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1 . 如图呈现的是辽代人口迁移路线情况。人口迁入(     

A.呈双向流动的特征B.缘于海外贸易的繁荣
C.利于当地经济发展D.受重农抑商政策影响
2 . 如表为中原地区二里头遗址发现的铜器与玉石器统计。这表明(     
期段铜礼器其他铜器玉石器
一期绿松石牌
二期铜铃龙形器、柄形器
三期铜爵铜铃、兽面牌饰璋、钺、圭
四期爵、盉、鼎等戈、钺、斧、圆牌等戈、刀、壁、钺、圭、石磐等
A.民营手工业规模扩大化B.青铜冶炼占据主导地位
C.早期政治文明有所发展D.早期礼乐制度渐趋成熟
3 . “诸子”一词最早见于《周礼•夏官》:“诸子掌国子之倅。掌其戒令与其教治,辨其等,正其位。”其中认为职掌教导诸侯、卿、大夫、士之子的官员,是“王官之学”的重要参与者。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崛起并纷纷著书立说,相互辩难,“诸子”逐渐成为他们的代称。“诸子”内涵的变化反映了(       
A.政府职能的不断优化B.传统秩序的逐步瓦解
C.华夏认同感日益增强D.官僚政治的迫切需求
4 . 春秋战国时期,农家代表人物许行提出“君民并耕”之说,要求人人都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墨家代表人物墨子提出“节葬”的主张,认为葬礼不分贵贱,一律“桐棺三寸”,也不需要守丧。上述主张反映了当时(     
A.农民阶级的平均思想B.重农抑商的不断发展
C.社会阶层的分化加剧D.社会思想的融合趋势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5 . 下表是 20 世纪早期,民众对待国旗的态度。这说明当时(     
A.共和观念逐渐形成B.社会转型色彩鲜明
C.近代国家认同凸显D.国人思想尚未解放
6 . 有学者在论述某一时期经济现象时说道:贸易的规模不断地扩大,商品的种类日益增多,商业的经营方式也发生变化,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这些经济现象体现了(       
A.价格革命的深入B.商业革命的状况C.工业革命的开展D.垄断组织的形成
7 . 下图为贵霜帝国威玛·卡德菲西斯(约公元110—127年)时代的金币,正面是贵霜国王半身像,外圈为希腊文,背面是湿婆(婆罗门教主神之一)右手持三叉戟的站像,外圈是贵霜文。这枚钱币(     
A.是研究贵霜帝国货币发展的一手史料
B.研究亚历山大征服欧洲提供实物史料
C.与历史文献互证能完全还原历史真相
D.是古代字母文字交流演变的关键素材
8 . 以下为晚清部分进口商品数据,这些现象(     
钉铁条进口量洋纱价格(按包)

   

A.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B.反映了小农经济的解体
C.缘于外国商品竞争力强D.导致国家经济负担加重
9 . 汉武帝时御史大夫桑弘羊有言:“夫权利之处,必在深山穷泽之中,非豪民不能通其利。吴王专山泽之饶,薄赋其民,赈赡穷乏,以成私威。”材料反映了当时(     
A.地方治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B.地方门阀士族的势力壮大
C.国家强化经济管控的必要性D.藩镇割据的局面逐渐产生
10 . 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等西方大国提出了“利益边疆”的概念。利益边疆没有确的地域指向性,主要涉及经济边疆、政治和意识形态边疆、文化和信息边疆等。这一理论(     
A.反映了强权政治和世界霸权主义B.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C.客观上不利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D.催生出单极世界格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