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群书治要·魏志(下)》:“昔夏、殷、周历世数十,而秦二世而亡。何则?三代之君,与天下共其民,故天下同其忧。秦王独制其民,故倾危而莫救。”对此合理的解读是
A.分封制有利政权的长期稳定B.分封制实现了君民共治和谐
C.分封制与郡县制应优势互补D.对百姓的态度攸关王朝兴衰
2 . 如图为冯天瑜编著的《中国文化史》所载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圈分布图,对该图的解读正确的是

                                春秋战国时期文化圈分布图
A.文化区域差异导致政治分裂 B.春秋战国政治文化中心位于秦
C.区域文化呈现融合发展趋势 D.春秋战国逐步形成了文化认同
3 . 19世纪70年代,江南制造局经费收支状况大致是,光绪元年(1875年)达到接近55万两后,次年开始出现小幅下降,光绪三年(1877年)减少至20万两,光绪四、五两年(1878年、1879年)虽有所回升,但亦未达到同治十三年(1874年)的水平。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实业救国思潮日渐衰退B.自强运动潜藏发展危机
C.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D.洋务企业竞争意识不足
4 . 中国的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按照深化程度大致可划分为两大阶段,参照下表,对这两大阶段的解读正确的是
A.从时间看,1984年是两大阶段的分水岭
B.从历程看,农村的历史性变革从第二阶段开始
C.从内容看,理性推进阶段着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从理论看,第二阶段正式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5 . 1972年起毛泽东、周恩来批准“四三方案”,动用几十亿美元和200亿人民币,从西方和日本引进26个大型先进成套技术设备,建立了几十个冶金、化肥、纺织大型企业。下列选项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现代化工业体系的初步建成
B.毛泽东执政时开始启动对外开放
C.外交环境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D.拉开了中国与西方经济往来的序幕
2019-05-10更新 | 306次组卷 | 14卷引用:【校级联考】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历史试题
6 . 董仲舒完善了天人感应的灾异说。从理论上来看,它能够让官员利用灾异来限制皇权。但从现实运用上看,结果却背离了理论设计的初衷,沦为儒生官员政治斗争的工具,而人主往往成为灾异解读的裁判者。这主要是因为
A.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B.理论设计存在先天不足
C.灾异解释缺乏权威性D.官僚集团内部斗争尖锐
2020-05-08更新 | 976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0届云南省昆明市高三5月教学质量检测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7 . 对以下“政治电路图”解读正确的是
A.议会粉饰君主专制B.虚位君主统而不治
C.国家权力间制约与平衡D.民主共和之路举步维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在武昌起义爆发和清廷垮台后,革命党人似乎抛弃了民族主义,毫不犹豫地舍弃了“排满”宣传.转而力主“五族共和”强调国家统一,彰显了中国固有文化中大一统的观念。解读此历史现象的正确原则是
A.坚持历史唯物主义
B.公正地评价历史
C.辩证地看待历史现象
D.遵循史论相结合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编白邱世兵《中国国际舆论环境的历史变迁一略论西方的中国观的演变》


上表为16世纪到20世纪30-40年代内方中国观的变迁有关言论。请从表中任选两个时间段,并对其中的西方中国观加以解读。(要求:选明时间,观点明确,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0 . 下表为《经济全球化大事年表(部分)》。下列选项中,对该表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
大事年表
1947年关贸总协定建立
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建立
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1992年中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
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
1995年世贸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
1999年欧元正式问世
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A.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形式多样B.世贸组织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必然归宿
C.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事件D.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实现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和途径
2018-06-01更新 | 1775次组卷 | 26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