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5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观察下图,导致两条统计数据线趋向一致的主要因素是(     

A.赋役制度的变革B.户籍管理的完善C.基层治理的加强D.人口流动的减少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平潭壳丘头遗址群考古发现了丰富的海、陆动物遗存,还发现了稻、粟、黍谷物及陶片的印痕。在遗址呈现的史前聚落中,居住区、餐食加工区、手工业区、垃圾倾倒区等功能清晰。据此可知,当时的先民(     
A.摆脱对渔猎采集的依赖B.具有多样化的生计模式
C.开发利用海洋优势资源D.已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
3 . 如表为12世纪中叶到18世纪中叶西欧以白银计价的小麦价格指数变化,据此推知西欧(     

A.饮食结构发生重大改变B.民众消费观转向奢侈
C.封建制度逐步走向解体D.人民的生活水平下降
2024-05-03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清时期,乡贤祠成为供奉祭祀德行著闻的乡贤的祠堂,由地方官主持修建。祠内神主(乡贤牌位)名义上属于地方乡里,实际上是国家祭祀的人神,其体现的价值标准需符合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据此可知当时(     
A.地方认知和国家意志互动良好B.儒法并用规范基层治理
C.乡贤文化主导了社会主流价值D.君主专制得到逐步加强
2024-03-29更新 | 113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罗马在《查士丁尼法典》颁布之前,对过失标准不分种类和等级,而是笼统地表述。下图所示展示了《查士丁尼法典》的追责标准。这一变化反映了《查士丁尼法典》(       

A.维护奴隶主贵族特权B.具有灵活变通及理性内涵
C.充分保护债权人利益D.具有严格的形式主义特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史学家保尔·芒图在《十八世纪产业革命》一书中写到,“事实似乎足够证明,第一批发明家决不是科学家。他们是工艺匠,由于处在实际问题面前,他们就运用他们的天然智慧以及他们的工业习惯上的和工业需要上的高深知识来解决这些问题。”其旨在说明(       
A.实现科学技术与生产紧密结合B.科学理论对生产实践影响深远
C.技术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重要D.生产逐渐集中并出现垄断组织
7 . 1955年5月,山西省高平县某乡成立卫生保健站,经费来源主要有三:农民群众的保健费、农业生产合作社公益金和医疗业务收入,社员看病时只收药费。该举动得到卫生部肯定,并在我国部分地区推广。由此可知,当时农村(     
A.生产关系调整推动社会保障变革B.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高涨
C.农民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得以解决D.已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古埃及的奥西里斯崇拜以正义和来世观念为核心,原本只得到王室的尊崇,而后逐渐向地方权贵乃至普通大众扩展。这一变化有利于(     
A.宣扬君权神授思想B.强化社会等级观念
C.维护国家秩序稳定D.促进人文意识觉醒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明清时期,松江府朱泾镇附近四乡盛产棉花,居民又精于纺织,所产棉布闻名遐迩,这里“居民数千家,商贾辐辏”;苏州府的盛泽镇地处桑蚕之乡,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丝业重镇。这表明(     
A.江浙地区自然经济开始瓦解B.交通便利促进区域贸易发展
C.农产品商品化推动市镇兴盛D.传统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2024-03-08更新 | 270次组卷 | 16卷引用:福建省南平市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一个开埠时曾来过上海的英国植物学家,在1848年重来上海时感叹道:“使我惊异的是江岸的外观,我曾听说上海已经建造了许多英美的洋行,我上次离开中国时,的确有一两家洋行正在建筑;但是现在,在破烂的中国小屋地区,在棉田及坟地上,已经建立起一座规模颇巨的城市了。”据此可推知,当时上海(       
A.商贸发展推动城市化B.城市功能发生显著变化
C.自然经济结构的解体D.社会文化的多元化特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