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73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美国仍然支持以色列,压制阿拉伯国家,日本则表达了中立态度。阿拉伯国家对日本的中立表示强烈不满,并削减对日本的石油供应,导致日本国内经济出现混乱,物价飞涨,商品抢购风起。面对不利的国内形势,日本推出了“亲阿拉伯政策”。日本政府官员发表谈话,明确表示支持阿拉伯国家的正义要求。日本副首相三木武夫紧急赶赴中东地区,与相关阿拉伯国家签订了一系列经济技术援助协议。最终,日本得到了阿拉伯石油输出国组织给予的“友好”国家待遇,摆脱了石油危机。

——摘编自李凡《第一次石油危机中日本对中东政策的转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推出“亲阿拉伯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日本的“亲阿拉伯政策”。
2024-05-1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乐山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 . “高铁,中国走向世界的‘新名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现在,人类穿着一步跨七里格的靴子跨过了地球。”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工业革命》

材料二       修建铁路曾是近代国人的梦想。1880年刘铭传奏请修建铁路,刘锡鸿等众多官员纷纷反对。理由是每造铁路“山川之神不安即旱涝之灾易招”;火车飞行,“路稍有不平,则或激轮而全车皆碎”;仿西洋造火车,借英法等国金钱,无由归还,“诸强邻遂相凌逼,几至亡国”。政府遂搁置修路偈议。《马关条约》签订后的第94天,光绪帝发出谕旨,宣称“当此创巨痛深之日,正我群臣卧薪尝胆之时”,并提出救亡图存的六项“力行实政”,修铁路被列为首项,并于126日决定修筑卢汉、津卢两路。结果比利时等趁机夺得修建权,遂开列强利用债款掠夺中国铁路权的恶劣先例

材料三       中国铁路系统长期实行国家垄断经营、半军事化管理体制。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以来,这种铁路体制的弊端尽显。铁路系统是中国计划经济的最后几个堡垒之一。2013317日清晨,“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的牌子被替换为“中国铁路总公司”的牌子,这标志着我国的铁路体制改革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

——材料二、三选编自《铁路史话》等


(1)材料一中“名片一”表明,汉代官营丝织业有何特点?结合每张中国走向世界的“名片”,阐释其对人类文明的重要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中的相关信息,论证光绪帝“力行实政,救亡图存”的梦想。
(3)根据材料一、三和所学知识,指出邓小平“我们现在正适合坐这样的车”的含义,概括说明1978年以来,我国为实现小平这一梦想并让高铁成为中国的“新名片”做了哪些重要准备?
2021-08-10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调查研究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下图认为,中国经济之树迅速长大、硕果累累,主要得益于

(注:图中人物的话是“没想到短短几年它就长得这么大了”)
A.邓小平理论的提出B.注重科技创新
C.坚持独立自主发展D.引入市场机制
2021-08-24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乐山市2016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