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晚清的世界与中国】

某校同学在探讨“两次鸦片战争前后的世界与中国”这一问题时,搜集到19世纪四十至七十年代中国一部分人对当时形势的言论,并整理成下表:

人物及作品

部分观点

夏燮著《中西纪事》

阳托和戎,阴同让衅,实昧抽薪之计,早贻伏莽之戎,此华洋之变局,亦千古之创局也!

徐继畲著《瀛寰志略》

南洋诸岛国、五印度(因划分为五部分而得名)……明以前皆弱小番部,朝贡时通。今则胥变为欧罗巴诸国埔头(码头),此古今一大变局。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

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麋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王韬著《变法自强》

居今日而论中州大势,固四千年来未有之创局也。

基于对上表的理解,结合两次鸦片战争前后的中外史实,围绕“变局”和“创局”提炼一个观点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正确、论证充分、结论明晰)
2 . 【江南的经济变迁】

材料一   北宋境内三分之二的耕地都在南方。南方水稻亩产大多高于北方麦豆一倍以上,加之南方普遍实行的是一年两熟的耕作制度,因而单位面积产量高于北方。就手工业生产而言,由于南方许多地区都种植茶树、桑麻、棉花、甘蔗等经济作物,以此为原料的制茶、纺织、榨糖等行业在南方地区自然更加发达。由于海外贸易的拉动作用,东南地区的制瓷、日用器皿制造业等因拥有广阔的海外市场而更加具有活力。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东南财赋构成了宋朝财政收入的基础。

——摘编自游彪著《宋史:文治昌盛   武功弱势》

材料二   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大大提高,导致稻米播种面积减少,粮食不敷需要。号称“鱼米之乡”的江浙地区,因桑、棉的种植致使粮食紧缺,需要从湖广、江西等地运入,于是出现一些粮食业市镇。商人由湖广、江西运入大米,再由米行转卖到邻近各城镇。江浙地区是棉纺织业的中心,棉花种植很多,但仍供不应求。北方的河南、山东是新发展起来的植棉区,产量亦很可观,但棉纺业并不发达。当时南北方出现棉花和布匹的对流。

——摘编自王天有等《明史:多重性格的时代》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从宋代到明代江南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化及其影响。
3 . 下图为英国煤、钢铁产量变化示意图。下列有关此图表的解释,合适的是

英国煤、钢铁产量变化示意图(单位:万吨)

A.内燃机的应用带动了煤产量的增加B.钢产量增加反映了汽车工业的发展
C.煤产量增加带动了工厂制度的建立D.增加钢铁产量主要用于建造蒸汽机
2022-02-13更新 | 17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圆创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合测评历史试题
4 . 1971年10月,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来华会谈,预言中华人民共和国当年还进不了“联大”。基辛格在离开北京的飞机上收到一封电报后认识到“光是中美接近就会使国际形势产生革命性的变化”。这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A.恢复了关贸总协定的缔约国地位B.与日本实现外交关系正常化
C.恢复了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D.与美国由对抗正式走向联合
2022-02-13更新 | 341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圆创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合测评历史试题
5 . 1919年2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随感录四十八》说:“维新以后,中国富强了,用这学来的新,打出外来的新,关上大门,再来守旧”,“世界上决没有这样如意的事”,“早上打拱,晚上握手;上午‘声光化电’,下午‘子曰诗云’”。其用意在
A.批判清朝幻想回归闭关自守B.主张完全摈弃掉旧思想观念
C.对全盘西化主张持反对态度D.响应“走俄国人的路”的号召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图为漫画家胡考1938年赴延安创作的漫画《游击战不仅牵制敌人,而且袭击敌人》。

这可以用来说明
A.延安成为抗日根据地指挥中枢B.游击战的重要作用逐渐被肯定
C.抗日战争即将取得最后的胜利D.敌后战场成为抗日战争主战场
2022-02-13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圆创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合测评历史试题
7 . 元朝制定市舶法则,对进出海贸易船只发给公验、公凭,货物抽分、船只纳舶税。《元史•食货志》载:朝廷对于巨贾大商,常借故夺其财利。又有“官自发船贸易”,官府还先后颁布四次海禁令。这些做法基于
A.外贸管理的规范化B.贸易之利与治安之虑
C.保护农业经济发展D.缓解政府的财政困难
8 . 清朝规定:死刑复核经地方秋审和京师朝审,再报皇帝批准,原则是“情有可原,即开生路”,很大程度上杜绝了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君主随意杀人的现象。这表明,清朝
A.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B.执法的人情因素增强
C.用法治约束君主滥刑D.对生死判决十分审慎
9 . 学者陈寅恪说:“唐代之史可分前、后两期,前期结束南北朝相承之旧局面,后期开启赵宋以降之新局面。关于政治社会经济者如此,关于文化学术者亦莫不如此。”下列史实符合这一评述的是
A.打破南北对峙实现了国家大一统B.从倡导儒学复兴到理学的形成
C.词和曲逐步取代格律诗既有地位D.经济重心和政治中心开始南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对于西周灭亡的原因,某同学选择以下两则不同材料进行探究。
《史记》记载周幽王宠爱褒姒,通过烽火博得褒姒一笑,留下“烽火戏诸侯”的典故。周幽王的荒淫,招致西周灭亡。
清华大学收藏的战国竹简记载周幽王主动进攻被废的申后的娘家申国,申侯联络戎族打败周王,西周因而灭亡。

由此可知
A.民族矛盾是西周灭亡的根本原因B.史料研究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基础
C.文献研究是还原历史的唯一途径D.流传广泛的历史典故应当是信史
2022-02-13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圆创联考2021-2022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合测评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