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图是西夏的榆林石窟壁画《唐僧取经图》。据考证,该画根据唐玄奘途经瓜州(今甘肃境内)时的真实故事绘制而成。孙悟空的原型是帮助玄奘偷渡玉门关的胡人石槃陀,老马则是瓜州人送给他的坐骑。这一壁画(     
A.完整地还原了历史真相B.印证当时中西陆路盛行
C.反映民族交融的趋势D.源自《西游记》素材
2 . 根据《广东通志》卷三十八《名宦志》所载,两汉时任职岭南的地方官员中有传记的约有40人,而有儒言儒行的有30人。其中明确记载为博士弟子、学于太学和“通经”的有6人,举茂才和辟召2人,举孝廉13人。这(     
A.表明儒学正统地位逐步确立B.说明朝廷推行因俗而治政策
C.反映了岭南本土士大夫崛起D.体现了地方治理儒家化趋势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110月间,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的中心问题是朝鲜战局的发展趋势与应对目前财政严重困难的对策。会议明确提出:1952年财政困难将更加严重,必须要求各地从11月起开展全面增产节约运动……提倡节约,严禁浪费。23日,毛泽东在政协一届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表讲话时指出:“现在,抗美援朝的伟大斗争还在继续进行,我们需要增加生产,厉行节约,来支持中国人民志愿军。这是中国人民今天的中心任务,因此也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这一次会议的中心任务。”

——摘编自贾秀堂《新中国初期如何开展增产节约运动》

材料二   爱国增产节约运动使农民群众生产积极性显著提高,使1951年的粮食、棉花等农作物的产量都超过了1950年的水平。节约运动中很多农民通过辛勤劳动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工人则通过积极工作提高生产效率。而增产节约运动则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把抗美援朝运动的发展程度引向高潮。另外,增产节约运动具体到各阶层民众所做工作的每个细节,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农民群众的社会担当意识,才能增强社会各个行业民众的爱岗敬业意识。总之,爱国增产节约运动使各行各界爱国人士纷纷投入到增产节约的浪潮之中,全国上下同心协力旨在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来更好地支持战争物质需要。

——摘编自逢大明《抗美援朝运动对新中国社会价值观建设的影响与启示》

(1)根据材料一的史料探究新中国“爱国增产节约运动”,指出其史料价值,并做出合理推断。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爱国增产节约运动”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东晋士族官宦中的富裕信徒,常给予佛寺常年供养。东晋尚书令何充好佛,在他修营的佛寺里,“供给沙门以百数,糜费巨亿而不吝”,对贫苦的亲友却无所施遗。这一现象反映出东晋时期(     
A.社会阶级呈现固化趋势B.传统价值观念遭遇冲击
C.寺院经济威胁国家统治D.宗教事务由尚书省负责
2024-04-18更新 | 275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试卷(一)历史试题
5 . 乔治三世(1738年—1820年)拥有强烈的权力欲望,力图使权力回到国王手中,于是便将官员的任命权控制在自己手中,希望借此控制议会,因此当时的官员质量呈现急剧下滑趋势。据此可知英国(     
A.君主立宪制度亟需完善B.文官制度受到严重威胁
C.国王权力凌驾议会之上D.政府权威面临严峻挑战
2024-01-30更新 | 211次组卷 | 4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1 - 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湖南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北极理事会是由八个领土处于北极圈的国家组成的政府间论坛,俄乌冲突以来,“北极七国”在北极理事会对俄罗斯采取抵制行动,北极理事会停摆一年有余。俄罗斯转而寻求与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北极域外非西方国家开展北极合作,以此获得与西方国家博弈的筹码。材料表明(     
A.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B.各国经济的依赖性增强
C.地区局部冲突阻碍世界和平D.经济制裁导致矛盾激化
2023-12-01更新 | 262次组卷 | 4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3 - 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湖南专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在元代的三国戏中增加了很多有才之士渴望建功立业、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故事。如《虎牢关三英战吕布》中张飞的唱词:“少不的一事无成两鬓斑,恁时节后悔晚。”《醉思乡王粲登楼》中王粲的唱词:“男儿自有冲天志,不信书生一世贫。”出现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是(     
A.民族交融趋势的加强B.儒学始终受高度重视
C.市民文化的日益流行D.社会阶层流动性减弱
8 . “之”字是天师道徒的标志,东晋世家大族琅琊王氏“世奉五斗米道”,故祖孙父子三代名字中都有“之”字。除此之外,带有宗教性质的“道”“僧”“菩萨”等,也逐渐成为起名的热字。这一现象(     
A.受到世家大族示范的影响B.证明道教的社会基础广泛
C.反映出正统观念受到冲击D.体现佛教后来居上的趋势
9 . 近代西欧经济

材料一   中古后期到近代前期西欧重要经济现象或经济事件选摘   

时间经济现象或经济事件
14世纪一些富裕农民通过承租、购买贵族领主的土地,建立租地农场,雇佣无地的农民耕种,并将产品推向市场。
14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有二百多家手工工场,30000多雇佣工人。
16世纪荷兰人开始从海外进口香料之后,意大利的威尼斯失去其垄断地位,西欧国家可以经大西洋前往世界各地。
1521年—1600秘鲁和墨西哥的矿山出产了1.8万吨白银和200吨黄金,流入西班牙等西欧国家。
1536年—1635价值2.54亿英镑的金银流入欧洲,是西欧原有金银总储量的7倍以上,大量金银流入引起物价飞涨。
1564英国的一家手工工场,在一个大房间(车间)里,安放了200台织机,同时有200名织工进行操作生产。
1680年—1720越来越多的土地所有者迫于竞争将土地交给租地农场主经营;个体农民受资本主义大农场排挤,纷纷破产。

材料二   在近代前期的商业资本主义时期,欧洲国家占有殖民地越多就意味着占有的财富越多。西方殖民者对殖民地采取最简单、最野蛮的暴力手段,公开劫掠金银财富;各宗主国限制其殖民地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宗主国的特权性贸易公司垄断其殖民地的贸易。西方国家之间争夺殖民霸权与海上霸权也成为殖民政策的重要内容。

工业革命后,西方进入工业资本主义时期。在“自由贸易”的招牌下,资本主义国家加剧了殖民扩张与掠夺。在印度,英国机器生产的质优价廉的棉织品充斥市场,使印度的传统手工纺织业急速衰退;原棉大批输往英国,以抵偿英国大宗输入的工业品的价额,殖民当局规定由英国输入的货物税率为2.5%,有的甚至免税。西方列强将殖民地作为其商品市场和资本输出场所。

——摘编自王韵华《略论近代资本主义殖民政策的演变》


(1)阅读材料一,概括材料中的史实所反映的近代早期西欧经济发展中的重大时代特征或趋势,任选其中的一个特征或趋势加以说明。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比较商业资本主义时期与工业资本主义时期,西方国家殖民侵略特点的不同并分析不同的原因。
2023-05-30更新 | 652次组卷 | 9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2 - 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湖南专用)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整体而言,从文明伊始到古代世界的终结,文明认同的总体趋势是向着法制化、制度化方向进步的。埃及、两河流域和波斯诸帝国都有一种程度不同的自我中心主义,希腊人也以“城邦”标准来区分民族优劣、生活水平高低。但是,亚历山大的军事征服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希腊化”。与希腊相比,罗马在政治制度方面就成熟和严谨得多。所以,同样是以武力征伐建立的区域辽阔的帝国,古代诸帝国对异质文明的认同方式和心态却有很大区别,这与不同帝国阶段的人类政治、法律等思想的发展紧密相关。

——摘编自史海波《古代帝国与文明认同》


提取材料中任一观点,并结合世界古代史相关知识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
2023-05-19更新 | 457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5月模拟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