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63 道试题
1 . 1872年日本文部省颁布《学制》,两年后进一步颁布《增补学制》,在此推动下,日本基础、高等教育和外语教育等领域取得长足进步。1890年日本政府又颁布《教育敕语》为国家基本教育方针,其中规定忠孝为“国体精华”,维护天皇的绝对权威。日本近代教育的发展反映了(     
A.文明开化政策的深化B.天皇专制权力至上
C.广受世界趋势的影响D.传统与近代的杂糅
2 . 下表为洪武年间却(禁)贡情况。这反映出明初(     
时间却(禁)贡国原因
洪武五年(1372)安南安南陈叔明弑其主日熞自立,遣使人贡,却之
洪武七年(1374)日本其国王良怀遣僧朝贡。以无表文却之。其臣亦遣僧贡马及茶布刀扇等物。以其私贡却之
洪武十四年(1381)安南以安南寇思明,不纳
洪武二十四年(1391)占城以占城有篡逆事,却之
洪武二十六年(1393)安南以安南擅废立,绝其朝贡
洪武二十七年(1394)安南同上
注:根据《明实录》《东西洋考》《海澄县志》相关资料整理而成。
A.强化海禁断绝贸易往来B.对外交往追求政治影响
C.统治疆域的进一步扩大D.商品交易遵循严格程序
3 . 宋代政府拣选的吏职要具备四点资格,一是产业条件,二是要“练于事”或“谙吏道”,三是要有三人以上的推荐和担保,四是要经过对书算能力的测试。这一做法(     
A.根源于崇文抑武的祖宗之法B.意在提高吏职的文化素质
C.有利于国家机器的正常运作D.说明官员的管理制度严格
4 . 中唐以后,歙州(安徽)的祁门县“山且植茗,高下无遗土”,湖州的长城县(今浙江长兴) “每岁以进奉顾山紫笋茶,役工三万人,累月方毕”。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经济发展具有地域差异B.雇佣关系成为普遍现象
C.经济重心逐渐开始转移D.传统经济结构有所突破
5 . 距今6000年至5300年前后,中国各地区进入跨越式发展的转折期。大汶口文化出现随葬品超过百件的大型墓葬,安徽凌家滩遗址出现祭坛和随葬大量玉器的大型墓葬,辽宁牛河梁遗址群出现专门举行宗教仪式活动的“圣地”。这些现象说明(     
A.相对稳定的政治实体逐步出现B.中华文明呈多元一体的趋势
C.早期国家的政治实践已经完成D.中华各地区的文明齐头并进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汉初宰相以功臣、军人居多,“公卿皆武力有功之臣”,如萧何、曹参、王陵等,汉武帝以公孙弘为相,开始以布衣儒术拜相封侯。这一变化(     
A.根源于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B.有利于官方意识形态的重塑
C.体现了重文轻武的治国理念D.冲击了传统的四民社会结构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如表为西周王室子弟所须掌握的“六代舞”。由此可知,西周统治者(     
名称时期(据载)所歌颂内容
《云门》黄帝黄帝创制万物、团聚万民之圣德
《咸池》帝尧之仁德
《大韶》帝舜之贤德
《大夏》夏代大禹治水之功绩
《大濩》商代商汤灭夏桀、救护万民之功德
《大武》周代武王伐纣灭商之伟业
A.追求人的全面发展B.以礼乐教化彰显正统
C.深受儒家思想影响D.借助神权以巩固王权
2024-03-08更新 | 237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2024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适应性考试(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后期,已从普通聚落中分离出一种新型的中心聚落,它通常是某一区域内宗教文化乃至政治与经济的中心,其中许多兴建有城墙。中心聚落的出现体现出(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B.社会阶层分化
C.早期国家初具雏形D.建筑技术发展
2024-03-07更新 | 611次组卷 | 8卷引用:重庆市铜梁二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一个开埠时曾来过上海的英国植物学家,在1848年重来上海时感叹道:“使我惊异的是江岸的外观,我曾听说上海已经建造了许多英美的洋行,我上次离开中国时,的确有一两家洋行正在建筑;但是现在,在破烂的中国小屋地区,在棉田及坟地上,已经建立起一座规模颇巨的城市了。”据此可推知,当时上海(       
A.商贸发展推动城市化B.城市功能发生显著变化
C.自然经济结构的解体D.社会文化的多元化特征
10 . 在美洲,玛雅人建立了一系列独立的城市国家,阿兹特克人和印加人却选择通过征服建立帝国,且阿兹特克人与印加人的帝国在制度上和文化风格上并不完全相同。这体现了世界历史发展的(     
A.偶然性B.统一性C.复杂性D.曲折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