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01年,清政府谕令自1902年起各省科举要考试能够解说四书五经和论述中国历史、政治及西学政治、艺学的“策论”,废除八股文章;将各省、府、州县的书院改设大、中、小学堂,学生毕业后可以取得功名;选派留学生出国留学,毕业后分别赏给进士、举人出身。这反映了当时(     
A.教育近代化开始起步B.“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方针
C.科举制度宣告终结D.中国教育呈现新旧并存的发展特征
2022-12-23更新 | 217次组卷 | 62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八十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是一位同学在学习《全球航路的开辟》时搜集的部分材料,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材料内容描述材料出处


仰祈二位陛下尽早圣断,将彼等变成基督徒。臣认为,一旦发轫,毋须多久,大批居民即会信奉吾人之天主教,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领土和财产,这里所有人皆会成为西班牙臣民。哥伦布著,孙家堃译《航海日记》
“城乡间、地区间、国家间、贸易区间、东西方间的商品流通、交换、物资交流都比较广泛频繁,而且品种多、数量大、价值高。”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15—17世纪)》
随着蒙古帝国的崩溃,中亚的局面变得非常混乱,1340年以后,北部的商路实际上已堵塞,此后,大部分产品汇集到那时以前受控于穆斯林商人的南部的海路,顺海路运往各地……尽管有蒙古帝国衰落和奥斯曼帝国兴起的诸多干扰,但十分重要的香料贸易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斯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A.①揭示了哥伦布进行大航海冒险的主要社会根源,可直接作为历史根据
B.①是一手史料,②③是二手史料,一手史料的可信度一定高于二手史料
C.③是西方学者观点,带有西方中心论的偏见,无法准确还原历史的真相
D.①②③便于我们运用多重证据互证,多角度考证新航路开辟的相关原因
2024-04-09更新 | 231次组卷 | 24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新民市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政府间国际组织从国际法意义上而言,是指由若干个国家政府为特定的国际合作目的,依据国际条约而设立的国际常设机构,其是现代国际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观察下表,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1920年,第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世界性国际组织 成立
1945年协调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 成立
1949年由 主导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1993年改为
A.①是国际联盟,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
B.②是关贸总协定,在该协定的框架下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
C.③是美国,北约的成立宣告了世界已经分裂为两个互相敌对与斗争的阵营
D.④是欧洲联盟,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而建立
4 . 下图是英国漫画家创作于1934年的漫画:左边的希特勒托起的皇冠上镌刻着“总统”“总理”和“陆军司令”的字样,右侧的俾斯麦见状感慨道:“我曾经认为德国最大危险是社会主义。现在我不确定,是否有更大的危险。”对该漫画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A.表明德国法西斯奉行君主专制原则B.旨在说明法西斯专制缺乏群众基础
C.说明德国国内意识形态的斗争尖锐D.作者对德国纳粹势力崛起表示担忧
5 . 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史料的正确解读。下列结论与史实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史实结论
A田氏伐齐,六卿分晋实现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
B战国时期,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形成了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
C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兴建水利灌溉工程如都江堰、郑国渠、芍陂反映出当时社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
D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代表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界朴素的科学认识
A.AB.BC.CD.D
2024-03-1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初考试历史试题
6 . 土地革命期间,苏维埃政权组织了声势浩大的选举运动,吸引工农群众参加城乡代表会议和地方苏维埃政府工作,还没收土豪劣绅的土地,分配给贫苦农民,对于老弱残废以及孤寡无依的人,实行社会救济。对这些措施解读不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巩固红色政权                                        ②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③积累了民主政治经验                                        ④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性质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7 .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与民休息”——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学成为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C.张骞通西域——彻底解除了匈奴对中原的威胁
D.蔡伦改进造纸术——推动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2023-09-30更新 | 330次组卷 | 58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庄河市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口述历史是以搜集和使用口头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该类历史资料源自人的记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建国后工人的口述史   

口述内容口述人
那个时候宣传我们是主人……那个时候干活不是谋生,是一心为把鞍钢、把国家的企业、把国家的事办好。“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重点项目鞍钢工人MCX
班长可以当一日制的厂长,你对厂子有什么要求、合理化建议,你可以提,比如说生产上存在问题,技术上管理上存在什么问题。“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重点项目鞍钢工人TCK
基本上拖厂职工的孩子都要在拖厂,从哺育室、幼儿园、小学到高中,都比较齐全。“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重点项目一拖工人DJT
当时市里面来人给我们开动员大会,号召我们现在要备战备荒为人民。毛主席说三线建设去的是好人好马好设备。1964年启动的“三线建设”贵州工人YFY

——摘编自周晓虹主编《新中国工业建设口述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建国后初期工人的身份地位,并加以解读。
(2)研究新中国工业建设时,你如何看待工人口述史的史料价值。
2023-05-28更新 | 487次组卷 | 10卷引用:辽宁省六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永乐年间,明成祖应朝鲜使臣请赐,赐予朝鲜“五经”“四书”等经籍;又应日本使臣请赐,将皇后徐氏所制《劝善》《内训》赐予日本。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儒家学说在明初有新发展B.书籍向外流通渠道不畅通
C.请求赐书是为了吸收中国先进思想D.朝日两国借助明王朝强化政权权威
2023-06-21更新 | 4841次组卷 | 27卷引用: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关于解放战争中国民政府政权迅速崩溃的原因,学术界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是国民党政治统治的腐败,即坚持一党专政、个人独裁,肆意发动内战;有的人认为是国民党军事指挥无能、上下脱节,军队内部派系林立、以邻为壑;还有的则认为是国统区经济的崩溃。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学者素养制约史学研究B.历史研究无法形成统一结论
C.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解释D.历史解释具有较强的随意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