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0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关贸总协定在1948年生效时,23个缔约成员里只有8个发展中国家;1995年乌拉圭回合谈判时,成员中的发展中国家数量增加到了52个;1996年世界贸易组织新加坡首届部长级会议前夕,这一数字达到了96个,占了成员总数的3/4,这种变化是因为(     
A.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B.国际经贸格局的变迁趋势
C.两极格局和冷战时代终结D.科技革命的影响与日俱增
2023-05-31更新 | 526次组卷 | 11卷引用:湖南省“一起考”大联考2023届高三5月模拟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世纪晚期,英国普通家庭餐桌上的主要食物小麦面粉和面包占了很大比例,小麦面包逐渐成为普通大众的常见饮食。肉类、鸡蛋、蔬菜等食物也经常吃得上,甚至海外食品茶叶、咖啡、蔗糖等偶尔也消货得起。旅居英国的荷兰医生伯纳德·曼德维尔在《蜜蜂的寓言》中提出了“私人恶德即为公众利益”的惊人论断,认为奢侈消费刺激贸易发展,促进经济紫荣,公开为奢侈传统进行辩解,英国思想界甚至掀起了“奢侈大讨论”,预示着奢侈消费正在经历“去道德化”趋势。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在《商业计划》中这样描写英国社会:“人口众多,国家富裕,物质产品丰富多样,人们的生活更加奢侈、爱慕虚荣,每个人都出手闷气。”

——曹瑞臣《18世纪英国消费社会的兴起》

材料二   奢侈的高消费过去仅仅是限于官像、地主之家,因此官僚云集的京城往往中,是消费之都。到近代,消费之都开始向工商业最为发达的地区转移,消费方式的变革在上海即显得十分突出。中国古代的商人大多崇尚节俭,但在近代上海各种娱乐场所奢侈消费的各色人等中,不乏发财致富的商人。一些大商人的交易谈判,也改在娱乐场所进h。在传统社会中,消费一般都是单纯的消闲享受型活动,而在近代上海,消费的目的日趋多样化,对于商人而言,社交实际上也是为了建立人际关系网,了解各地行情,广泛招揽生意,消费变得更加奢侈豪华,方式也五花八门。随着西方文化的输入,盲目崇洋和讲求虚荣的倾向日益明显,并不富裕者为了虚荣,也时常摆阔。

——朱英《近代中国商业发展与消费习俗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消费观念变化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社会消费的变化。
2023-06-23更新 | 352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南省普通高中2023届高三选择考考前演练(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如表所示为胶东抗日根据地社会各阶层纳税标准的变化趋势(单位:%)。这一变化(     
1938年1939年1940年1941年1942年1943年1944年1945年
地主33.233.131.830.530.228.926.124.5
富农30.928.730.628.728.922.420.318.3
中农20.818.915.712.212.19.68.58.4
贫农16.312.79.97.98.73.73.11.9
(注:表中数字为每一阶层每年的负担占其当年总收入的比重)
A.表明各阶层纳税标准的趋同B.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解决了后方战略物资的需求D.反映了胶东土地改革的完成
2022-12-03更新 | 604次组卷 | 10卷引用:历史(湖南A卷)- 学易金卷:2023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卷
4 . 下表为1950-1976年中国与日本、西德、苏联、美国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变化趋势表。据此可知,中国这一时期(     

A.国民经济布局不断改善B.逐步突破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
C.对外开放政策适时调整D.缩小了与世界大国的经济差距
2023-04-12更新 | 345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2023届高三五模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尤其下半叶,人口激增,人口变化趋势发生逆转。欧洲长期移民世界各地的情形宣告结束,而反向殖民化则宣告开始,“母国”的出生率下降,来自世界其他地区的劳动力却填补了这一空白。移民改变了文化交流的现行方向,人们探讨自己的认同感,“欧洲中心论”遭到批判,社会进入多文化和多元的时代。但多元文化又易彼此造成矛盾,形成新的社会、文化、法律、经济、性别等冲突。

——摘编自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1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知识,围绕“20世纪世界人口迁移”确立一个具体的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阐述符合逻辑,表达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夏、商国王无谥号,其名号皆以天干命名,如夏朝的孔甲、履癸,商朝的盘庚、武丁等。西周国王谥号则变成如文王、武王等美谥,厉王、幽王等恶谥。这一变化反映
A.敬天保民具有历史传统B.舆论评价影响统治行为
C.统治观念出现理性趋势D.王权出现了集中的趋势
2022-05-13更新 | 1096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2022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7 . 20世纪以前,美国国会基本掌握立法权,总统主要以使用否决权的方式参与立法,牵制立法部门。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总统经常通过频繁提交国情咨文的方式来干预立法,国情咨文实际上成为一种立法纲领。这一变化
A.巩固了总统的行政中心地位B.背离了联邦宪法的基本精神
C.颠覆了三权分立的政治框架D.反映了行政权日益扩大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二战后,美国把防核扩散作为国家安全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随着冷战加剧,美国政府防核扩散政策的重点从阻止非核武器国家获得核能力,逐步转向防止具有所谓“不良意图”的“问题国家”开发核武器。这种变化反映当时
A.美国霸权地位丧失B.世界多极化的趋势
C.美国遏制苏联发展D.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2022-06-04更新 | 391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2届高三高考模拟(二)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夏、商二代文化略同。文化既尔,政治亦然。故夏、殷(商)间政治与文物之变革,不似殷﹑周间之剧烈矣。殷、周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不过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转移;自其里言之,则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

——摘编自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   唐代立国规模宏阔,其疆土,经济、文物,较之秦汉,似乎尚有过之而不及。论其政治,依然还是秦汉传统规模,王室与政府分立,君权与相权互济,但唐代的政府组织之详备严密,实为汉代所未有,此后宋、元、明、清四代,都尊奉为行政圭臬。魏晋以下的门第新贵族,在唐代渐渐地和平消失于无形。自唐后,中国社会再没有别一种新贵族之形成。故在唐代有两大趋势:一、由贵族阶级转移到平民社会。二、文化由宗教方面转移到日常人生。

——摘编自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相比商代有哪些重大变革。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唐代中国社会发生的重大变化并分别评价其影响。
10 . 西周时期,“天”成为周王解释其政权合法性的最高依据。春秋时期,诸侯、卿大夫开始频繁地使用“天”来颂美祖先的荣耀,解释国运的盛衰。这一变化反映出春秋时期
A.政治权力下移的趋势B.敬天法祖观念的浓厚
C.传统社会秩序的崩溃D.治国理政思想的转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