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先秦两汉铁农具出土地域分布

春秋战国

河南、湖南、陕西、四川、甘肃、山东、江苏、河北、湖北、广西、广东、山西、辽宁、吉林、内蒙古、天津

秦汉时期

河南、湖南、陕西、四川、甘肃、山东、江苏、河北、湖北、福建、安徽、广西、江西、广东、重庆、贵州、山西、黑龙江、云南、北京、辽宁、吉林、内蒙古、天津

材料二   秦汉时期的铁农具大多出自黄河流域,其中出土最集中的属中原地区的河南省,达960件,最少的几个省只有1件。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汉时期铁农具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汉时期铁农具特点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2 . 如表是《1871~1921年英、美、日、俄四国在中国进口贸易总值中的占比(%)情况统计表》。其中甲应是(     

1871— 1873

34.7

3.7

0.5

0.2

1881— 1883

23.8

4.9

3.7

0.2

1891— 1893

20.4

4.7

4.5

0.6

1901— 1903

15.9

12.5

8.5

0.8

1909— 1911

16.5

15.5

7.1

3.5

1919-1921

29.2

17.6

14.0

1.4

A.美国B.英国C.日本D.俄国
3 . 北宋时,苏轼在徐州担任知州时,发现其治下利国监“自古为铁官,商贾所聚,其民富乐,凡三十六冶,冶户皆大家,藏镪巨万,常为盗贼所窥。”他感叹到:“兵卫寡弱,有同儿戏。使剧贼致死者十余人,白昼入市,则守者皆弃而走耳。”这一现象的出现源于宋代(     
A.重文轻武社会风气B.政治权力结构性弊端
C.周边民族政权侵扰D.城市经济的发展繁荣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750—1914年间,欧洲人成功地将自己的优势地位转变为世界性的霸权:19世纪末,欧洲势力控制了大部分亚洲和几乎整个非洲地区,他们欧洲血统的美洲兄弟也统治了美洲……三个历史进程——革命、工业化及帝国主义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欧洲人和欧裔美洲人何以逐渐地控制了世界。

——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4、15世纪,西欧学者与艺术家以崭新的活力,力图恢复正统的古代遗存,即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艺术成就,以促进正统的古代文明重生。那时,学者们对先前几千年所包含的几乎每个世纪都进行了研究。16世纪上半叶,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灵感激发了文学、艺术和知识的变革。这场变革从意大利兴起,迅速传播欧洲,形成传统上所说的文艺复兴运动。在整个欧洲,人文主义的兴起对基督教文化产生了持久的影响,激起欧洲人对更大世界的兴趣。

材料二   在中国,1644年从明到清的朝代更迭刺激了儒学的复兴。王夫之赞美11世纪儒家的价值观,并梦想在人间恢复“天道”。顾炎武疏远新王朝,转向儒学的生活理念。他像任何一位欧洲坚定的文艺复兴大师一样,致力于寻找古代遗存,他和他的学者同仁有意识地保护那时的古代遗存,以防它们被侵蚀、损坏和遗忘。这场中国的儒学复兴本质上类似于欧洲的文艺复兴,但却没能发挥同样作用。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的儒学复兴“没能发挥同样作用”的原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对国民党《六法全书》的认识,不仅有些学过旧法律的人,把它奉为神圣,强调它在解放区也能运用;甚至在较负责的政权干部中,也有人认为《六法全书》有些是合乎广大人民利益的。

(二)国民党的《六法全书》是保护地主与买办官僚资产阶级反动统治的工具,是镇压与束缚广大人民群众的武器。正因为如此,所以蒋介石在元旦救死求和的哀鸣中,还要求保留伪宪法、伪法统,也就是要求保留国民党的《六法全书》继续有效,因此,《六法全书》绝不能是蒋管区与解放区均能适用的法律。

……

(五)在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主体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下,人民的司法工作应该以人民的新的法律作依据。……目前,在人民的法律还不完备的情况下,司法机关的办事原则,应该是:有纲领、法律、命令、条例、决议规定者,从纲领、法律、命令、条例、决议之规定;无纲领、法律、命令、条例、决议规定者,从新民主主义的政策。同时,司法机关应以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国家观、法律观及新民主主义的政策、纲领、法律、命令、条例、决议的办法,来教育和改造司法干部。

——摘编自《中共中央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与确定解放区的司法原则的指示》(1949年2月22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共中央发布《指示》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指示》发布的意义。
7 . 改革开放后,我国面向亚非拉地区的对外援助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由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6.7%降至20世纪80年代初的0.6%。大量援外承建部门转制成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与受援国企业直接开展合作,或通过设立合资企业等形式促使援助资金取得最大效益。这些转变主要基于我国(       
A.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B.工作重心的转移
C.国际地位的持续提高D.外交局面的突破
8 . 1924年3月,孙中山在演讲中道:“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这些旧道德,中国人至今还是常讲的,但是现在受外来民族的压迫,侵入了新文化。一些醉心新文化的人,便排斥旧道德,以为有了新文化,便可以不要旧道德。不知道我们固有的东西,如果是好的,当然是要保存,不好的才可以放弃。”孙中山意在(       
A.维护封建伦理道德B.反对外来文化
C.树立民族文化自信D.打击帝国主义
9 . 孔子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孔子(       
A.要求培养有才之人B.重视个人品德修养
C.不满人浮于事现象D.注重礼乐制度构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汉谟拉比在位第8、9、24、33年的年名都是开凿河渠之年。第33年的铭文说,他重凿汉谟拉比运河,因而“供应尼普尔、埃利都、乌尔、拉尔萨、乌鲁克、伊新以不断而充足的水源”。这反映出,汉谟拉比时代(       
A.农业生产得到了发展B.注重交通运输改善
C.国家关注经济与民生D.重视水利工程兴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