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21 道试题
1 . 1987年5月10日母亲节,一些台湾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在国共内战中部分“老兵”被迫离乡
B.台胞期盼当局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C.海峡两岸曾经长期对峙,处于隔绝状态
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
2 . 中国古代的民营手工业其生产的产品主要供给
A.官府使用B.民间消费C.家庭消费D.缴纳贡赋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苏联《消息报》在“杜鲁门主义”发表后发表社论,指出这是“帝国主义的扩张政策”。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说明
A.美苏关系由盟友走向对抗B.表明英国要发动武装进攻
C.延缓了欧洲国家恢复经济D.标志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4 . 春秋战国时期改革运动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C.百家争鸣的出现D.新兴地主阶级的强烈要求
5 . 宋代有“榜下捉婿”的风习,每当张榜公布进士考试结果时,富商大贾竞相挑选新科进士做女婿。这说明
A.政府固守“重农抑商”政策
B.商人的地位得以提高
C.政府奉行“农工商皆本”思想
D.商业已经由“末”变“本”
6 . 1927年底,联共(布)十五大通过决议,党在农村的基本任务是“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并改造为大规模的集体经济”,并指出这一过渡是“逐步的”,因为个体经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是整个农业的基础”。这一决定
A.意图解决工业化进程中的难题
B.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一脉相承
D.在实践中得到完整地贯彻执行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资本主义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无论如何也不曾想到,在经过了几百年风霜雪雨的洗礼之后,他理想中的经济自由化竟然在现实中会遭遇如此的困境,并出现如此的“异化”……这种异化在十九世纪晚期表现为
A.实行计划经济
B.国家干预经济
C.出现垄断现象
D.推行福利政策
8 . “再过十一天,全人类就将告别旧千年,迎来新千年。今天漂流海外四百多年的游子,终于重新跨进祖国温暖的家门。这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进程中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一步。”上述文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台湾光复
B.解放海南岛
C.香港回归
D.澳门回归
10 . 下列属于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战役有
① 淞沪会战     ② 太原会战     ③ 台儿庄战役     ④ 百团大战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