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诗——词——曲——小说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
①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②科举考试内容的不断变化
③城市经济的繁荣
④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016-11-27更新 | 644次组卷 | 39卷引用:河北省定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2 . 关于当今世界经济的表述正确的有
①世界经济力量结构趋于多极化
②世界政治格局趋于多极化
③世界经济出现全球一体化趋势
④世界经济力量结构多极化和世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说法相矛盾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3 . 每个时代,都有它特定的时代主题。两极对峙格局结束之后,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在这样的时代中
A.动荡不安的局势不再存在
B.发达国家主宰当今世界一切事务
C.意识形态冲突趋向缓和
D.发展中国家在政治事务中无发言权
4 . 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欧盟的产生以及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诞生,表明了(  )
①世界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②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 ③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强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关贸总协定生效以后的40多年里,经过数次多边谈判,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已从35%降至4.7%,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关税在同期也下降到13%,达成关税减让的产品,达10万种,同期内,世界贸易总额增长了10倍以上,这反映了
A.经济全球趋势不断增强B.南北差距正在不断的缩小
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D.发展中国家是最大受益者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人称,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要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新文化”。这种”新文化”
A.追求浪漫神秘的宏大气势
B.注重铺陈排比的修辞手法
C.适应了早期城市资产阶级
D.体现了走向平民化的趋势
2018-01-19更新 | 286次组卷 | 1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世纪50年代初,以法国外交部长罗贝尔·舒曼为主的法国政府不仅放弃了传统的肢解德国和阻挠德国复兴的政策,而且还联合德国建立了超国家主权的欧洲煤钢联营。这一变化反映出
A.法德开始建立反苏联阵线
B.美国放松了对欧洲的控制
C.欧洲联合取得实质性进展
D.法国的欧洲主导地位衰退
8 . 孔子是无神论者,他曾说子不语怪力乱神。而董仲舒结合阴阳家学说创造性的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学说。这一变化反映了
A.董仲舒的学说背离儒家思想B.儒学已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
C.儒学适应社会发展做出调整D.孔子的思想不被当时所认可
2019-07-18更新 | 1858次组卷 | 39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历史试题
9 . 苏俄政府在1920年11月颁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1921年5月又颁布法令把一部分小企业发还原主经营;7月又决定把一批中小工厂和商店租借给本国的合作社或个人。这一政策的发展与变化,说明
A.以发展资本主义为目标
B.重视市场在经济中的作用
C.适应了战时的特殊环境
D.已放弃了建立公有制经济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832年,英国选民从人口总数的大约2%增加到3.3%,但工人阶级被排斥在外。1836年后,工人阶级为争取选举权掀起宪章运动。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妇女为争取选举权展开了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了全民普选。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史》

材料二   1953年颁布的“人大选举法”规定人大代表经选举产生,选举方式为举手和无记名投票并用。在代表名额上,直辖市和工业大城市每10万人选代表1人,一般省份每80万人选1人。根据中央选举委员会的精神,人大代表实行等额选举。“文革”期间,全国人大停止会议8年之久。1975年初,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代表通过协商方式产生。1979年,“选举法”修订,取消了举手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正式规定了差额选举的原则;规定全国人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乡村与城市人口数的比例为8:1,这一比例在2010年春修改为1:1。

——张永桃《当代中国政治史》


(1)材料一反映出英国选举权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变化历程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人大代表选举法的变化。这些变化对人民当家作主有何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