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公元前366年,罗马共和国选举出历史上第一位平民执政官鲁克尤斯·塞克斯提乌斯。此后,其他原来被贵族垄断的高级官职也陆续对平民开放,平民的身影陆续出现在独裁官、监察官、大法官等职位上。这一变化推动了(     
A.共和国统治基础的巩固B.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消解
C.贵族政治走向官僚政治D.成文法的适用范围扩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变文是在佛教僧侣“唱导”的影响下,继承汉魏六朝乐府诗、志怪小说、杂赋等文学传统,逐渐在唐代兴起的一种说唱文学。说唱内容原为佛经故事,后包括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这反映出唐代(     
A.文学艺术高度繁荣B.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C.佛教经文广泛传播D.文化多元并存交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提出,苏维埃国家管理应由人民群众直接参与。1919年3月,俄共布八大所通过的决议则强调,“俄国共产党既然掌握了政权……自然应当使自己数以万计的党员去管理国家”。这说明苏俄领导人(     
A.推动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B.支持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C.探索符合国情的民主道路D.反思苏联模式产生的弊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42年初,太行区党委会议的报告指出,“每一个布尔什维克,必须有计算的精神”“对于社会经济及民力问题要精确计算,并从这里转变我们的全部工作”,提倡“朴实计算与管理的作风”。这表明根据地(     
A.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优化基层治理的模式
C.转变党组织的工作重心D.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
2024-04-2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20世纪初,一代知识精英抨击传统宗法伦理社会“家私其肥,宗私其族,族私其姓都是独术的表现,造成为民四万万,则为国亦四万万,等于无国”。因此,他们认为要承担起国民的责任义务,必“出于家人登于国民”。据此可知,他们的主要意图是(     
A.强化国家认同B.反思传统伦理C.提升国民素养D.抨击君主专制
2024-04-28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6 . 明初,官营手工业生产所需物料由各地上供,名曰“岁办”。“岁办”不足时方由官府出钱“采买”。随着各处解京物料折银上纳的增多,至清中叶,“召商置买”逐渐形成制度并普遍化。这一变化过程表明(     
A.官府政策的调整B.商品经济的发展C.地方财政的紧张D.商人地位的提高
2024-04-28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7 . 匈奴浑邪王归附,汉武帝下令隆重迎接,封其上层为食邑千万户的侯。汉廷在缘边五郡故塞外设置“属国”安置其部众,保存其官号和部落组织,保留其游牧生产方式,尊重其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汉统治者此举有利于(     
A.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B.奠定中国疆域版图的基础
C.保障因俗而治的双轨制度D.强化祖源认同的文化根基
2024-04-28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中古时期,西方艺术作品中的儿童多以小型成人的形象出现,如图。自15世纪以来,艺术家们不断创作出顽皮或可爱的儿童形象,如图。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人文主义的进一步发展B.追求理性成为时代共识
C.启蒙运动关注民众生活D.宗教改革开启人性觉醒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1930年代,苏联的骨干大型企业大都是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建立起来的,1933年美国50%的出口机器设备都流向了苏联。此外,大量外国专家在苏联重工业部门工作,意大利等国还向苏联提供了巨额贷款。这反映出(     
A.斯大林模式的优势凸显B.抢抓时机助推了苏联的加速发展
C.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D.制度不同的国家实现了和平共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向世界贸易组织报备并生效的区域贸易协定有591项。其中,跨区域协定共292项,占比约为49%。全球出现众多既参与多边贸易规则框架,又参与区域贸易规则框架的“双重身份”国家。这说明(     
A.国际经济旧秩序濒临瓦解B.经济全球化弱化国家主权意识
C.国家间经济依存程度增强D.区域集团化加剧贸易保护主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