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6 道试题
1 . 历史文献记载缺失的内容,因考古发掘而变得丰满,那些通过出遗迹和文物所还原的历史,改变了我们的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海上丝绸之路”一词是20世纪60年代日本学者在探讨中国陶瓷的海上贸易线路时首先使用的,与中国古代外销陶瓷的发现与研究是密不可分的。与此同时,又有日本学者以中国陶瓷在海外各地的流布情况为基础,将这条古代东西方之间的陶瓷贸易与交流的海上贸易线路,称为“陶瓷之路”,认为它连接了“中世纪东西两个世界”,是“东西文化交流的一座桥梁”。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海外交通史研究中,“海上丝绸之路”一词逐渐成为中外学术界广泛接受的概念,且一般将其作为“丝绸之路”概念在海上的延伸。

——孟原召《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几个问题》

材料二   “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是港口。纵观全球著名海港遗址,往往缺乏港口考古成果的强力支撑,而“海丝申遗”工作也同样面临这样的问题。2021年,温州在建设城市主干道望江路下穿工程时,发现了朔门古港遗址,这一遗址是迄今国内外海上丝绸之路港口遗址最为重要的考古发现。温州地标江心屿双塔是我国乃至世界著名的古航标,分别建于唐代和宋代。古人建造如此宏伟的两座航标,正因为附近有繁华大港。而在南宋和元代,温州都曾设立外贸管理机构。遗址与江心屿双塔隔江呼应。遗址总面积达20万平方米,已发掘面积约5000平方米,主要发掘成果如下:

区域

发掘内容

亮点

东端水门头区

奉恩水城门以外、水门河沿岸两侧的各类遗迹群组成。包括陡门、桥梁、堤岸、斜坡式码头、成片房址等,年代及演变轨迹清晰。

中部邻江港口区

呈东西向条带状分布,为沉船、码头等遗迹分布区。两宋时期的突堤式码头。
发现2艘福船(福建造木帆船,适合远洋航行)。其中1号宋代沉船残长12.4米、残宽4.1米,推测全长约20米。
地层中出土有大量瓷片。集中分布的瓷片堆积多呈条带状,形成于元代。其中九成以上为龙泉瓷,基本无使用痕迹。

西端南侧瓮城区

早、晚两期瓮城基址及砖、石道路等遗迹。
宋元时期瓮城城墙平面呈圆弧形,明清时期改为方形。

——据国家文物局“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专栏编写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用一句话概括“海上丝绸之路”一词的含义,并简述这一词的使用与中国陶瓷之间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寻找相关信息,佐证温州港是海上丝绸之路上重要的“繁华大港”。结合所学,简述考古发掘的价值。
2 . 据考古发掘,湖北武汉的盘龙城和江西赣江中游地区的吴城遗址,出土了大量的具有中原商文化特点的青铜器皿;鲁北和河北的沧州也有类似的文物出土。这说明,商代(     
A.区域文化交流显著B.对地方实行有效控制
C.青铜技术日趋成熟D.奴隶制度达到了顶峰
3 . 2022年,浙江浦江上山考古遗址公园入选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考古学者在距今约11000~8500年的遗址中发现居址、墓葬、环壕等遗迹,出土了驯化初期的碳化稻米、80多件陶器等文物。这些说明上山遗址及其公园(       
A.是旧石器时期的古城遗址B.印证中国是水稻的发源地
C.已经具备早期国家的形态D.是文化传承与保护的载体
2023-09-02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高考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返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近年考古发掘出土了春秋晚期的一些文物,如湖南长沙出土了小铁香,河南洛阳出土了空首铁镈。这些考古发现可以用来佐证当时
A.北方耕作技术落后于南方B.农业生产的范围拓展
C.铁制农具已用于农业生产D.精耕细作已走向成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2020年5月,河南巩义“河洛古田”重大考古成果发布。在这处距今53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中,许多出土器物中包含其他古文化的因子:如折腹鼎、陶背壶等文物具备山东大汶口文化的特征,陶器组合中出现的大量双腹器拥有长江流域屈家岭文化的要素。这体现了(       
A.最早的国家正式形成B.贫富分化开始出现
C.中原已进入青铜时代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2023-02-27更新 | 350次组卷 | 56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博硕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湖南龙山里耶古城是中国迄今发现唯一一处秦朝古城遗址。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了三万六千余枚秦简。这些简牍均为木质。字体为秦隶,其字体构造多保留篆书的结构,但用笔较方,笔力劲健,与秦汉的书风一脉相承。秦简纪年从秦王政二十五年到胡亥二年,十几年连续不断,是秦朝迁陵县的官府文书。这里还发掘出了城墙、城壕、井、道路、作坊、官署及贫民居住区等。简文中出现了大量“洞庭郡”的郡名,而洞庭郡在传世的文献中从未出现过。

——摘编自伍新福《湖南通史》

材料二   湖南省部分简牍出土情况

时间

地点

文物内容及数量

1996长沙市走马楼发现三国孙吴纪年的简牍,总数量约14万余枚,内容大致可分为符券类、薄籍类、书檄类和信札及其他杂类。涉及纪年、职官司人物、军事地理、赋税、人口和司法等方面
1999沅陵虎溪山一号汉墓,出土竹简1336枚。详细记载了沅陵侯国前往首都长安和长沙国的里程,侯国的人口、乡邑、田土、赋税等,烹调素食的方子有7条,荤食的有148
2003长沙市走马楼八号古井中发现简牍10000余枚。多为当时实用的官文书,私文书仅一枚。官文书大多涉及司法事宜,记录有当时从案件发生、起诉告劾、侦察拘捕、审讯判决的全过程。具体案例多涉及经济和职务犯罪
2004郴州市苏仙桥古井发现了600多枚晋简,简牍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邮政、祭祀、生活等各个方面,是桂阳郡的政府档案

——根据《湖南考古辑刊》何旭红《汉代长沙国考古发现与研究》等编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里耶古城的历史价值。
(2)根据材料一二,简析这些简牍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湖南省不见出土晋以后简牍的原因。
2023-08-31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名校联盟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7 . 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英国著名考古学家列奥纳德·伍利的考古队,对苏美尔文明时期的古城乌尔进行了考古发掘,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出土了大批精美绝伦的文物,展示了历史鼎盛时期的苏美尔文明曾经达到的辉煌。下列物件不属于乌尔王陵出土的是(     
A.B.
C.D.
8 . 邯郸彭城出土有一件白地黑花椭圆形瓷枕残件,枕面上用黑彩书写了一阕《西江月》,其中第一句为“自从轩辕之后,百灵立下磁窑于民间”,这件瓷枕应是金代晚期到蒙古时期的文物,说明至少在这一时期已有“磁窑”之称,这是磁州窑“窑以州名”的最早材料。这说明(     
A.考古发现必须与文献资料相互印证B.中华文明具有多源性和统一性
C.新史料的发现拓展了历史认知视野D.研究历史不可借助想象和推论
2022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名校
9 .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近年来,三星堆遗址考古有了重大发现,出土了黄金面具、青铜器、玉琮等大量文物。这些文物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模式的重要实物例证,有助于加深对成都平原与其周边地区文化关系的认识。这说明考证历史真实性最有力的依据是(     
A.考古发现B.史料记载C.文学作品D.神话传说
2022-07-07更新 | 152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张家界市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11年开始的西汉海昏侯刘贺墓考古工作,得到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和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以“一流的考古,一流的保护,一流的展示”为目标,按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进行。2012—2013年,实施墓园的考古发掘;2014—2015年,进行主墓发掘;2016—2017年,进行海昏侯刘贺墓主棺内棺、五号祔葬墓主棺的实验室考古工作;启动青铜器、玉器、金器、漆木器、简牍的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2018年,进行墓园2号墓的发掘。到2019年,共勘探约400万平方米,发掘约1万平方米,出土各类文物1万余件(套)。

海昏侯墓考古出土文物简表(部分)

种类文物
竹简和木牍5200多枚仔简,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如《论语》《礼记》《诗经》等。
整套乐器包括两架编钟、一架编磬、琴、瑟、排箫、笙和三十六尊伎乐木俑。
五铢钱约200万枚五铢钱,用木质封泥匣封缄,封泥铃印“昌邑”二字,匣上墨书“海昏侯家钱五仟”等文字。
异域风格文物骆驼形象的编钟笋簴(ju),独角羊形象的银质当卢,缠丝玛瑙,水晶及琉璃等。

——摘编自杨军《地下奢华:西汉海昏侯墓的考古发掘》


(1)根据材料,概括海昏侯墓考古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海昏侯墓考古出土文物”的史料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