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科技兴则国家兴,科技强大则国家富强。近代以来的几次科技革命,引发大国兴衰和世界格局调整。

材料一   17世纪英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率先建立了现代科学体制。专利制度保护和激励了技术发明者的热情。英国皇家学会的成立,促进了科学家的聚集、科学的进步和科学价值观的普及。最终推动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世界经济强国。但19世纪中叶后英国在电气技术革命中错失良机,经济领域逐渐呈现了科技与生产相分离的趋势。例如,电机、变压器、二极管等关键性技术发明起源于英国,却最终在德国和美国得到大发展,科技优势地位逐渐被美、德取代。美国高度重视科技发明,与德国共同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独领第三次工业革命和新科技革命的浪潮,成为世界第一科技强国,并长期保持全球科技和经济的绝对领先地位。美国的科技强国之路既有和英国相似的部分,也有其独特之处,如二战后军需主导的科技发展路径和政企合作的发展模式,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大量优秀人才的引入,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摘编自中国科学院《科技强国建设之路:中国与世界》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后,面临欧美国家的科技封锁和落后于人的现实,中央政府成立中国科学院,并系统地构建起了新的科技发展领导体制。在“向科学进军”的号召下,组织全国数百位专家制定《19561967科技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远景规划》的成功实施,取得一系列成果,满足了国家国防等战略需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迎来“科学的春天”,通过改革科技体制、建立创新体系,特别是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科技发展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求,推动中国载人航天、北斗卫星导航、量子通信、高铁技术、中国天眼等一系列科技发明,对科技事业、国防安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摘编自魏立帅《实施科技发展战略,走科技强国之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分析英国成为“经济强国”及“在电气技术革命中错失良机”的原因,并指出美国科技发展的优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科技发展的特点,并分析科技发展的作用。
2024-04-21更新 | 142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汉中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检测文综试卷-高中历史
2 . 康有为在其著作《孔子改制考》中,遵奉孔子为托古改制的改革家。1916年《新青年》杂志首次登文批评孔子,陈独秀和李大钊指出孔子乃“历代帝王专制的护符”,主张“打倒孔家店”。对孔子评价出现上述重大变化缘于(     
A.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B.民族资本主义不断发展
C.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D.传统主流思想地位动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淮南王刘安谋反,于是计划造谣朝廷将强制各地家产在五十万以上的群体迁徙到新拓的朔方郡(今内蒙古自治区南部)。这在客观上反映出当时(     
A.民间存在安土重迁心理B.西域地区直接归朝廷管辖
C.国家强力打击门阀士族D.中原地区的人地矛盾激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商代甲骨文证实,商王自称“一人”或“余一人”;西周早期周康王和西周晚期周宣王时期的青铜铭文证实周王自称“余一人”或“我一人”;春秋中晚期的“叔夷钟”铭文证实齐灵公也自称“余一人”。这表明(     
A.商代已出现君主专制的雏形B.西周延续和继承了商朝政制
C.春秋时期传统礼制遭到破坏D.中华文明具有统一性连续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明朝万历年间,浙江人李乐致仕回乡(嘉湖地区)后,感慨道:“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余乡二三百里内,自丁酉至丁未,若辈皆好穿丝绸绉纱湖罗,且色染大类妇人。”李乐感慨的主要原因是(       
A.儒生的生活观念发生改变B.江南丝织业发展高度繁荣
C.读书人经商成为新的时尚D.男女平等观念日益普遍化
6 . 下图所示为商光边区革命委员会发给农民刘运亭的土地分        配证,证件上详细记录了刘运亭所获土地的时间、房屋、粮食等属于没收商城县安区乡地主冯润亭所得。农民刘运亭获得土地得益于(     

土地分配证
A.《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B.双减双交政策的实施
C.新中国土地改革运动的推动D.土地革命运动的推动
2023-12-19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汉中市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作答。

棉花产业发展编年简史

(1)古代棉花种植起源于南亚、中美洲和东部非洲。中世纪时,许多欧洲人想象棉花是植物和动物的混合——一种“植物绵羊”。

(2)宋代,棉花由海路传入内地并在南方推广;元朝,在农村广为普及,松江府成为棉纺织业中心;到1433年,中国臣民可以用棉花抵税。《天工开物》中记载,“棉布,寸土皆有”、“织室,十室必有”。

(3)1497年,达·伽马到达印度;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15001760年间,大约500万非洲奴隶被贩卖到新世界的种植园中去工作。

(4)1750年,中国棉花产量约15亿磅,仅次于印度,占世界第二。

(5)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1812年,利物浦出现棉花期货交易,英国成为世界棉花网络中心。

(6)

(7)1889年,由李鸿章主持筹办的上海机器织布局正式投产,是为中国第一家机器棉纺织工厂。1899年,张謇在南通投产大生纱厂。

(8)2012年,中国的工厂拥有世界上近一半的纱锭和织机,消耗世界原棉产量的43%(亚洲占82.2%),而北美和西欧仅分别使用全球棉花产量的4.2%0.7%200多年后,全球棉花的大部分使用再次集中在1780年以前的棉花产业中心地带。

——摘编自【美】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93

阅读上述关于棉花产业发展编年简史,提取相互关联的史料,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联系符合逻辑,史实准确,论述充分,表达清晰。)
8 . 自由与平等是资产阶级核心价值观之一。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更加强调“平等”,而北美殖民地独立运动更加突出“自由”。这主要是由于(     
A.两国历史传统差异B.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C.接受启蒙思想有所侧重D.资产阶级革命力量差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银行业出身的美第奇家族曾长期主政文艺复兴的核心城市——佛罗伦萨。该家族成员大力支持当时的文学、艺术家,支持其创作,并投入大量财力修建了许多具有人文气息的建筑。这些举措(     
A.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B.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
C.促使理性主义走向高潮D.助推了人文主义发展
2023-12-18更新 | 14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汉中市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雅典、斯巴达、罗马共和国的公民大会由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组成,其作用却不尽相同。在雅典,是城邦最高权力机关,决定法律和政策;在斯巴达,最高权力掌握在长老会手中;在罗马共和国,公民大会的召开和表决都受到高级官员和元老院的限制。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于(     
A.地理位置优势不同B.对外殖民程度不同
C.经济发展水平不同D.面临外部形势不同
2023-12-18更新 | 31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汉中市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