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12 道试题
1 . 2017年,国际图联发布《保护文化遗产国际图联指南》,倡导通过“数字统一”,实现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文化遗产数字资源跨机构融合,解决濒危文化遗产原始载体流散各地的严峻问题。由此可知,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际图联强调(     
A.发挥现代科技的作用B.维护文化遗产的真实性
C.提高民众的保护意识D.重视民间力量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古埃及,哈皮神被人们尊为尼罗河神,他的基本职能是司掌尼罗河。每年尼罗河泛滥时,上自法老,下至普通民众都会对哈皮进行祭祀,祈求有一个好的收成。这表明当时(     
A.法老借助宗教活动神化王权B.农业的产生依赖大河流域
C.人们对自然力的畏惧之情D.农业经济是文明产生的基础
2024-06-0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兴宁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以下四项表述可以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的是(  )
 史实结论
A1661年,英国民兵法案宣布:民兵、海陆军队以及所有军事要塞和驻地的唯一最高的统辖权、指挥权和部署权,历来属于国王陛下,这是不容置疑的。英国强化王权以对抗“无敌舰队”
B史学家发现杰斐逊在《独立宣言》手稿中,将“臣民”修改为“公民”反映出民众普遍接受自由、平等思想
C1723年沃波尔拒绝了英王授予的贵族爵位,因为他接受封爵就必须放弃在下院的席位说明英国国王“统而不治”
D在19世纪大部分时间里,英国输往法国商品的60%—70%为原材料和半成品,包括羊毛、煤、钢铁等。法国出口英国商品的半数以上集中在传统工业部门生产的制成品和食品方面。英法工业化的进程各具特色
A.AB.BC.CD.D
2024-05-2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梅州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仿真考试历史试题
4 . 二战后,美苏争锋,冷战局面出现。下图为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示意图,结合所学,分析 (  )

A.体现冷战背景下第一次“特种战争”B.折射出美苏意识形态的斗争
C.说明热战有一触即发的危险D.说明苏联对古巴实行海上封锁
2024-05-2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梅州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仿真考试历史试题
5 . 李大钊曾说:“我们中华民族在世界上贡献,大都以为是老大而衰弱。今天我要问一问,究竟他果是长此老大衰弱而不能重振复兴吗?不的!从“五四”运动以后,我们已经感觉到这民族复活的动机了”。民族复活的“动机”是指(   )
A.资产阶级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B.中国共产党成立
C.新文化运动兴起D.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
2024-05-25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梅州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仿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如表是学者对唐宋时期家训内容的统计,据此可知,唐至南宋(     
唐、北宋、南宋家训内容(单位:篇数)
内容北宋南宋总计
1处己(修身、励志)5191842
2勉学、治学3141532
3睦亲(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团结兄弟)36817
4治家(包括理财、管理仆从、居所安全、节葬)6141030
5处世(包括交友、尊师、尊敬长辈、礼仪)5161031
6从政1111628
7治国2406
8女诫5207
9教子原则2428
A.文化心态趋于开拓外向B.理学主导地位确立
C.儒学义理观念得到强化D.社会矛盾渐趋缓和
2024-05-1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2024届高三第二阶段诊断试卷(一)历史试题
7 . 明末嘉定人张鸿磐在《请照旧永折疏》中,希望政府在征收赋税时不必征收实物(粮食),可以征收折色(货币)。他的理由是:嘉定“地不产米,水不通漕”,“仅种木棉一色,以棉织布,以布易银,以银杂米,以米充兑。”这反映了当地(     
A.“摊丁入亩”尚未执行B.经济收益结构发生变动
C.传统小农经济逐步瓦解D.工商业市镇的高度繁荣
2024-05-14更新 | 206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2024届高三第二阶段诊断试卷(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讲到学习西方时呼吁“扩充其制,精巧其技,因时制宜,度势行法”,倡言“乘此有为之日,奋为中地倡”,“与番人并雄”。这一主张(     
A.体现农民政权性质B.反映出民族忧患意识
C.顺应中体西用潮流D.推进中国近代化进程
2024-05-13更新 | 103次组卷 | 10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三国时期,东吴政权大力开凿运河、开辟航道,水利交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建业(今南京)为中心的南方漕运体系;东晋南朝时,建康(今南京)继续保持了漕运中心的地位。这些做法(     
A.促进了南北方的交流B.巩固了国家统一稳定
C.推动了江南经济开发D.保证了朝廷财政收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据如表可知(     
苏俄(苏联)新经济政策终结原因探究
时间作者论文名称主要观点
1996年薛汉伟等《新经济政策的内在矛盾
和历史命运》
新经济政策制定的理论基础是不完善的,虽然十分重视市场机制,但在实践中把市场的存在
同小农经济的存在相联系
2004年王世涛等《苏联新经济政策终结的
原因及启示》
斯大林没有把握住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问题,始终以解决革
命问题的模式审视新经济政策
2005年郑异凡《对新经济政策的不同诠
释及其命运
领导层没有取得共识,理解的层次因人而异,谁
执掌最高权力,谁的主张就得到拥护
A.苏联模式存在严重弊端B.历史认知需要适时加以总结
C.社会主义遭遇重大挫折D.新经济政策违背了客观规律
2024-04-11更新 | 208次组卷 | 8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丰顺县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阶段诊断(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