围《革命的形成:清季十年的转折》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二的观点。
2024-04-08更新 | 3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9—1984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年均增长率

收入农村(家庭收入)17.6%
城镇(职工货币工资)8.0%
消费水平农村8.9%
城镇4.5%

——摘编自《中国经济年鉴》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钢产量迅速增长,1983年达到4002万吨,1986年达到5205万吨,至2002年达到18224.89万吨,钢产量已经连续7年保持世界第一。2002年全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2001年增长39.30%,2002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科技活动经费筹集总额比2001年增长33.82%。钢材品种结构继续改善,国民经济发展需要的特殊品种和高附加值品种大幅增加。

——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等

目前,我国实行经济开放政策,争取利用国际上的资金和先进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经济。这一政策已开始有些效果。但是,从发达国家取得资金和先进技术不是容易的事情……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主要依靠自己的艰苦奋斗

——邓小平《我国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1982年)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两则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一、二中历史现象产生的政策性原因。
2024-02-25更新 | 3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号角,以安徽为源头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改革迅速拓展至全国广大农村的每个角落。同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符合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及发展生产力要求的所有制关系。1979年4月,党中央召开全国经济工作会议,针对改革开放起步的势头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形,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新“八字”方针,这是实行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一次对经济建设做出重大决策,也是经济建设指导思想上的一次根本转变。

——摘编自张佳雨、陶景霞《试论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大复苏》

材料二   1991年2月,邓小平在上海听取浦东开发规划汇报时就曾表示,什么事情总要有人试第一个,才能开拓新路。在一年后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再次强调:“上海要树立‘后来居上’的指导思想,可以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发展起点更高一点,搞得更好一点,更现代化一点。”南方谈话吹散了人们思想上的迷雾,成为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1992年1月,邓小平视察深圳时肯定了深圳在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取得的成绩,并指出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

——摘编自严圣禾、党文婷等《南方谈话: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探索经济改革的新途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历史意义。
2023-09-02更新 | 6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英国农业、工业和贸易状况的不断恶化与自由贸易政策针锋相对的保护主义学说不断涌现,并最终形成了以英国历史经济学派为代表的帝国特惠思想。……19033月,时任英国殖民大臣的张伯伦发表《伯明翰宣言》,主张英国必须改变现有的自由贸易制度,以帝国为单位设立关税,共同对抗来自外部的压力。……1932年的渥太华会议上,英国最终确立了关税同盟性质的帝国特惠制,帝国内部的《进口关税法》也最终获得签署。该法案规定,在英帝国内部的市场上,各成员国根据本国的税率,给予从英国进口的工业品20%的税率优惠;在国内市场,英国给予从自治领进口的食品和原材料免税的政策。除已课税的商品以及小麦、肉类和其他商品一律征10%的进口税。

——摘编自孙莹《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贸易保护思想的发展和形成》

材料二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以及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美国再次改变贸易政策,掀起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浪潮。……新贸易保护主义以非关税壁垒为主要限制手段,受到国际协定的制约,与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在……诸方面有明显区别。1988年,美国总统里根签署了著名的《1988年贸易综合法》,全文洋洋洒洒1128页,确立了诸多贸易保护措施。……新贸易保护主义,从短期看,可以某种程度上解决诸如失业、贸易赤字、促进经济增长,但从长期看,新贸易保护主义对国际贸易与受保护国本身经济均有危害。它加剧了国际经济矛盾,因为一国的贸易保护,必然引起其贸易对手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报复。

——摘编自李红梅《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简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贸易政策的主要变化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掀起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及其消极影响。
2023-04-14更新 | 13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18世纪末期以来,美国人在界定自身文化身份时将欧洲视为美国的对立面和文化“他者”,信奉的是“美国例外”论;在思考美国的地缘政治时,将欧洲视为威胁,奉行的是远离欧洲纷争和排斥欧洲影响的策略。一战后,美国精英逐渐用突出美欧文化的同源性和一致性的“西方文明叙事取代“美国例外”论,强调构建“大西洋共同体”

——摘编自王立新《美国国家身份的重塑与“西方”的形成》

材料二 二战后,美国提出保卫“西方文明”和“大西洋共同体”,并以此作为维护美国自身文化存续与国家安全的重要步骤。美国决策者在很大程度上是从保卫西方文明的视角来看待与苏联的斗争,并声称如果美国对欧洲的形势袖手旁观,“欧洲将出现混乱,从混乱中产生暴政,也许是共产主义,也许是复活的法西斯主义。”最终,美国成功地将美国与西欧凝聚成文化、意识形态与安全共同体,打造出一个新“西方”

——摘编自王立新《美国国家身份的重塑与“西方”的形成》

材料三 下表为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日本五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前后三个时期的平均经济增长率。(单位:%)

时间增长率国家1913~19291930~19501951~1977
3.12.94.3
3.90.612
0.41.96.3
0.81.62.3
1.705.3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金融统计年鉴》1987,1997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一战前后美国对欧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美国在二战后,打造新“西方”的做法。
(3)材料三中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①和③所对应的国家并任选两个阶段作出合理的解释。
2023-04-21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清末新政与立宪改革是近代中国政治转型中的关键时期,面对王朝将倾的统治危机,清政府企图通过全面改变原有的政治架构来达到重新集权的目的。匆忙的官制改革削弱了国家调控能力,不成功的经济改革减少了国家汲取能力,科举制取消后官方意识形态的瓦解降低了国家合法化能力,谘议局的产生解构了国家强制能力,从这四个变量的观察可以梳理出新政改革在推行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国家在近代化的转型中缺乏有效的国家治理能力,从而导致清末新政立宪改革和国家建设走向失败。

——摘编自王鸿铭《国家能力的削弱及割裂:清末新政与立宪改革的困境》

提取材料中论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展开阐述。(要求:论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3-02-22更新 | 6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经济体制改革,到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前后经历了14年。这期间,随着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改革的目标也逐渐明确,大体经历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社会王义市场经济”四个阶段。到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召开时,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个在理论和实践上坚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和不断推进的过程。

——摘编自武国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改革开放历程回顾之十二》

材料二   对外开放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30年的对外开放,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我们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坚定不移地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实现了以开放促发展的重要使命,完成了从封闭半封闭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的转变,开创了全球范围内走开放式发展道路的成功范例。过去30年的对外开放,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

——摘编自铭《对外开放三十年的伟大历程和光辉成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时期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进程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简析我国对外开放的影响。
2024-04-09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工业遗产是指建筑群与机器、工场和工厂、矿山与处理提炼、能源、交通等具有历史、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的遗址。它起源于1950年代英国的“工业考古”。1975年,欧美等国开始关注工业遗产的保护。1995年以来,工业遗产的保护越来越受到世界范围的高度关注。以下为截止到2010年世界工业遗产的统计情况。

材料一   世界工业遗产登录时间分布图

材料二   世界工业遗产各洲产业分布表

——摘编自崔卫华《世界工业遗产的地理、产业分布及价值特征研究》

根据材料概括世界工业遗产的时空及产业分布特征,并分别分析其原因。
2024-02-04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解放后,由于帝国主义的封锁,上海经济发展遇到较大困难,特别是商业服务业在崇尚节俭的社会环境中显得相当萧条。同时内地的经济发展又缺乏技术、缺乏人才、缺乏经验。经陈云同志批准,1956年一批企业从上海散到内地。一五计划期间,上海约有270多家企业在河南、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内地省区生根开花,约有15万工程技术人员和熟练技工参与内地重点工程建设,对于内地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摘编自谷牧《谷牧回忆录》

材料二

1978-1988年,在各类乡镇企业就业的农民达到9000多万人,镇成为当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迁移的最主要目的地。这一时期人口迁移以短距离迁移为主,以小城镇为主导的“自下而上”农村城市化模式逐步建立。1990年代后,呈现出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流动和内地人口向沿海地区流动的趋势。1982年,规模最大的10个城市吸纳了1186%的流动人口,1990年上升为1704%。大城市和沿海城市逐渐主导了我国的城镇化进程。

——摘编自殷江滨、李郇《中国人口流动与城市化进程的回顾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一五计划期间上海支援外地的积极意义。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人口流动的原因,并概括其阶段性特点。
2022-07-07更新 | 7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10 . 近现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全球化趋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70-1913年世界贸易总额增加了3.2倍。不仅数量上明显增长了,而且还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一些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迅猛发展的基础上,普遍扩大了本国工业产品的出口,对外贸易已成为国家经济生活中极其重要的因素。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一批新工业国家的兴起,世界贸易形成了多中心的新格局。这一时期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世界贸易额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这就说明工业发达国家与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前提下,世界各国和各地区在经济上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了,“世界经济”已经形成。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据中泰证券研究所数据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脉络。
2024-01-03更新 | 4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济宁市高考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