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废科举。

1905年清政府发布谕令,废除科举制度,在社会各界引起不同凡响。

材料一   翰林院侍讲学士恽毓鼎等上书《请拟改企学章程折》指出,停废科举后,“不特成效难期,且恐贻害甚大”,昔日科举三年一举乡会试,寒酸易于进身,国家不致有乏才之叹;然而兴学堂后,学生学成,入官之期限渺不可期。无出路可求,真是到了“人才中绝,儒士沉伦”的地步。

材料二   《朱峙三日记》中记载,“今日科举已成历史上陈迹矣。许多醉心科举之人,有痛哭者矣。”“以后各县专办学堂,以为培植人才之地,可望吾国富强矣。”“(停废科举)驱之日本留学,或欧美留学,朝夕聚谈,得见夙未见之禁书,知华夷界限甚明,而革命思想愈炽。”(朱峙三原本清末旧式知识分子,废除科举后,积极转变,考取师范学堂,后投身辛亥革命宣传工作)

材料三   废科举后,《万国公报》刊载在华传教士林乐知文章《中国教育之前途》,林乐知直率地指出:“停废科举一事,直取汉唐以后腐败全国之根株,而一朝断绝之,其影响之大,于将来中国前途当有可惊可骇之奇效。”


辨析和考证上述史料,据此分析清末废科举产生的影响。
2 . 《后汉书》曾记载:“江淮之有猛兽,犹北土之有鸡豚也。”这一史料可以用来说明东汉(     
A.北方豪强土地兼并B.东汉官府赋税苛重
C.南方开发程度较低D.江淮地区战事频繁
3 . 岳麓书院藏秦简《尉卒律》记载:“里自卅户以上置典、老各一人。不盈卅户以下,便利,令与其旁里共典、老”。岳麓秦简也记“一里过百(户)而可隔垣益为门者,分以为里。”由此可知秦朝(       
①县以下官员由皇帝任命       ②用法律方式规范基层治理
③地方已实现了基层自治       ④对普通民众实行有效管理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4 . 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材料一     

乐部名称存在时间内容顺序说明
武德“九部乐”武德元年(619年)至贞观十一年清乐、西凉、龟兹、天竺、康国、疏勒、安国、高丽、礼毕武德初因隋旧制
贞观“八部乐”贞观十一年至
贞观十四年
清乐、西凉、龟兹、天竺、康国、疏勒、安国、高丽贞观十一年废除“礼毕”
贞观“十部乐”贞观十六年燕乐、清商、西凉、天竺、高丽、龟兹、安国、疏勒、高昌、康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贞观十六年一月加奏“高昌伎”

唐朝“十部乐”,除燕乐和清乐外,大多在南北朝已传入中原地区。燕乐,又称宴乐,在继承西汉乐府音乐基础上形成的。宋朝人著作中说:“先王之乐为雅乐,前世新声为清乐,合胡部为燕乐。”为护佑大唐江山社稷,燕乐对统治者歌功颂德;清商乐来自民间舞蹈,用来供宴者享乐。“礼毕”者,出自晋太尉庚亮家,亮毕,伎追思亮,因假为其面,象其容。《旧唐书》卷二十九记载:“西魏与高昌通,始有高昌伎。太宗平高昌,尽收其乐。”

材料二   中世纪欧洲大学统一用教会的官方语言——拉丁语作为教学语言,一般分为神学、文学、法学、医学四个学院,神学院被放在首要位置。获得教宗的特许令以及相应的权利,成为中世纪大学的建校前提,大学教师大多是传教士或基督徒,为教会和国家培养服务人才。

近代以来,欧洲一些国家形成不同的国民教育管理体制。如法国大革命时期,拿破仑建立“大学区”制度,确立了保存至今的国民教育体制,德国人洪堡秉持“研究教学合一”的精神创办柏林大学。欧洲大学的课程既注重古典学科,更重视实用学科,大学设有许多科学实验室,以及工程、教育、采矿、测量、林业、工业设计、农学等专科学位。英国、法国、德国的高校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如18世纪末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学生人数只有400人左右,1861年为1200人。在欧洲一些高校中产阶级子弟人数增多,上层家庭子弟的人数日益减少。

(1)阅读材料一,归纳唐朝“十部乐”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述近代欧洲高等教育的变化及重要作用。
2024-01-01更新 | 53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王嗣宗是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的状元,有学者依据文献记载考证“王嗣宗手搏得状元”的史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司马光所著的笔记《涑水记闻》载,王嗣宗和赵昌言在殿试中同时交卷,于是“太祖乃命两人手搏,约胜者与之。昌言发秃,嗣宗殴其幞头坠地,趋前谢曰:臣胜之。上大笑,即以嗣宗为状元,昌言次之”。《宋史·王嗣宗传》载:“开宝八年,中进士甲科……嗣宗就试讲武殿,搏昌言帽,擢首科。”

材料二   《宋史·赵昌言传》载:“昌言少有大志,赵逢、高锡、寇准皆称许之。【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举进士。”依据档案编辑的《宋会要》记载:“太平兴国三年十一月,以新及弟(第)进士胡旦、田锡、赵昌言、李并为将作监丞。”

材料三   宋朝王明清所著笔记《玉照新志》载:“开宝八年廷考,王嗣宗与陈识齐纳赋卷(同时交卷),艺祖(宋太祖)命二人角力以争之,而嗣宗胜焉。”


(1)结合材料,举例说明学者在考证“王嗣宗手搏得状元”时使用了哪些类型的文献史料。
(2)有学者认为“王嗣宗手搏得状元”疑窦颇多。依据材料和所学,指出“王嗣宗手搏得状元”具体疑点并说明理由。
2022-05-31更新 | 446次组卷 | 12卷引用:历史-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北京专用)
6 . 《高丽史》记载:“三国以前,未有科举之法,首建学校,而科举取士,未遑焉。光宗用双翼(五代后周官员)言,以科举选士,自此文风始兴。大抵其法,颇用唐制。”据此可知,高丽
A.科考以进士科与明经科为主B.仿照唐代糊名制以防止舞弊
C.选官制度是模仿中国的产物D.朝廷与后周的关系非常密切
2021-11-02更新 | 789次组卷 | 15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北京一零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海洋安全

材料一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秦始皇于公元前219年东巡,在琅琊台石刻中写道:“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公元前214年,秦征服百越,增设桂林郡、象郡、南海郡。公元前212年,秦始皇“立石东海上朐界中,以为秦东门。”秦朝在岭南驻守50万兵力,与土著杂居。

材料二   秦朝疆域图


   

材料三   1842年,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以守为战要与走精兵之路相结合,实行内守与外攻相结合的海防战略,“内守既固,乃御外攻”。1868年,丁日昌在《海洋水师章程》中指出:自从中国海疆受到挑衅,中国水师无御敌能力,水师的船不及西方的轮船,沿海的炮台也无所用,沿海兵制散而无统。洋人游弋海上,由一路伺隙进攻。中国必须处处设防,不能互为援应,所以不能取胜,应该变通旧制。丁日昌建议清政府:购置兵轮;创立三洋海军,分区设防;在沿海改筑西式炮台;设机器局,不但制造轮船、枪炮,还要发展民用工业。

1907年,时任练兵处提调的姚锡光奉命拟制海军复兴计划,他提出海权是一个国家固有的国家主权。之后,他在《筹海军刍议》中指出:当今各国激烈竞争的关键是海军。以前我国只有海防而没有海战,而当今“寰球既达”,我国不能“长驱远海”,就不能控制近洋。


(1)阅读材料一合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秦朝保障海疆安全的措施,并说明其历史意义。
(2)结合材料三和所学,梳理晚清时期海洋安全意识的演变历程,并分析其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据明人记载当时“中国物产丰富,独缺白银,视白银为奇货”。与中国进行贸易的另一方“均无他产”,但有着丰富的白银蕴藏和储备,所以夷人悉用银钱易货,故归船自银钱外无他携来”。据此可知
A.中外双方在贸易上存在契合点B.闭关锁国阻碍外贸发展
C.洋货受到中国自然经济的抵制D.货币白银化的趋势明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表是先秦文献的记载,这可以用来说明
史料出处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尚书·酒诰》
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尚书·泰誓上》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尚书·泰誓中》
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尚书·梓材》

A.政治行为具有神秘色彩B.民本思想有着久远的历史
C.儒家仁政思想渐入人心D.当政者利用神权强化王权
10 . 扬州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下面是有关扬州的几组材料,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古今图书集成》记载,隋炀帝开邗沟,“……海潮内于邗沟,过茱萸湾,北至邵伯堰,汤汤焕焕,无溢滞之患”。杜甫《后出塞》诗云“渔阳豪侠地,击古鼓吹笙竽。云帆转辽海,粳稻来东吴,……”洪迈《容斋随笔》记载“商贾如织,故谚称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扬州为一而蜀次之也”。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隋唐时期扬州繁荣的原因。

材料二   五代以后,扬州一度衰落。明朝时,扬州再度兴起。孔尚任诗云:“东南繁华扬州起,水陆物力盛罗绮”。乾隆时期的《淮安府志》记载“扬州繁华以盐盛”。“四方豪商大贾,鳞集麇至,侨寄户居者不下数十万”。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时期扬州经济发展的特点。

材料三   王育民著《中国历史地理概论》谈到:道光四年(1824年)以后,运河上的运输货物已有很大变化,漕运完全被海运取代。19世纪末以来,运河航运更加衰落。至此,扬州工商凋敝。


(3)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和如图,分析近代扬州衰落的原因。
2021-01-2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东城区(南片)普通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