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92 道试题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论述题 | 适中(0.65) |
1 . 【谈一谈】

罗马的征服德国著名法学家耶林格曾经指出:“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


耶林格认为“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征服。”以这个观点为主题,谈谈你对该观点的认识。(字数不少于150字)
2022-12-01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纲要下)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2 . 【说一说】

下表1949-2022年我国举办或即将举办的国际大型体育赛事一览表

 赛会\年份1949-19891990200820102011201520192022
亚运会-北京广州杭州
夏季奥运会-北京
世界游泳锦标赛-上海
世界田径锦标赛-北京
男篮世界杯-北京
南京等
冬季奥运会-北京
张家口

请回答:
(1)上表能够反映我国举办或即将举办的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写一写】
下图所示

——彭森主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年鉴》


(2)指出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谈一谈】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3)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22-10-20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纲要上)第十一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振与绚烂
3 . 【谈一谈】

材料   在整个封建社会里,教权和王权之间既勾结又斗争。国家政权经常利用宗教,宗教也经常利用国家政权;国家政权经常为宗教的发展开辟路,提供方便,宗教也不会忘记为国家政权作祈祷、唱赞歌。正如马克思所说:“基督教的社会原则曾为古代奴隶制进行辩护,也曾把中世纪的农奴制吹得天花乱坠。……基督教的社会原则把国教顾问答应对一切已使人受害的弊端的补偿搬到天上,从而为这些弊端的继续在地上存在进行辩护。”基督教及其教会也因此成为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对西欧进行独裁统治。

——杨春华《中世纪王权与教权之争》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古时期教权与王权之间关系的认识。
2022-09-27更新 | 16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四区统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4 . 选做题(请任选1题作答)

【写一写】



请回答:
(1)根据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示意图,阐述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

【谈一谈】

有人说“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大门,从此改变了中国社会,开始了近代的历史”。


请回答:
(2)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请谈谈你的看法。

【说一说】

1988年,圆明园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光明日报》2020年11月12日报道,有人大代表近期提出“重建圆明园,加强国家爱国主义文化建设”,对此国家文物局答复称,圆明园遗址不仅是清代皇家园林的重要代表,更是近代中国被侵略、被殖民的历史见证,遗址以断壁残垣告诫后人勿忘国耻、警钟长鸣。建圆明园缺乏必要的考古及历史文献依据,且将改变圆明园遗址被列强破坏的历史现状,应慎重论证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摘编于刘雪松《重建圆明园”这个话题该罢休了》


请回答:
(3)对于提出此建议的人大代表,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
2022-09-08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纲要上)第六单元近代中国的沉沦与转型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二战后,相继获得独立的非洲国家各自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概括起来有三种(如表),三种发展道路从结果来看都不尽如人意。

资本主义道路布隆迪、尼日利亚等国独立后继续保持与宗主国的经济联系,复制宗主国的政治体制和经济政策。这些国家注重发挥市场的作用,但对外资依赖性强,出口品种单一。美国为了与苏联争夺非洲,积极援助拉拢这些国家,这加剧了这些国家对西方援助的依赖。
非资本主义
道路
一些国家一开始主张区别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中间道路,但在苏联的影响下,逐渐奉行苏联式的社会主义,经济上把前宗主国企业收归国有;限制私人经济的发展,几乎剔除了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有些国家建立了自己的工业基础,但由于资金、技术、管理人员有限往往造成开工不足,效率底下。
村社社会主义道路加纳、坦桑尼亚一些政治家认为,非洲传统村社中孕育着社会主义,应利用当前时代的物质成就促使非洲古老传统中的社会主义因素重新复活并发扬广大。这些国家实行集体劳动,平均分配,抑制了群众的积极性,导致生产率下降。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非洲三种发展模式“从结果来看,都不尽如人意”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的主要发展趋势,谈一谈非洲现代化发展的出路在哪里。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六朝到唐代中叶贵族政治最盛时代,政治属于贵族全体专有,政权是君主与世家郡望的协议体,其后由于贵族没落,君主不再归贵族群体所共有,君主不再通过贵族而直接面对全体臣民。科举普遍化,官吏的选用制度也发生变化,贵族政治过渡为官僚政治,高等官职由天子决定和任命,庶民也获得为官的均等机会。在唐末至五代的过渡期,贵族政治没落,让位于君主独裁制度;宋代君主成为绝对权力的主体,君权无限制地增长,到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形式臻于完备。

——摘编自(日)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材料二:那么这些提法(指上文内藤湖南关于唐宋变革的观点)的问题何在呢?最大的问题是把唐宋变革时期贵族的消亡绝对化了,从而也把贵族制到官僚制的演变看作一个线性的过程。唐宋变革论把贵族制向官僚制的变化和君主独裁的形成都夸大为某种线性的历史过程,而没有意识到这是不断出现、需要反复应对的问题,也在各个朝代形成不同的解决方案。

——摘编自(美)张杨《从历史社会学视角反思唐宋变革论》


(1)材料一中内藤湖南认为中国唐宋时期的政治变化是什么?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
(2)综合材料一二,谈一谈你对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论”的认识。(8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
23-24高二上·全国·单元测试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谈一谈】

材料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后,为了使华北区的工作实现党、政、军、财的统一,19485月,中共中央将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区合并为华北区,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个中央局合并为华北中央局,成立华北联合行政委员会。积累政权和经济建设的经验,为建立新的中央政权做准备。与此同时,中共中央认为新政权的组织既不能照搬苏联,也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议会制,而应是通过普选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并通过代表大会选出政府领导人,制定各项施政条例。但在刚刚接管的新城市,群众尚未被充分发动起来,不能召开名副其实的人民代表会议或人民代表大会,只能召开协商性质的、主要对群众起联系作用的各界代表会议,然后待机实行普选,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华北区是首先按照这一设想进行政权建设运作的。


根据材料,概括1948年,中国共产党对人民解放区政权建设的构想,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背景。
2023-04-22更新 | 12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全国新课标卷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它或者将全部变成一种东西,或者全部交成另一种东西。

——选自林肯《家庭纠纷》

材料二 所有敬仰孙中山先生的中华儿女,包括大陆同胞、港澳同胞、台湾同胞等,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把握历史机遇,担当历史责任,把孙中山先生等一切革命先辈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上的讲话

材料三 ……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矣批准后变通执行。……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1)材料一反映了林肯的什么主张?为了取得南北战争的胜利,他颁布了哪部文献扭转战局?
(2)孙中山先生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中,推翻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是哪次革命?此次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材料二中,我国为推进国家统一,在港澳台问题上提出的伟大构想是什么?
(4)材料三反映的是我国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哪一项基本国策?它最早依据哪一法律文献成为新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而确定下来?
(5)请你谈一谈对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认识。
9 . 【说一说】


请回答:
(1)任选一个领域,说一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哪些成就。
【谈一谈】

1978年,中国共产党人从“左”的理论和路线的束缚中再次解放出来,挽救了党和国家,挽救了社会主义,成功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1992年,在改革开放的关犍时期,邓小平突出强调“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并作了深刻阐述。他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摘自《人民日报》


请回答:
(2)你如何认识这场姓“资”姓“社”的争论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间的关系?
【说一说】

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熊猫外交”是在1957年,平平成为第一只作为国家礼物送出的大熊猫去了苏联。1956年至1957年,美国动物园向中国两次提出了“以货币或动物交换中国一对大熊猫”。同期,英国、荷兰等国也提出了类似的要求,但中方均以“皆属稀有的珍贵动物且不易捕捉”等理由婉拒。1972年,熊猫玲玲和兴兴被赠送给美国,引发了美国的“大熊猫热”。《华盛顿邮报》破天荒地使用一串象声词作为标题来表达无法言喻的巨大惊喜——“Awwwwwwww,They are Cute”(啊~~~~它们实在太可爱了!)。至20世纪80年代,全球三大洲,从美国的东西两岸到中美洲的墨西哥,欧洲的苏联、英国、德国、法国和西班牙,以及亚洲的日本和朝鲜,都有了熊猫踪迹。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副局长李德生告诉《国际先驱导报》:“熊猫作为和平使者,见证了中外人民之间的友好感情,相信熊猫大使会在未来续写这一友谊进程”。

——摘编自《国际先驱导报》(2009年)


(3)概述“熊猫外交”的历史意义。
2022-10-20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纲要上)第十一单元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振与绚烂
10 . 选做题(请任选1题作答)
【填一填,说一说】

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演变问题



请回答:
(1)上图反映了西周、秦朝、西汉、元朝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化。
(2)结合上述图示与所学的知识,归纳中国古代中央对地方控制的方式及其作用。
【谈一谈】

观察《元朝形势图(1330年)》



请回答:
(3)你认为元朝行省制度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思一思】
(4)元帝国的地方行政设置为什么在“行省”之外又有“腹里”和“宣政院”?
2022-08-20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大单元作业(纲要上)第四单元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