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据统计,在湖南省里耶镇出土的秦简多为迁陵县署日常行政管理文书,包括户籍变化、田租赋税、劳役徭役、仓储钱粮、兵甲物资、道路里程、邮驿津渡管理、刑徒管理、祭祀先农以及教育、医药等政令。这反映出秦朝(     
A.赋税负担沉重B.法律制度严酷
C.强化地方管理D.行政效率提高
2023-12-04更新 | 321次组卷 | 65卷引用:重庆市开州区临江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西周初期,大量的殷商贵族被迁到洛邑。周公要求他们顺从天命,安于邑居,承诺他们仍然分有土地,还可以担任各种官职。这些举措旨在(     
A.缓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B.加强中央集权
C.增强政权的认同感D.推行仁政
3 . 某学者阐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规律,如下表所示。该学者意在强调这一时期的民族交融(     
序号规律
民族交融的前提和基础,是形成了民族间的杂居错处
频繁的民族迁徙,各族之间的争战、割据以及由此产生的各族之间的同化、融合,使民族交融呈现出复杂性和曲折性
民族交融既有统治者的强迫同化,但更多是各族的自然交融
内徙诸族相继建立政权及其灭亡是促进民族交融的因素之—
A.奠定了国家统一的基础B.使君主专制统治受到了冲击
C.动力和途径呈现多元化D.为经济重心南移准备了条件
4 . 通过考古发现,虽然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神树、大立人、面具与中原文化迥异,但在此发现的“将军盔”(即熔铜的坩埚)的样子同殷墟第一期的非常相似;铜疊同陕西城固发现的商代铜疊几乎没有区别,连花纹的作风都一样。由此可知,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特点是(     
A.先进性B.连续性C.独特性D.多元一体
2022-09-15更新 | 409次组卷 | 21卷引用:重庆市开州区临江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5 . 战国时期,士人“择木而栖”现象非常普遍,卫国人商鞅先后在魏国、秦国任要职;齐国人邹衍成为燕昭王之师;吴起一生中曾在鲁、魏、楚等国为官,每当遭到诬陷,便另投明主。这种现象(     
A.利于强化 “家国一体”的观念B.反映战国时期工商业的繁荣
C.推动了百家争鸣的深入开展D.促进了诸侯国之间和平交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考古资料显示,大汶口墓葬的随葬品,少的只有一、二件,一般为一、二十件,多者可达五、六十件,有的竟达一百八十余件,还有八座墓却没有一件随葬品。同期陕西宝鸡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的386座墓葬中,有随葬品的190座,占总墓数的近1/2.这说明当时(       
A.贫富分化激化了社会矛盾B.奴隶制生产关系实现普遍化
C.权贵阶层掌握了国家权力D.私有制与阶级分化已经产生
7 . 如表为西汉高帝至武帝时期受封诸侯人数统计表。据此可知(     
封诸王之子封功臣
高帝3137
文帝1410
景帝718
武帝17875
A.分封制是西汉立国之本B.诸侯国与朝廷矛盾激化
C.诸侯国势力进一步壮大D.国家治理能力不断增强
10 . 下表是西汉高祖至宣帝年间官员文化出身变化统计表。这一变化反映出
             出身
       比例
时间
法家儒家道家其它及不可考者
高祖—武帝初年
45.9%5%13.5%约35.6%
武帝初年—宣帝末年25.5%45.1%很少约29.4%
A.非儒家学派的消亡B.官僚素质显著提高
C.察举制度日益完善D.大一统国家的强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