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27 道试题
1 . 董仲舒曾经指出:“王者上谨于承天意,以顺命也;下务明教化民,以成性也;正法度之宜,别上下之序,以防欲也;修此三者,而大本举矣”。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新儒学(     
A.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B.倡导以教化管理民众
C.迎合了大一统的需要D.开创了皇权神化的局面
2023-08-30更新 | 430次组卷 | 5卷引用: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9月测试(二)历史试题
2 . 商鞅认为如果减少“商贾技巧之人”,则“声服无通于百县,则民行作不顾,休居不听。休居不听,则气不淫。行作不顾,则意必壹”。由此可知,商鞅“抑商”的重要目的是(     
A.整顿社会风气B.维护奴隶制度C.增加财政收入D.巩固郡县制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一五”计划(1953—1957年)时期,中共中央作出把国防科技工业重点配置在“三北”地区的决策。“三五”计划(1966—1970年)时期,中央的经济布局向西部推进,主要是备战和建设战略后方。“六五”计划(1981—1985年)时期,中央决策优先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上述战略调整主要基于(     
A.工业布局适应地理差异性B.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过渡
C.工作重心转移的重大决策D.中共中央对国际形势的研判
2023-08-30更新 | 502次组卷 | 7卷引用: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9月测试(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923年9月瞿秋白认为:“独有无产阶级能为直接行动,能彻底革命,扫除中国资本主义的两大障碍;就是以劳工阶级的方法行国民革命,劳工阶级在国民革命的过程中因此日益取得重要的地位,以至于指导权。”瞿秋白意在(     
A.说明无产阶级革命的彻底性B.阐释劳工阶级斗争的策略
C.扩大国民革命的阶级基础D.强调革命领导权的重要性
2023-08-30更新 | 306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9月测试(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860—1875年间,上海外滩等地有各种英文补习学塾近40处,这些学塾除教授外语外,还教授商业实用知识,如英华书馆开办的夜学“教习英国文意、言语、算学、账目、地理、文法、写信之法”此外,还有专门教授商务贸易英语的书馆和夜校。这反映出,这一时期(     
A.中体西用思想得到了普遍认可B.经世致用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C.夜校教育满足了洋务运动要求D.传统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
2023-08-30更新 | 238次组卷 | 5卷引用: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9月测试(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康熙曾多次亲临曲阜拜谒孔庙,并亲书“万世师表”以示尊崇。他对佛道及其他民间宗教甚至迷信活动也都采取保护措施。康熙九年,他颁布“上谕十六条”,规定地方官要选年老有德者讲说,宣讲时须言语明白痛切,使人感动。康熙这些举措意在(     
A.推行三教合一的思想B.构建稳固的社会秩序C.完善基层的道德建设D.确立理学的主导地位
7 . 阅读下表。宋代不断调整市舶贸易机制的主要目的是(     
唐末期市舶贸易多“以帅臣领之”
宋初期“州郡兼领”市舶贸易,“以知州为(市舶)使,通判为判官,及转运使司掌其事”,转运使代表皇帝监督州郡,将州郡财赋转运朝廷
宋中期罢“州郡兼领”,改转运使兼提举市舶,市舶司直接听命于中央
A.规范地方行政职权B.防止武臣专权C.加强中央管控能力D.改变贫弱局面
2023-08-30更新 | 142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9月测试(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规定党的基本任务是组织产业工会,提出要在一切工业部门成立工人补习学校,并且“一切书籍、日报、标语和传单的出版工作,均应受中央执行委员会或临时执行委员会的监督”。中共的上述举措意在(     
A.建立革命统一战线B.提高工人教育程度C.提高党组织战斗力D.完善党的组织机构
2023-08-30更新 | 360次组卷 | 7卷引用: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9月测试(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帝雍已时,“殷道衰,诸侯或不至”;雍已去世后,帝太戊立,“殷复兴,诸侯归之”。据此可知商代(     
A.国家治理松散性特征明显B.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C.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D.血缘纽带与神权统治相互补充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950年,中国政府同瑞典、丹麦、瑞士、芬兰建立了外交和贸易关系,1952年又与芬兰签订了政府间贸易协定。1950—1956年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由11.35亿美元增至32.08亿美元,年均增长18.9%;其中出口年均增长20.0%,高出世界出口贸易增速约10个百分点。这表明(     
A.中国对外贸易逐渐走上正轨B.新时期的国家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
C.欧美对华经济封锁已被打破D.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长速度全球领先
2023-08-29更新 | 149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9月测试(二)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