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关于洋务运动,一种观点认为:“不加分析地以资本主义运动作为主要线索来考察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进程,笼统地说洋务运动反映了近代中国人民政治觉悟的迅速发展,代表了时代前进的方向,是难以令人首肯的。”洋务运动之所以不被“首肯”,主要是这一运动(     
A.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进程B.阻碍了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
C.凸显了变革者的阶级局限性D.迟滞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 . 《一千零一夜》是阿拉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最大的文学作品,以王后给国王讲故事为线索,把几百个故事串联起来。这些故事分别来自当时阿拉伯帝国境内的印度、埃及、波斯和两河流域等地。这说明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A.推动了欧亚非文化统一B.贯通了陆上海上丝绸之路
C.促进了多元文化的交汇D.使其成为文化最发达地区
3 . 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分设刺史,通过听、问、看、访、测、察等方式获取问题线索,了解地方郡国守相的治政情况,但刺史不得干预地方事务,更没有罢黜的处置权。汉武帝采取的措施(     
A.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B.完善了汉代中央监察体系
C.保证了地方吏治清明D.有利于防止刺史权力扩张
4 . 华夷之争是贯穿春秋战国历史的一条重要线索。西周时期,华夷之争已比较激烈。到春秋,四夷的势力有增无减,并进一步向中原地区发展。后人概括当时的形势为“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到春秋、战国之交,进入中原的戎狄诸部绝大部分已融入华夏。下面对这一段历史的解释错误的是
A.中原霸主齐桓、晋文事迹即是华夷之争的体现
B.戎狄蛮夷与华夏的区别主要是在种族血缘方面
C.华夷关系并非只有斗争,双方也存在密切交流
D.华夷之争也促进了华夏认同,丰富了华夏文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追忆似水年华》又译为《追寻逝去的时光》,全书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一体,既有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整部作品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只有贯穿始终的情结线索。该作品所属的流派是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
6 . 下图是一位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记录了某时期的知识线索,据此,推断他学习的主题是
A.南北文化渐趋一致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C.不同文化互动频繁D.国家是统治的工具
2021-07-16更新 | 264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整理历史事件,分析因果关系,归纳知识线索,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下列各项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国民革命失败→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诞生
B.十月革命→巴黎和会→五四运动
C.工业革命→国际工人运动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D.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失败→十月革命
8 . 以下是某学生所做的知识线索图(箭头表示因果关系),中间空项应该是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D.《人权宣言》
9 . 下面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其中③处应填写的是
A.罗马共和国B.罗马帝国C.西罗马帝国D.拜占庭帝国
2021-03-31更新 | 580次组卷 | 26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实验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图5是“司空琅琊康王基表”,以碑体的篆书与楷书写成,嘉主是司马金龙。碑文中可见下列资料:“大代”(国号)、 “太和”(年号)、 “司空、镇西大将军、.餐压店吏部尚书、冀州刺史”(官衔)、“琅琊” (郡望)等。根据这些线索,可以推定_能细真 将特斯西南成雄墓主的年代是
A.战国B.秦代C.西汉D.北魏
2021-04-12更新 | 215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桓台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