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上表的数据变化表明,这一时期世界经济
A.由外部一体化向内部一体化转化
B.全球化进程由发达国家主导
C.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的相互促进
D.受国际关系影响而日趋恶化
2018-12-07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百色市2019届高三11月摸底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9世纪以后,英国议会立法规则和惯例开始变化,它主要表现在对政府事务和一般议员动议的区分。如1811年通过的《工作日程法》规定,每周星期一和星期五只讨论政府政策和内阁提出的“公议案”,1835年此类工作日增至每周三日。与此同时,淘汰那些被认为无关紧要的“私议案”。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立法服务于经济利益的原则
B.人民主权的原则遭到破坏
C.三权分立的机制逐渐被破坏
D.内阁对议会的影响日益增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但丁曾说:“人的高贵,就其许许多多的成果而言,超过了天使的高贵”彼特拉克则公开蔑视神灵。但与此同时,《神曲》仍然重复的是神学思想的故事,“行动中的彼特拉克也是一位恪守传统的基督徒”据此可知,当时
A.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
B.新旧过渡的时代特征
C.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壮大
D.人文主义者缺乏创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公元前404年一公元前362年有8起告发案件由公民大会审理,只有4起是在陪审法庭上审理。但是,公元前361年一公元前32年,27起告发到公民大会的案件全部由陪审法庭审理。这一变化说明
A.人民真正享有了民主权利
B.崇尚轮番而治的民主法制精神
C.民主政治制度正日趋完善
D.公民大会与陪审法庭相互制衡
2018-12-07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百色市2019届高三11月摸底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5 . 甲午战后,从清政府开放内河航运至1910年,上海内河轮船数已骤增至381艘,黄浦江轮船渡运也开始出现。到民国元年,上海经营内河轮运的企业已有50余家,航线覆盖江、浙、沪。据此推知,当时
A.政府政策调整促进民族企业发展
B.交通领域已开始了近代化的进程
C.开埠通商推动了近代工业的发展
D.洋务运动对经济的客观作用明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严复对韩愈的君主专制论和尊君论进行了深刻批判,认为君主和人民之间是基于“通功易事”的原则而确立的一种契约关系,“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斯民也,天下之真主也”,“君也,臣也,兵也,皆缘卫民之事而后有也”。严复这一思想
A.奠定了维新变法的理论基础
B.用西方民主思想否定传统民本思想
C.凸显了近代宪政政治的精髓
D.用民权代替君权从而建立民主政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无论是朱熹的“义理之学”,还是陆九渊的“心学”,他们都跳出了汉唐注疏之学的藩篱,转而以学术经世为旨归。这一转变
A.表明商品经济发展推动个性解放
B.继承发展了朴素辩证法思想
C.有利于积极进取时代精神的形成
D.借鉴了佛道禁欲主义的思想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李翱(772—841),唐德宗贞元年间进士,思想家、文学家,古文运动的核心成员。唐代的古文运动是一场思想运动,它将文学的转变视作是对公共价值观转变至关重要。李翱的《复性书》用“古文”文体写成,在阐经明道的同时,其在章法变换、语言风格方面所具有的艺术性也是无法否认的。《复性书》以儒为主,综合佛、道二家(特别是佛教)的思想,加以创造性的熔铸,形成一种较为系统的心性理论,补充和完善了儒学在心性论方面的不足,丰富了儒家思想。李翱从儒学众多的问题中拈出性、情这一对范畴进行深入的阐述,摆脱了汉唐以来研究儒学重训诂章句的传统治学方法,开辟了新的风气。从此以后,心性问题成为后世儒学讨论的主要话题。宋明理学家大都讲性情、理欲之辨,追本其源流,不能不说李翱《复性书》开创了先声。

——摘编自杨世文《李翱对传统儒学的继承与改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翱作《复性书》的背景及该书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李翱所作《复性书》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3年2月16日,希特勒上台不久,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三国在日内瓦缔结了《小协约国公约》,规定将20世纪20年代初签订的《捷南同盟条约》《捷罗同盟条约》《罗南同盟条约》一律无限期延长,并加强三国的联系和合作,实现三国外交一体化。……1934年1月,希特勒成功地同波兰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在此之前,波兰曾采取依靠法国对抗德国的立场,但法国背着波兰去同德国进行关于缔结四强公约的谈判,使波兰疑虑重重,法波关系趋向恶化。希特勒乘机主动与波兰接近,使上述德波条约在波法关系中打进了一个楔子。

——摘编自张建华《世界现代史:1900—2000》


(1)根据材料,分别指出《小协约国公约》和德波互不侵犯条约签订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上述两个签约事件的认识。
2018-11-28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百色市2019届高三11月摸底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10 . 材料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村改革已经步入正轨,城市改革自然而然地成为改革的重心。适于我国工业和企业的改革思路是首先推动产权改革,主要内容包括产权界定、产权清晰和股份制改造.经济学界有人认为,小企业特别是一般轻工业企业可以走股份制的道路,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则不能改制为股份制企业。这种情况直到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在报刊上公开发表以后才发生变化。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这无疑是理论上的重大突破。于是,理论界一部分人对股份制性质的质疑就逐渐消失了。为了便于更多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和纯粹的民营企业能够上市,1998年12月,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以高票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我国的股份制改革和企业上市从此有法可依了。股份制改革的成功,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

——摘编自厉以宁《中国股份制改革的历史逻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股份制改革成功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股份制改革成功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