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8世纪,欧洲一些学者认为,《圣经》的很多事迹都是神话故事,理解基督教的教义,不能只看重神话故事,更应该懂得它要传递的思想;还有人认为,明白基督教的含义,需要十分了解基督教的历史背景;有些神学家认为基督教的教义是全欧洲人的共同产物;还有人认为基督教的精神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这表明欧洲社会(     
A.宗教改革后新教影响巨大B.理性思想和批判精神盛行
C.世俗势力与神权激烈斗争D.意识形态呈现多元化色彩
2 . 钱穆先生曾说:“魏晋南北朝时代一切学术文化,必以当时门第背景作中心而始有其解答。当时一切学术文化,可谓莫不寄存于门第中,由于门第之护持而得传习不中断。”据此可知(     
A.门第观念培育有利于历史文化进步B.世家大族家庭教育是文化传承的关键
C.士族门第发展与文化演进相互推进D.士族在特定历史时期推动了文化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新税法规定: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役。下列属于新税法出台背景的是(       
A.均田制大力推行B.土地兼并之风盛行
C.自耕农经济发展D.经济发展国库充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G7即七国集团,由20世纪70年代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组成,被喻为“富人俱乐部”,控制着世界经济和政治走向。1998年俄罗斯加入成为G8,1999年G20即20国集团应运而生,除原有的八国,还有欧盟以及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从G7到G20的变化反映了(     
A.世界性经济危机的频发B.多极化形势下呼唤全球治理
C.国际性贸易的均衡发展D.全球化背景下欧盟仍是主导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3世纪末,关中发生饥荒,汉、氏各族大批民众被迫流亡到汉中地区,其中十余万人获准进入巴蜀。西晋益州刺史谋求割据自立,为收编移民而残害流民首领,各族流民在氐族人李特的率领下攻克成都,粉碎了其割据阴谋。不久,西晋政府又下令遣返流民。史载:“时罗尚(西晋新任益州刺史)贪残,为百姓患,而(李)特与蜀人约法三章,施舍振贷,礼贤拔滞,军政肃然。百姓为之谣曰:‘李特尚可,罗尚杀我’。”李特去世后,其子李雄领导流民再次攻下成都,李雄在部下及部分蜀中大户的拥戴下称皇帝。“雄于是下宽大之令,降附者皆假复除。虚己爱人,授用皆得其才,益州遂定”,“由是夷夏安之,威震西土。时海内大乱,而蜀独无事,故归之者相寻”。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

材料二   自秦朝以后,大一统始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基调。比较来看,欧洲的面积与我国相当,但自古罗马帝国以后就逐步分裂为众多国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文字基本统一、观念基本相同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而欧洲并没有形成这样一个具有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在这一过程中,由中原人构建、各民族参与发展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成为各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在中原地区形成的科技文化和制度文化,成为周边各民族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摘编自何星亮《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中华民族复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公元3世纪末大量人口迁入巴蜀的背景及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公元3~6世纪中欧人口迁徙的后果的差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6~17世纪,荷兰人发明了银行票据和支票来解决不同地区的商人使用不同货币的问题,又创建了世界上最早、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金融市场体系来解决商贸发展的投融资等问题。据此可知,当时荷兰金融业兴起的背景是(   )
A.专制王权不断发展
B.欧洲封建制度加速崩溃
C.世界市场逐渐形成
D.地中海沿岸经济较繁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20世纪60年代美国许多年轻人以着奇装异服、留长发、蓄长须、听爵士乐、跳摇摆舞等极端行为反抗社会,抗拒传统,并创造了”hip”这个词,这就是嬉皮士文化。关于这种文化产生的背景分析正确的是
A.有利于新的荒诞派文学的产生
B.美国的民权运动已经取得成果
C.是文化在特定时期的自我调节
D.物质生活丰富和传统信仰缺失
8 . 美国《1952年移民法》在加强政治安全甄别的同时,还规定:凡申请就业的移民和临时劳工,都须申明入境后从事的职业。若其就业会引起美国劳工的失业,或对其工资和工作条件产生消极影响,则不得入境。这
A.扩大了美国对抗苏联的人才优势B.是美国建设福利国家的一种努力
C.体现了冷战背景下美国人才引进的针对性D.有利于美国国内劳动力市场的多元化发展
2018-01-22更新 | 582次组卷 | 21卷引用:【新东方】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早在近代初期,西方殖民者就已在非洲建立殖民据点。进入19世纪后,侵占非洲土地的活动加强,但主要在沿海地区。……(19世纪)70年代苏伊士运河的开始通航,西非和南非新的金矿和钻石产地的发现,以及许多经济作物的种植成功,大大提高了非洲在整个世界的政治、经济和战略地位。在这种情况下,资本主义列强掀起了争夺和瓜分非洲的狂潮。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到1938年为止,西方列强在非洲的资本输出数额巨大……利用成立的矿业公司、种植园公司和商业公司等垄断了非洲殖民地的采矿、农业、商业和交通运输业,控制其国民经济。……西方国家在非洲殖民地的资本输出,不是投资在有利于殖民地经济发展的部门,而是投资于供出口可获暴利的矿业和种植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上。

——摘编自《世界历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870年前后西方列强对非洲殖民侵略的主要变化;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这种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
(2)19世纪晚期,面对西方列强殖民侵略的加深,非洲人民掀起反抗斗争的高潮,试举出其中的两个重大历史事件,并指出其主要特点。
(3)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方国家在非洲殖民掠夺的主要特点。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英帝国“兴于殖民,衰于殖民”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英国海外殖民地形势图

   

材料二   19世纪后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统计

   

材料四   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殖民扩张与争夺概况

地区扩张方式争夺双方结果(影响)殖民地反抗斗争
印度资本输出

客观上促进印度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1905-1908年出现印度
人民反英新高潮
整个 非洲武力争夺英国、法德英国与法国、德国等瓜分非洲计划冲突
埃及武力争夺英国、法国1882年军事占领埃及,后来法国承认爱国军官阿拉比率领埃
及军民抵抗
南非英布战争英国、荷兰1899-1902年战争结束后英国建立南非联邦
拉美
地区
资本渗透英国、美国1895年,面对美国的殖民挑战,英国被迫妥协。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说明大英帝国“兴于殖民”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三、四,指出大英帝国"衰于殖民"的研究视角。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