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如表内容为《三国志》中关于人口迁徙的部分记载。这可用于说明(        
史书摘 要
《吴书 · 张昭传》汉末大乱,徐(州)方士民多避难扬(州)土
《魏书 · 华歆传》是时,四方贤士大夫避地江南者甚众
《魏书 · 卫觊传》关中膏腴之地,顷遭荒乱,人民流入荆州者十万余家
《吴书 · 全琮传》是时中州(今河南)士人避乱而南,依(全)琮居者以百数

A.户籍管理趋向严格规范B.政府积极推动人口迁移
C.南方社会秩序相对稳定D.南北经济的不平衡加剧
2023-05-09更新 | 250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学者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说:"任何一个帝国、教派或名人的力量,都无法比这些发明更能支配和影响人类生活。"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18221895)说:“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因为它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

【资料夹】

①成书于公元805年左右的《铅汞甲庚至宝集成》卷二(原作者已不可考,但普遍认为此书为孙思邈所著)所记载的“伏火矾法”,应该是有史记载中最早的火药配方。

②彭树智主编的《阿拉伯国家史》中写道:9世纪,“硝”被当时的阿拉伯人称为“中国雪",他们仅知道用硝来治病、冶金和做玻璃。

③宋代路振的《九国志》中记载,唐哀帝时(10世纪),郑璠率军攻打豫章(今江西南昌),“发机飞火”,烧毁该城的龙沙门。这可能是关于用火药攻城的最早记载。

④《中国四大发明的西传及其影响》中记载:1260年,元世祖的军队在与叙利亚作战中被击溃,阿拉伯人缴获了火箭、毒火罐、火炮、震天雷等火药武器,从而掌握了火药武器的制造和使用。

1325年,阿拉伯人在攻打西班牙的八沙城时,就使用了一种名叫“火毯”的燃烧弹,它那震雷般的爆炸声,使西班牙人闻风丧胆,四处躲藏。在与阿拉伯国家的战争中,欧洲人逐步掌握了制造火药和火药兵器的技术。

⑥朝鲜的郑麟趾《高丽史》记载,恭愍王五年(1356年)九月,“宰枢会崇文馆阅西北防击兵仗,放铳筒于南冈,箭及顺天寺南,坠地无羽"。这是高丽有明确文字记载开始使用与火药齐射的箭的著述。

⑦恩格斯指出:在欧洲的著作家中,罗杰·培根大约在1216年在他的《论魔法的荒诞》一书中根据翻译的阿拉伯人书籍最先提出了相当精确的火药配方,但是在这以后整整一百年,西方各国还不知道使用火药。


(1)在上面的资料夹中选择可以作为依据的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描述火药的传播路径。(要求:写出传播路径并用具体材料佐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世界历史的角度简评火药应用的历史影响。
2023-04-29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学业水平诊断(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根据“史学之父”希罗多德的记载,以及《波斯波利斯要塞泥板文书》等文献推断,帝国建立了“从居住在索格底亚那以外的西徐亚人直到埃塞俄比亚,从印度直到萨狄斯”,覆盖全境的御道网络,总里程达到了8000公里。这一“御道”的修建(     

A.意在推广古典希腊文化B.说明丝绸之路促进了欧洲的发展
C.推动了东西方文明交流D.便利了基督教在波斯帝国的传播
4 . 《竹书纪年》中记载:商王武丁“三十二年伐鬼方,次于荆。三十四年,王师克鬼方。氐、羌来宾。四十三年,王师灭大彭。五十年,征豕韦,克之”。根据甲骨文记载的粗略统计,武丁时期征伐的方国达81个。这可用来说明(     
A.商朝加强对外服的控制管理B.商王的权力逐渐集中
C.武丁加紧扩张破坏了分封制D.华夏认同观念的出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海南《文氏族谱》等谱牒中,记载了不少生于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往番”“客洋"(移民海外)之人,其中往往只有这些人的“生时”,而没有其“忌日”。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海南族谱中有关迁往国外的移民的记载则广泛涵盖了人口、职业、婚姻、家庭等内容。这一变化深刻反映出
A.信息记录手段的进步B.近代社会的转型印记
C.航海安全保障的提升D.民族产业的更新迭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宋代文献中对棉花记载尤多,以乐史的记载为最早,他在《太平寰宇记》中记述:“琼州……有夷人(黎族)……以木棉为毯。雷州……又有木棉树。”李光在《儋耳庙碑》上写道:(黎人)女子自少小惟缉吉贝(梵语中对棉花的称呼)为生。《宋史》记载:“琼人以吉贝织为衣裳。”这些记载直接反映了(     
A.海南棉花可能自印度传入B.我国棉花种植最早始于宋代
C.宋代海南棉纺织业的兴盛D.黎族人民对棉纺织业的贡献
2022-10-12更新 | 525次组卷 | 5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高考全真模拟(一)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宋代开始的保甲制度,建立了严密的治安网,按照《宋史·兵志·保甲》记载:“畿内之民,十家为一保,选主户有干力者一人为保长。五十家为一大保,选一人为大保长。十大保为一都保,选为众所服者为保正。”除了将所有的人户按照一定数额进行编排之外,更重要的是实行伍保法连坐制:“同保犯强盗,杀人、放火、强奸、略人、传习妖教、蛊毒,知而不告,依律伍保法。”如此则保内之人相互制约,互相监督。保甲制成为中央控制基层社会最主要的工具,但基本停留在税收和治安两个关键领域,其他诸如公益活动、社会救助、水利设施等地方公共事务,则主要依托基层社会力量来完成。

体制内外的官员与士绅亦长期在乡里民间践行着恢复“三代圣王之治”的乡治格局的尝试,北宋吕大钧创办《吕氏乡约》,形成了一个以道德修养为主要目标的理性化的基层自治组织。之后逐渐德润乡里、化民成俗,使蓝田民风日渐淳朴,甚至引导整个关中民风为之一变。南宋以后,朱熹亲自修改其条目撰成《增损吕氏乡约》。

——摘编自杨国安《古代基层社会如何治理》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基层治理的特点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积极作用。
2022-10-12更新 | 465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高考全真模拟(一)历史试题
8 . 民国以来,家谱中出现“将族长制改为族会制,会中人员选举产生”的记载;《镇海大枫林徐氏宗谱》提到有族人弃读习商,去银行任职等;《上湘龚氏支谱》规定:"女子亦宜人学,开通智识,肄习手工"。这实质上反映了(     
A.传统四民观念受到冲击B.近代化历程的深入
C.家谱编撰内容的时代性D.基层民主政治发展
2023-05-07更新 | 280次组卷 | 4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高考全真模拟(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宋代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记载:“自东水门外七里,曰虹桥,其桥无柱,皆以巨木虚架,饰以丹艧,宛如飞虹。”但虹桥已经湮灭,1999年桥梁专家根据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对虹桥(下图)的精准描绘,在上海青浦金泽古镇复原建造了与虹桥一样的桥。这说明,《清明上河图》
A.是据孟元老的记载而创作B.生动再现了宋代都市生活
C.可以弥补文字史料的不足D.能够还原历史的真实原貌
2022-04-30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学生学科能力诊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三国史记·高句丽本纪》记载,公元372年,高句丽“立太学,教育子弟”,讲授儒家经典“五经”。这主要说明(     
A.朝鲜深受中华文化影响B.中国史籍关注周边发展
C.三国时期儒家思想发展D.中国强化对高句丽统治
2023-04-22更新 | 233次组卷 | 5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2023届高三一模(暨下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