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在经济危机打击下,法西斯上台,国际关系日趋紧张,最终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回答下列小题

1.如图是刊登在1921年德国一家杂志上的漫画。结合当时形势分析该漫画,下列解析中,不正确的是(     
A.怪兽的五只头寓意英、法、美、意、日五个国家
B.被怪兽踩在脚下其内脏被吞食殆尽的人寓意德国被苛刻处置
C.此图反映了德国对凡尔赛条约的强烈不满
D.反映了战胜的协约国在处置战败国时团结一致
2.如图漫画题为“不会被传染!”左边床上的人说:“多么幸运的一件事呀!我们是分床睡的,我不会被传染!”(右边床上依次是:斯大林搔痒症、希特勒炎症、闪电战瘟疫、纳粹发热病、法西斯流感)下列各项对此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此图反映的时间可能在二战前夕或二战初期
B.左边床上的人所说的话反映了美国人当时的心态
C.反映当时欧洲危机重重
D.此图揭示了美国人的远见卓识
3.二战爆发后,许多人提出疑问:“他们(指英、法)扔出了两个‘小孩’,再扔出另一个‘小孩’给‘狼群’以躲避灾难的政策还能有收益吗?”但英、法仍然对德国心存侥幸,幻想德国人在战争打响后,会东侵苏联。三个‘小孩’分别是(     
A.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B.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波兰
C.卢森堡、荷兰、比利时D.西班牙、南斯拉夫、波兰
4.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与石油资源密切相关的有(     
①阿拉曼战役   ②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③德军进攻斯大林格勒   ④中途岛海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二战中战场态势出现重大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太平洋战争的爆发B.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D.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2024-03-19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2 . 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从此开始了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回答下列小题

1.几位同学参观历史博物馆时看到如图,正确的解释是(     
A.列宁宣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诞生B.列宁宣布俄国实现了向社会主义过渡
C.列宁向俄国人民指明了革命的道路D.列宁宣布实施新经济政策
2.列宁认为:“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苏俄实施了(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政策D.农业集体化政策
3.有人评价赫鲁晓夫:“是徘徊在新旧时代十字路口的一名代表人物,他的一只脚跨进了新时代,而另一只脚由于历史的原因,仍然深陷在旧时代的泥淖之中而不能自拔。”这里“跨进了新时代”的主要含义是(     
A.改变了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B.改革在理论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C.促进了苏联重工业的发展D.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4.下列一组苏联时期宣传画,按时间先后排序应该是(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②①④③D.③①④②
2024-03-19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3 . 20世纪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多元化特点,各种文明共存和相互借鉴,共同促进了历史的发展,回答小题。

1.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改革,他们都(     
A.运用政权对国家经济进行宏观调控B.完全忽视了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
C.充分发挥计划经济特有的优势D.以调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为出发点
2.关于欧共体与欧佩克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都是区域性的经济集团
B.都有利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C.都是西欧国家为恢复经济和持续发展而建立的
D.都有效地遏制了一些大国对本地区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
3.20世纪下半叶某种产业的转移情况如下图所示:日本→韩国、我国台湾、香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我国中西部地区这种产业是(     
A.资本密集型产业B.劳动密集型产业C.技术密集型产业D.服务型结构产业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主要有(     
①西方国家普遍对经济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②不同制度国家相互借鉴经济举措
③建立起制度性协调机制                           ④国家间普遍实行了自由贸易
A.①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③
5.新加坡和韩国都是新兴工业化国家。两国实现工业化过程中经济发展的不同点是(     
A.制订五年计划,确定经济发展目标B.吸引外国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C.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外向型经济D.产业更新换代,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6.正确认识当今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关系应该是(     
①区域经济集团化阻碍全球经济一体化,全球经济一体化控制区域经济集团化
②两者相辅相成,有排斥因素但主要是相互依存的
③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是一把利弊共存的双刃剑
④发达国家对全世界进行新一轮的经济扩张
A.①③B.②③C.②③④D.②④
2024-03-03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4 . 世界近现代史上国际关系格局随着大国力量的变化而变化,国际组织是国际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又对国际关系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据此回答小题

1.英、法、美争夺国际联盟控制权的斗争结局表明(     
A.美国经济实力不如英国B.国际关系格局仍以欧洲为中心
C.美国不热心欧洲事务D.英法结盟对付美国
2.杜鲁门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我现在宣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全有关。”这意味着(     
A.美国重视自身安全B.美国要充当世界警察
C.美国要维护世界和平D.美国要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
3.现代国际关系中仍然带有冷战时期雅尔塔体系的某些历史特征,下列关于雅尔塔体系的评述,正确的有(     
①体现了大国意志和强权政治色彩
②是苏美两国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世界格局的划分
③原则上倡导和平、民主,有一定的进步性
④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的结束以及苏美两极格局的初步形成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④D.①②③④
4.联合国自成立以来,在防止大规模战争冲突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在解决一些重大危机时却又往往不被重视,起不到应有的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2003年美英绕过联合国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说明(     
A.国际法没有普遍的约束力
B.霸权主义是破坏国际秩序,危害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C.联合国在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前无能为力
D.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的唯一途径
5.当前世界正处在新旧格局交替的时期,这一“交替”是指(     
A.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B.由意识形态的对立到政治军事的对抗
C.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发展D.由民族冲突向地区性冲突发展
6.回顾近200年的历史,有许多因素推动或制约着世界格局的演变,以下哪些因素具有这些作用(     
①科学技术的发展   ②经济力量的消长
③军事实力的变化   ④重大国际组织的建立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024-03-03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5 . 20世纪20年代末爆发了资本主义世界严重的经济危机,面对危机各国采取了不同的举措,美国实行了罗斯福新政,回答下列小题

1.假如你生活在1929—1933年的纽约,下列哪项最符合当时你的心态(     
A.“粮食歉收导致牛奶面包价格飞涨”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要难得多”
C.“整个西方世界如一潭死水般宁静”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2.美国罗斯福新政在农业上采取的措施,实质上是(     
A.增强美国农产品的竞争力
B.提高消费能力以使市场复苏
C.保障农民的利益,缓和阶级矛盾
D.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稳定农产品价格
2024-03-03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官渡二中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6 . 天下一统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秦朝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对后世影响深远。

材料   广袤的中华大地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提供了宽阔的舞台。请结合下图(中国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1.旧石器时代元谋人活动的遗址位于地图中的(     )处附近
A.DB.HC.MD.N
2.在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主要盛行于地图中的(     )处附近
A.AB.HC.ID.P
3.在春秋战国的大部分时期中,位于J处附近的重要诸侯国是(     
A.秦国B.楚国C.齐国D.燕国
4.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定都位置是图中(     
A.GB.HC.FD.N
2023-11-20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20-21高一下·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单选题-题组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咖啡的革命》

杜君立实际上,咖啡和咖啡馆不仅影响文化艺术,也催生了现代革命和民主思潮。咖啡馆不仅孕育了法国大革命,英国的民主思想也同样是从咖啡馆起源的。英国国王查理二世一直认为咖啡馆是“叛乱的温床”,1675年,他不顾社会各界的反对,下令关闭英国所有的咖啡馆。但面对大众的反抗,这一禁令根本得不到顺利执行,最后只好不了了之。1679年,当控制新闻媒体的许可证体制结束之后,各种报刊、小册子铺天盖地地涌入咖啡馆。进入18世纪后,尽管英国政府当局出于稳定统治的需要,仍会时不时地去监视咖啡馆的社交言论和活动,但咖啡馆已经成为英国社会最不可撼动的公共文化。虽然咖啡在英国兴起的时间要早于中国茶叶,但最终茶打败了咖啡,成为英国人的新宠。只不过英国人喝茶跟喝咖啡很相似,都是煮好后加上糖和牛奶等,完全不同于中国人喝茶和阿拉伯人喝咖啡。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咖啡的全球化传播完全是西方殖民主义推动世界现代化的结果。如果说殖民主义只是促进了咖啡的跨区域传播,那么咖啡和咖啡馆所承载的现代性则使其跨越文化的藩篱,使咖啡远远超越了一种饮料的意义,而成为一种现代媒介。在现代社会中,“喝什么”不仅是一种饮食需要,更是一种文化的选择和身份认同。美国的独立从波士顿倾茶事件开始,很多人都认为,美国人将喝咖啡视为有别于喝茶的英国人的身份标志。实际上,在美国独立前后,英国本土的咖啡馆正受到政府的强力打压,而新兴的美国则非常宽容和自由,纽约的布拉德福咖啡馆常常高朋满座,甚至连总统和国会议员也是这里的常客。就这样,咖啡很快就成为美国人首选饮品。对现代美国人来说,与其说石油是他们的生命线,不如说是咖啡。美国人消费了全世界1/3的咖啡,大多数的美国人每天都离不开咖啡。“星巴克咖啡”代表了一种典型的美国文化,作为“美国人的润滑剂”,咖啡“润滑”了社会方方面面的关系,特别是在不同种族和文化构成的陌生人城市中,一杯热心的咖啡所代表的信任几乎无可替代。

从政治和经济角度来说,咖啡微妙而清晰地暴露了现代世界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平等。作为一种原始的热带植物,几乎所有咖啡都来源于经济上贫穷落后、政治上腐败专制的国家和地区,这些咖啡最后都被发达的西方国家消费。咖啡生产国和咖啡消费国之间巨额的咖啡贸易没有减小和消除这种不平等,反而随着时间推移进一步加深这种沟壑。咖啡种植者的贫穷与咖啡消费者的富有形成鲜明的对比,这足以证明星巴克将咖啡定义为“消费得起的奢侈品”是多么充满讽刺意味,因为“奢侈品”从来都是只有富人才“消费得起”。

1954年,因为国际市场咖啡豆的价格大跌,咖啡生产大国巴西陷入经济危机,而作为咖啡消费大国的美国不仅见死不救,反而落井下石。在内外交困、走投无路之下,巴西总统瓦加斯吞枪自尽。他在遗书中写道:“数十年来,国际财团不停地蹂躏我国,试图阻止我为国家创造财富并干涉我国自主权,我们一旦为居高不下的咖啡豆价作辩护,就会遭到难以承受的压力,最后不得不屈服。有鉴于此,今天我除了鲜血外,没有任何东西献给祖国。”

1.咖啡和咖啡馆不仅影响文化艺术,也催生了现代革命和民主思潮。启蒙运动是近代西方三大思想解放运动之一,开始于下列哪个国家
A.西班牙B.荷兰C.英国D.法国
2.咖啡和咖啡馆所承载的现代性则使其跨越文化的藩篱,使咖啡远远超越了一种饮料的意义,而成为一种现代媒介。根据材料,“现代媒介”内涵是什么
A.世界政治格局不断变化的结果B.现代人心理素质提高的结果
C.经济文化发达的标志D.文化的选择和身份的认同
3.下列关于咖啡和咖啡馆对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说法最全面的是
①影响文化艺术
②催生了现代革命和民主思潮
③承载的现代性则使其跨越文化的藩篱
④不仅是一种饮食需要,更是一种文化的选择和身份认同
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4.咖啡种植者的贫穷与咖啡消费者的富有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现象主要由下列哪个现象造成的
A.现代世界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平等B.咖啡种植国长期的战争造成的
C.咖啡消费国工业水平先进D.咖啡消费国人们的先进消费理念决定的
5.1954年,在内外交困、走投无路之下,巴西总统瓦加斯吞枪自尽。根据材料,分析其主要原因
A.1929年世界的经济大危机席卷了巴西
B.第二次世界大战巴西受到严重影响
C.国际市场咖啡豆的价格大跌,咖啡生产大国巴西陷入经济危机
D.二战后,巴西国内政局动荡
2021-06-01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历史(必修)试题

8 .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揭开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此后,北美、法国相继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1.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主要是利用议会的何种权力同国王进行斗争的
A.征税的权力B.废立国王的权力
C.通过征税法案的权力D.监督国王的权力
2.独立战争时期的大陆会议实质上是
A.各殖民地代表组成的行使立法权的权力机关
B.北美人民维护民主权利的俱乐部组织
C.类似于法国大革命前夕三级会议的组织机构
D.北美各殖民地反英斗争的统一领导机构
3.北美独立战争的导火线是
A.美利坚民族的形成B.波士顿倾茶事件
C.来克星顿枪声D.《独立宣言》发表
4.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之初的情况,下列文献可供参考的是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大西洋宪章》
5.“自由”“平等”被视为天赋人权,并写入《人权宣言》,是因为当时
A.反对君主专制的需要B.反对等级制度的需要
C.保护私有财产的需要D.发展商品经济的需要
6.第一次反法联盟形成时,法国正处在
A.大资产阶级当政时期B.吉伦特派当政时期
C.雅各宾派当政时期D.拿破仑统治时期
7.下列派别代表法国中小资产阶级利益的是
A.君主立宪派B.吉伦特派C.雅各宾派D.热月党人
8.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②法国大革命爆发③美利坚合众国建立④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③④②D.②①④③
9.1787年宪法具有一定的民主性,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它
A.规定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B.规定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C.规定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大权D.承认黑人和印第安人与白人平等
10.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所面临的共同任务是
A.推翻殖民统治B.实现民族独立
C.推翻封建统治D.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
2020-09-1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普通中学2016届高三1月综合检验历史试题
9 . 物质文明主要表现为物质生产方式和经济生活的进步。回答第8〜9题。
1.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为春秋以来的30多个大商人立传,赞扬商人的智慧和经营艺术。对司马迁这一行为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作者对抑商政策不满B.引导了古代商业的发展
C.体现了汉代的基本经济政策D.有利于古代农业的发展
2.2.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昔日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然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以下对材料所述现象的评述,正确的有
①外国商品输入导致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②中国近代工业兴起使传统手工业破产
③作者是以农耕文明的眼光来看待工业文明
④近代中国主动地融入了世界市场体系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2019-01-30更新 | 40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中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卷
10 . 制度文明是制度建设的结果,又通过制度建设及其过程体现。回答第2〜3题。
1.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下列史实符合黄宗羲观点的是
A.秦朝在全国设立郡县B.汉朝实行编户制度
C.魏国实行九品中正制D.宋朝在各州设通判
2.2. 元朝赵天麟说:“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材料表明元代设置行省是为了
A.拓宽选官渠道,提高行政效率B.减少财政开支,防止地方割据
C.管辖边疆地区,扩大统治区域D.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
2019-01-30更新 | 70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2届四川省德阳市高中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