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黑格尔在《美学》中对史诗评析道:“作为一种原始整体,史诗就是一个民族的传奇故事。每一个伟大的民族都有这样绝对原始的书,来表现全民族的原始精神。”下列属于古代两河流域著名史诗的是(     
A.《荷马史诗》B.《天方夜谭》C.《罗摩衍那》D.《吉尔伽美什》
2023-07-05更新 | 150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有学者对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评述如下,这反映了当时欧洲(       

他们最大的直接成就就是说服欧洲的许多君主……虽然这些君主仍然坚持他们以天赋之权进行统治的理论,但是他们却已经改变了关于其统治目的的思想。虽然他们坚持认为政府权力依旧是君主们的天赋特权,但它此时也已被用于为人民谋利。

A.平等观念获得认同B.资产阶级革命正在兴起
C.专制主义已经衰落D.思想解放促进社会变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在评述西晋政治时说:“曹魏时代的高官们跟着司马氏祖孙一道迈入了晋代门槛,只要忠心耿耿,就可以禄位永保,世代相袭。父子、兄弟甚至整个家族的成员,源源不断地进入西晋政权。”由此可知,西晋(     
A.士族政治具有较强封闭性B.宗室贵族形成专权局面
C.国家政权被曹魏高官控制D.官僚队伍来源较为广泛
4 . 学完《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这一单元后,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明清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四个方面的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史实准确的是
A.《论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B.《论玉米等高产作物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C.《试评析黄宗羲重农抑商思想》
D.《改土归流政策对新疆社会进步的推动》
5 . 后世学者在评析北宋诗人苏舜钦的作品时称:他“抱经世之学,怀忠君之心……然其议论侃侃,慷慨切直,皆有关于社稷生民之故,能言人之所不敢言,不可以区区文人才士目之矣”。可见,苏舜钦的作品体现了其
A.抨击时政的信念B.爱国忧民的精神C.崇德尚贤的情怀D.趋时更新的追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它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永远值得纪念的一个伟大事件,它准备了抗战的思想,准备了抗战的人心,准备了抗战的干部,它所展现的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已经成为中国青年乃至我们民族英勇奋斗的不竭的精神源泉。”材料中所评述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是(     
A.“一·二八”事变B.五四运动C.“一二·九”运动D.西安事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后世有学者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种变革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促使中国古代政治
A.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B.从井田制向小农经济转变
C.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D.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2022-01-22更新 | 301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5-2016学年湖南凤凰县华鑫实验中学高一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8 . 某同学在评析古代某一制度时用到了以下词组:“士大夫阶层的壮大”“社会阶层流动性的增强”“读书重学风气的发展”“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据此判断,这一制度是
A.科举制度B.察举制度C.刺史制度D.世官制度
10 . 对于中国古代某- -朝代的政权结构形式,有学者评述道:“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十省官吏“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这一“政权结构”中的“十省”
①属于“都省”直辖的行政区域               ②管辖范围包括西藏、四川、青海等
③行使权力时受“都省”的节制             ④以下的行政区划为路、府、州、县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