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子路》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繁荣、人口多)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做)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这
A.体现了孔子劝谏统治者实行仁政的主张B.有利于儒家思想在当时得到统治者的推崇
C.表明“富民和教民”是孔子治国思想的重要内容D.主张有利于租佃制经济的高度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乾隆时,有内阁大臣说:"旁观者谓密勿重务咸由军机,内阁秉成例而行,如邮传耳。乌知国家大政内自九卿以下,外而督抚藩臬,凡诸兵农礼乐刑赏之事,胥由是出纳焉,可不谓至重欤?”据此可以得出
A.内阁和军机处分管地方和中央
B.中枢行政机构的完善
C.军机处和内阁分理军务和政务
D.强化了皇权专制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杜甫的地位在宋代得到极大提升,苏轼是这一过程中的关键人物,他曾说:“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这反映了宋代
A.人物评价标准逐渐统一B.文学欣赏渐趋于世俗化
C.诗人地位由评论家决定D.理学思想影响人物评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论语·学而》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并由此断定“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由此可见孔子
A.依赖外在礼仪谋求社会协调有序B.通过推己及人实现人际关系和谐
C.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政治思想体系D.借助人伦情感维系家国社会秩序
2016-11-27更新 | 183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7届安徽省黄山市屯溪一中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民国成立后,短短一年内成立的政党“几近百”,进入议会中也为数不少。有政党宣言指出:“泰西各国知政治良廊,视乎民力强弱。而求民力之强,非广集英才,无以收张弛捷挽之效。遂乃高张党帜,左右维持,引国政于完美,跻国势于安富,党之为用大矣哉。”这反映出当时(       
A.国人对政治民主的期许B.政党政治渐趋成熟
C.议会成为政治斗争核心D.革命党人左右政局
6 . 梁启超说:“中国之言改革,三十年于此矣,然而不见改革之效,而徒增其弊,何也?譬之有千岁老屋,瓦谩毁坏,梁栋崩析,将就倾圯,而室中之人……补苴罅漏,弥缝蚁穴,以冀支持……所谓室漏而补之,愈补则愈漏……其势固非别构新厦,别出新制,乌乎可哉?”梁启超这一言论(       
A.表达了变革政治的强烈愿望B.强调洋务运动导致中国内忧外患
C.动摇了中体西用的理论基础D.揭示了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2023-02-03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汤池中学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明中叶以后,棉花已“偏及江北及中州矣,不蚕而绵,不麻而布,利被天下,其益大哉”。谚语云:“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清代棉花种植“北至幽燕,南抵楚粤,东游江淮,西极秦陇,足迹所经,无不衣棉之人,无不宜棉之土”。明清时期棉花的种植
A.反映出纺织业具有世界最高水平B.体现出农产品商品化趋势不断增强
C.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对外国经济侵略起了一定抵制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朱舜水是浙江余姚“四先贤”之一,他曾说:“为学之道,在于近里著己,有益天下国家,不在乎纯弄虚脾,捕风捉影。”这一观点与下列哪种主张最为接近
A.春秋以人随君,以君随天。故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B.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一物道理
C.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雕虫篆刻,又何益哉
D.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则无伦物矣
2019-05-15更新 | 584次组卷 | 19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与这一思想主张相关的人物是(     
A.董仲舒B.朱熹C.王阳明D.顾炎武
2024-02-09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陈独秀提出“残民之祸,恶国家甚于无国家”,认为“失国之民诚苦矣,然其托庇于法治主权之下,权利虽不与主人等,视彼乱国之孑遗,尚若天上焉”。在此,陈独秀意在(     
A.批判封建旧伦理道德B.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
C.唤醒国民的民主意识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023-11-2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