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8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果说,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的维新派还是披着孔学的外衣去干那“离经叛道”的事业,而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派也没有从正面去触动孔学的思想统治,那么,这时的思想家确是第一批自觉地向封建礼教提出全面挑战的光荣战士。“这时的思想家”(     
A.致力于政治革命B.开始睁眼看世界C.普遍“以俄为师”D.发起新文化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说:“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而王夫之论及隋炀帝时写到:“聚钱布金银于上者,其民贫,其国危;聚五谷于上者,其民死,其国速亡”。这表明隋朝灭亡的深层次原因是(     
A.大兴土木,炫耀国威B.君主昏聩,吏治腐败
C.对外征战,穷兵黩武D.国富民穷,基础脆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远古中华》记载,陶寺遗址中大型墓仅占1.3%,中型墓占11.4%,小型墓占87.3%。这些墓在墓葬规模、随葬品数量和精致程度上都有很大差别。这表明当时(     
A.阶级分化比较明显B.宗法制度初步形成
C.政治文明趋于成熟D.部落之间战争频繁
4 . 改革开放以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史学界对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主流、历史文化认同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中国近代社会进程的基本线索等方面的理论创造获得了一批很有意义的成果。这些研究(     
A.有助于构建中国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
B.源于“双百”方针“二为”方向提出
C.表明中国史学研究长期处于领先地位
D.改变了中国传统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5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开国君主多用“武”谥(谥号),有学者认为这不仅是对开国君主生平事迹相对客观的反映,也是继位者对开国君主“武功”的溢美。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武”谥的使用(     
A.表明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B.反映出儒学文治功用的削弱
C.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D.体现了国家统一趋势的加强
6 . 1984年颁布的《民族区域自治法》与1952年的《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的基本结构相似,民族区域“自治权”部分从11条增至28条,新增部分主要涉及招工、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外贸、流动人口管理、环境保护等。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完善B.经济建设成为国家工作重心
C.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D.基层民主建设以人民为中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根据2024年3月提交两会审议讨论的两高报告统计,一年来,审结知识产权案件49万件,同比增长1.8%;起诉侵犯商标权、专利权、著作权和商业秘密等犯罪1.8万人,同比上升40.8%。这反映出(     
A.全民知识产权意识提高B.知识产权的相关法规得到完善
C.社会营商环境面临挑战D.政府重视经济的创新驱动发展
8 . 魏晋玄学家主张自然之性是生存之本,仁义教化是末,要求“崇本息末”,但他们也认为顺性之自然,可以自然心知、明白而达礼,最终成就仁义。由此可见,魏晋玄学家的主张(     
A.冲击了儒家的等级秩序B.使儒学丧失了正统地位
C.为儒学注入了新的活力D.克服了传统儒学的局限
9 . 在土耳其人的威胁下,拜占庭帝国的许多学者和艺术家逃离巴尔干西迁。他们随身携带了许多手抄稿,其中许多希腊思想家和作家的著作是西欧人前所未闻的。这可以用来解释(       
A.西欧中世纪的黑暗B.文艺复兴的起因C.拜占庭文明的先进D.新航路开辟的根源
10 . 1918~1920年,欧洲有两国的立法议会遭到解散,或不再行使职权。20年代,这个数字变成6国;30年代变为9国。“纵贯整个大灾难时代,政治自由主义在各地面临撤退,到希特勒登上德国总理宝座之际,自由阵营败退之势更加剧了。”当时西欧(     
A.自由主义遭到普遍质疑B.局部战争走向全面爆发
C.极权统治体制不断扩展D.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