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加试题】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嘎仙洞的发现,为了解鲜卑族人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有的学者结合北魏官修国史的记载,认为这是鲜卑民族起源的重要实物考古资料证明。而有的学者认为,结合这一时期各游牧民族的关系史,嘎仙洞的文物只能证明,当时北魏统治者太武帝为配合官修国史的编撰并加强统治,从而制造了嘎仙洞的材料,并发明了鲜卑人的迁徙史。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研究者分析考古材料是从自己提出的问题出发的
B.研究者认识考古材料应结合多种史料做谨慎辨析
C.不同的史学家研究相同的考古材料总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D.历史学的真实性因为研究者的主观认识不同而难有定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史记》言秦始皇二十六年分天下三十六郡,太史公行文简略未列郡名,导致后世众说纷纭,至1948年谭其骧先生《秦郡新考》考定内史以外秦郡凡得四十六,时人以为盖棺之论。但02年出土的里耶秦简记载传世文献前所未闻的“洞庭”和“苍梧”二郡,而无“黔中”和“长沙”,并明确记载苍梧郡是秦始皇二十五年设立,当必为秦三十六郡之一。07年入藏的岳麓秦简又贡献了个前所未闻的“江胡郡”。现在学者主流不再把秦代看成静态固定的三十六郡,而认为有秦一代行政区域是一个不断裁撤变更的动态过程。这两种不同的历史观点说明了(       
A.历史学家必须重视历史的真实性,历史的价值判断可以忽略
B.两种观点都不可信,均缺乏相应的文献资料和档案记录
C.历史学本身就存在很多争议,史学家不必据于争议
D.在历史研究中,新史料的出现可能会冲击传统史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