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隋书》记载,隋朝“南郡夷陵、竟陵、沔阳、沅陵、清江、襄阳、春陵、汉东、安陆、永安、义阳、九江、江夏诸郡多杂蛮左(土著民族),其与夏人(汉族)杂居者则与诸华不别,其僻处山谷者则言语不通,嗜好居处全异,颇与巴渝同俗”。据此可知,当时南方(     
A.民族隔阂已经消除B.民族交融有所发展
C.社会秩序较为稳定D.民族地域差距较大
2 . 西周末年,郑桓公与商人订立盟约,只要商人不背叛国家,国家就不强买或夺取商人的货物,不干涉商人经营。后来,当晋国人韩宣子向郑国一位珠宝商人购买玉环时,该商人要求必须报告给政府。这反映出当时郑国(       
A.商人与政府间联系密切B.重农抑商观念日趋淡化
C.简化了商业经营的手续D.政府严格控制商业经营
2024-03-12更新 | 147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尚义县第一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开学收心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图所示著作的内容能反映出(       
A.长篇小说的兴起B.社会文化环境宽松
C.士大夫的价值追求D.士人对社会的反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朝中期之前,阁臣很少直接举荐各部要员;至明中后期,有的大学士广泛干预六部尚书的选任,尤其对吏部、兵部、礼部的干预格外突出。这一变化说明(       
A.君权相权关系紧张B.内阁权势扩大
C.中枢机构形同虚设D.皇权日趋衰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凌晋是清代一位典型的徽商,他以生员身份人商,不屑于“蒙混其数以多取之”和“伪与少予”的行径,而是以“诚信”“不欺”为原则来进行贸易。凌晋的经商理念(       
A.反映商帮介入生产领域B.顺应了社会转型的要求
C.深受传统儒家思想影响D.体现商人逐利意识淡化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韩非子·显学》记载,儒家思想自孔子以后便分化为八个不同的学派,尽管自汉武帝以来,儒学以经学的形式在此时期内取得了相对统一的和明显的发展,但仍存有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区分。魏晋以来,儒家思想不断受到其他思想的冲击。进入南北朝时期,儒家思想的地位也进一步动接,经学在此时期发展出了南宗和北宗两大派别。考察儒家思想的自身发展史,可以看出在唐代以前,儒家思想从未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内部的统一,这一状况,一方面不利于重新恢复和稳定儒学在思想领域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对封建中央集权的维护。

材料二   随着唐代社会政治的统一,也就必然要求社会在思想文化领域统一。在这种背景之下,唐代统治者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需求以及科举制在唐代的大力发展和完善促进了儒学在唐代前期的发展,其主要表现为经学在唐代前期实现了初步的统一。唐初、太宗李世民尊孔子为“先圣”,在全国范围内兴办教授儒家经典的学校,大力推行儒学。唐代的科举制度规定儒家经典为考试的主要内容。唐太宗于贞观四年(630年)命孔颖达等人撰写《五经正义》,主要以南北朝时期的经典义疏做底本,再由孔颖达作疏,在此基础上结束了儒学内部的派别之争,从而使儒家思想得到了统一,实现了儒学在其发展史上第一次真正的内部统一、作为科举考试的官方指定教科书,《五经正义》成为所有考生的必研之书,这就使得儒家经典得以在一个极大的范围内流传,大大增强了儒家思想在唐代社会的影响力。《五经正义》是由统治者官方颁布的标准定本,这就确保了儒家思想的官方正统地位,使得其成为唐代的官方意识形态,也确保了其在与佛教和道教的争夺中处于主导地位,由此儒家思想以经学的形式在唐代前期达到了其自身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李冉《“安史之乱”与唐代后期的儒学复兴运动》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之前儒学发展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些问题的危害。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代前期儒学发展的表现。
2024-02-29更新 | 41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尚义县第一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开学收心联考历史试题
7 . 《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记载,秦代朝廷督令中央及地方各级官吏大力兴办铁农具冶铸作坊,并将其生产的产品出售或赁借给农民。秦代这一做法意在(       
A.增强与诸侯争霸的实力B.提高冶铁铸造技术
C.促进土地的开发与利用D.变革土地所有制度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初,石家庄只是个不足百户的小村庄。随着京汉铁路和正太铁路通车,石家庄市成为交通枢纽并迅速发展。石家庄位于广阔的华北平原,是重要的产棉区。1922年,大生纱厂在石家庄建成并投产,1926年拥有织布机300架,工人3300余名。棉纺织业的发展,使城市的规模扩大,到30年代,全市商户约2300余家,全市人口达63156人,石家庄逐渐成为华北地区重要的社会经济中心。之后由于连年战乱,石家庄的发展受到很大影响。

“一五”期间,国家调整工业布局。国家在石家庄投资兴建由四个棉纺织厂和一个印染厂组成的纺织印染联合基地,使石家庄经济产生了跨越式发展,城市地域极速扩张。其中,棉一厂地选址涉及石家庄市郊的四个村,共征用土地561.67亩。随着石家庄城区的扩展与棉纺织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人口定居,建成了成片的生活服务区,纺织招待所、纺织医院、纺织职工大学建立起来,纺织职工居民区逐渐演变成为石家庄市人口稠密、设施完善、繁华热闹的城市中心地区。

——摘编自吴茵《棉纺织业与城市化进程:1921—1990年——以石家庄市为例》


(1)根据材料,概括影响石家庄城市发展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五”期间石家庄棉纺织业发展带来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人民币的发展史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缩影。下图所示为中国人民银行在不同时期发行的人民币缩影,其中能反映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成就的是(       
A.B.
C.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56年1月4日,以北京市工商联主委、同仁堂经理乐松生为首的全市327家药店申请全行业公私合营。1月8日,连同药业在内的20个行业、300多家商店一道被批准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这反映了(     
A.“米棉之战”的进行B.国民经济的恢复
C.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展D.“八字方针”的实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