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71 道试题
1 .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周人始祖后稷长于种植;周公告诫后代为君要“先知稼穑之艰难”;周成王把每年督促农业生产作为国之大事。这表明(     
A.周代农业生产技术进步较快B.周代统治者延续了重农传统
C.农耕经济是以周代商的保障D.重农抑商是周代的基本国策
2024-03-24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第01讲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练习)-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16世纪初葡萄牙政府遣使来华。在中国史书的记载中,正德十二年底有关葡萄牙特使来华的报告送达北京,次年正月,该报告交由礼部议处,内阁大学士毛纪再根据礼部意见票拟诏旨。毛纪著作中收录了相关票拟建议,认为“今本国虽称资捧方物前来进贡,既非旧例该贡蕃国,又无来历堪信文书,一旦遽欲入贡请封……致惹衅端”,同时闻得葡萄牙“自恃强盛,经过满剌加国及苏门答刺国,皆行剽劫”。礼部和内阁的意见被武宗皇帝所采纳,明武宗谕令其使臣还国。据此可知(     
①葡萄牙殖民者通过殖民掠夺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②明朝政府致力于维护朝贡体制以及朝贡贸易体系
③葡萄牙的行径一度被明朝政府视为“隐忧伏祸”
④内阁大学士备皇帝顾问并协助皇帝处理重要政务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24-03-22更新 | 210次组卷 | 4卷引用:(7大核心考点+66道高频选择题)专题05 明清时期: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挑战-【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料一   是时天子问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乃募能使者。(张)骞以郎应募,使月氏……经匈奴,匈奴得之……后骞与其属亡乡月氏,至大宛。时大月氏既臣大夏而居,地肥饶,少寇,志安乐,又自以远汉,殊无报胡之心。骞竟不能得月氏要领。

——[西汉]司马迁《史记·张骞出使西域》

史料二   及开西域,遣张骞使大夏还,传其旁有身毒国,一名天竺,始闻有浮屠(佛陀,原指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之教。

——[北齐]魏收《魏书·释老志》

材料二   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设立,总护西域三十六国。有汉一代,中央政府任命的西域都护有20余人,以东汉的班超最为著名,汉和帝称赞班超“得远夷之和,同异俗之心”。除西域都护府等中央派出机构外,西域地方事务由汉朝册封的西域诸国君长具体管理。据《汉书·西域传》记载,这些地方官员达376人,“皆佩汉印绶”。自汉代以后,历代中央王朝,都把西域视为故土,设置机构行使管辖权,如东汉的西域长史府、唐朝的安西大都护府、北庭大都护府、元代的行省制、清代的伊犁将军等。1884年,清朝政府批准新疆建省,改称西域为“新疆”,实现政治体制的划一。在西域都护府的管护之下,古老的丝绸之路上,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架起了东西方沟通交流的陆上桥梁,惠泽后世、影响深远。

——摘编自王珍《西域都护府:开创中央王朝有效管理西域的先河》

(1)根据材料一的两则史料探究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指出其史料价值,并做出合理推断。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管护西域的特点,并简析其影响。
2024-03-22更新 | 154次组卷 | 6卷引用:专题15 中国古代史(50道高频非选择题)-【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4 . 有史料记载:北魏御史“出入千步清道,与皇太子分路”,百官公卿在御史路经时都须在路旁停马回避,“行动迟缓者,以棒棒之”。唐时的御史出巡,“州县祗迎,相望道路,牧宰祗候,僮仆不若”。唐朝和明代的监察御史常“代天巡狩”。这些现象反映出(       
A.古代监察官员拥兵自重威胁中央B.监察御史有较高权威并震慑地方
C.监察制度随着皇权加强渐趋严密D.监察官成为专制统治的“耳目”
2024-03-22更新 | 108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1 中国古代史选择题【原始社会-唐朝】-【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浙江专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九边之蓟镇。

蓟镇自山海,抵居庸(今北京昌平),延袤辽阔,国初号称腹里。

——《九边图说·蓟镇图说》

材料一   明朝长城与九边重镇示意图

——选自选择性必修一《民族关系与中外关系》

(1)根据材料选择蓟镇的地理位置(填字母)

材料二   蓟州一边,拱卫京师,密迩陵寝,比之他边尤重。

——(明)魏焕《皇明九边考》

(2)阅读材料一、二、分析归纳蓟镇成为九边最重要军镇的原因。

关于蓟镇建立的时间,史书记载不一、史籍中有下列不同的记载:

材料三   蓟之称镇,自(嘉靖)二十七(1548年)年始。时镇兵未练,因诏各边入卫兵往戍。

——《明史·卷六十七兵三》(编撰时间:1645-1793年)

材料四   自嘉靖庚戌(1550年)始也。蓟始为镇也,始设督府总三镇摄之也。

——《四镇三关志》(成书于1574年)

材料五   永乐二年(1404年),以陈敬为都督镇守边关……为蓟镇守之始。

——《卢龙塞略》(成书于1610年)

(3)根据材料三至五、分别归纳蓟镇设立的标志性事件。

现代有历史研究者补充《明实录》等材料

材料六   永乐十二年(1414年):命镇守蓟州都指挥陈景先督军民修筑遵化城及缘边关溢之倾颓者。

——《明太宗实录》

材料七   嘉靖二年(1523年):蓟镇金秋成熟。

嘉靖十二年(1533年):命给事中曾汴勘蓟镇巡抚……先后失事状……谓蓟镇失事其大者有五。

——《明世宗实录》

材料八   15名蓟镇镇守总兵官:张隆平(永乐)、陈遂安(永乐)、陈敬(永乐)、陈景先(永乐)、王彧(宣德)。

——《三屯营帅府职官题名碑》选自民国《迁安县志》

(4)结合上述材料,判断蓟镇建立的时间,并说明理由。
2024-04-11更新 | 48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上海专用)
6 . 《梁书·何敬容传》记载:“陈吏部尚书姚察曰:‘魏正始及晋之中朝,时俗尚于玄虚,贵为放诞,尚书丞郎以上,簿领文案,不复经怀,皆成于令史。’”由材料可知南朝(     
A.佛教十分盛行B.清谈之风渗透官场C.中朝制度瓦解D.监察制度比较完备
2024-02-21更新 | 92次组卷 | 3卷引用:(11大核心考点+75道高频选择题)专题03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新高考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中世纪中期,英国庄园文件记载,塞格菲尔德庄园的管家下令进行土地休耕,经农民同意,双方就土地休耕达成协议。在科尔多普庄园,所有佃户都同意领主的提议,不要在某水域抓鱼。这些记载表明中世纪英国庄园(     
A.等级观念淡化B.重视契约精神C.生产效率低下D.生产活动多样
2024-04-08更新 | 242次组卷 | 7卷引用:(5大核心考点+100道高频选择题)专题10 世界古代史: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和中古时期的世界-【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8 . 有材料记载,中央苏区的二期公债120万元任务不但超额完成,而且临近偿还期群众自动发起“退还公债”运动,不要政府偿还,极大地补充了革命战争经费,也缓解了苏区的财政压力。这(     
A.体现了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的影响B.反映了土地革命取得显著成效
C.奠定了赢得民族战争的物质基础D.展现了大生产运动的群众风貌
2023-11-24更新 | 417次组卷 | 4卷引用:重难点07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征程-2024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新高考专用)

9 . 材料一   中国科举制度发展大事记

595年,隋文帝开皇十五年,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①605年,隋炀帝大业元年,始建进士科,以文辞取士,科举制度形成

②624年,唐高祖武德七年,恢复九品中正制

③627年,唐太宗再度废除九品中正制,增加考试科目,进士、明经两科为主

④689年,武则天载初元年,亲策天下贡士,被视作“殿试”之始

⑤736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下诏之后的考试由礼部侍郎主持,提高了科举考试地位

⑥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进行科举改革,开始以经义取士

⑦1315年,元仁宗延祐二年,分成左右榜,左榜供汉人南人,右榜供蒙古人色目人

⑧1427年,明宣宗宣德二年起,开始实行南北卷以及之后的南北中卷制度

⑨1487年,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八股文定型

⑩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进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至此中国科举制结束

材料二   历代状元籍贯分布统计表(共357名)

时期
地区
五代北宋南宋合计
北方40628061181110120
南方181024370027769237
共计58165237611108879357

注:据文献记载,中国历史上共产生状元700多名,但有明确著录籍贯的只有357名。

北方:河南 河北 山东 山西 陕西 甘肃 黑龙江 辽宁 

南方:江苏 浙江 福建 江西 安徽 四川 广东 广西 湖南 湖北 贵州 

——以上材料根据《中国科举史话》(李树)和现行高中统编教材相关内容整理

1.材料一大事记前面四条所述关于九品中正制的废除—恢复—再废除,从中可知(     )(单选)
A.世家大族逐渐没落B.科举制度存在严重弊端
C.门阀观念日益强化D.九品中正制仍可以延续
2.材料一大事记第⑥条所述的科举改革,应与下列哪一变法或改革有关?(     )(单选)
A.商鞅变法B.孝文帝改革C.王安石变法D.张居正改革
3.材料一大事记第⑦条所述的左右榜,应与下列哪一制度相关?(     )(单选)
A.南北面官制B.猛安谋克制C.行省制度D.四等人制
4.结合材料二表格和所学,五代、辽、金、元这几个时期状元比较少的原因是什么?
5.材料二表格中状元籍贯的分布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分析形成这一发展趋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6.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科举制度能够延续约1300年的原因是什么?
2024-04-06更新 | 45次组卷 | 2卷引用:专题0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上海专用)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方流行“袴褶服”,劳动人民将袖口部分逐渐收紧,形成了窄袖衫、小口裤等样式,从此中华民族上衣下裤的服饰形制普遍推广开来。北魏建立政权后十分重视服饰礼仪的作用,从拓跋珪到孝文帝,逐渐将其延伸到日常生活领域,改穿农耕汉服。游牧文化和西域文化的服饰在民族杂处和商旅往来中汇聚,各种文化传播也为这一时期服饰文化的自由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旧唐书·舆服志》记载当时“爰至北齐,有长帽短靴,合袴袄子,朱紫玄黄,各任所好”的现象。这些服饰元素,成为唐代及后世中华集体记忆可视性符号之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江冰《魏晋南北朝服饰文化论略》

材料二   在近代,女式服装的西化比男式早。在鸦片战争前后“上海女界喜效夷装,衣必袒购露臂,裤必长不及膝,袜必长统,履必高底,其形式介于华夷之间。在染欧化之沪人视之固觉时髦然使骤入守旧派目中,其不诧为妖孽也希”。这些追赶新潮的上海女性成了领导近代中国女性时装潮流的先行者。追求新奇的潮流同样反映在男装方面。洋泾浜一隅,五方杂处,服色随时更易,商绅及其子弟、一般市民,乃至仆隶佣人中都不乏追踪时尚者。戴墨镜、口衔洋烟,无论晴雨都带把洋伞,成为官商士庶的特定时装,一时相习成风,恬不为怪。

——张敏《试论晚清上海服饰风尚与社会变迁》

材料三   近代欧洲服装根据不同的特征分为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和洛可可时期。文艺复兴时期的服装,曾以夸张而膨胀的外观来表现人性的复苏;巴洛克时期的服装进一步突出感官效果,将服装引入现实的自由生活;至洛可可时期,以女性为中心,袒胸与夸张的撑裙证明了现世的享乐主义的泛滥。服饰流行的中心不再局限于以意大利为中心,呈现西班牙风、德意志风、法国风、波兰风等,地区风格之间时兴时衰。工业革命后,服饰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各个阶层由于自身需要穿着简便、合体的衣服。

——摘编自徐思民《西方服装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魏晋南北朝时期服饰文化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上海服饰变迁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近代欧洲服饰演变的趋势。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服饰文化变化发展的认识。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