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519 道试题
1 . 列宁说“亚洲的觉醒和欧洲先进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斗争的开始,标志着20世纪初所开创的全世界历史的一个新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各国人民民族忧患意识和民主改革意识觉醒的根本前提是(     
A.封建经济不断强化壮大B.西方民主思想广泛传播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D.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
7日内更新 | 110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私立飘泉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6月测试历史试题
2 . 1930年3月,甘地在向食盐领域发起进军时特地挑选了79名同行者,步行完成了240英里的行程,从海水里提取食盐并抗议缴纳盐税。甘地每到一个村庄,都会谈及对非暴力抵抗运动的愿景,并举行记者招待会,在此过程中,追随甘地的人数不断增加。甘地的这些举措(       
A.改变了国家食盐专卖的制度B.壮大了民族独立运动的力量
C.引发了全国各地的抗税斗争D.明确了反英斗争的政治目标
2024-06-0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埃及第四王朝早期的胡夫金字塔高耸入云,外面有大理石外罩装饰;而第四王朝后期的孟卡拉金字塔高度不到胡夫金字塔的一半,外面也只有一层红砖装饰。金字塔的这一变化(     
A.根源于古埃及宗教信仰变化B.反映了古埃及国力的衰落
C.导致法老的地位不断下降D.体现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4 . 亚历山大远征后, 一种新型的共同语——“柯因内语”形成,这是基于雅典方言的一种标准 语言。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里,这种共同语言一直是适用于从西西里岛直至印度边境的 广大地区。“柯因内语”的使用(     
A.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B.维系了亚历山大帝国的统治
C.促成了被征服民族的希腊化D.导致了希腊文化中心的转移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公元1世纪前后,大月氏人占领了犍陀罗地区,建立了贵霜帝国。其文化的宗教性主体源于佛教,文化的艺术化风格则来自于希腊。据此可知,犍陀罗地区的文化艺术风格(       
A.是希腊化时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产物B.是研究古印度产生发展的珍贵史料
C.印证了匈奴民族大迁徙对文化的影响D.反映了丝绸之路上佛教传播的历史
2024-04-28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6 . 唐朝时,韩愈以孔孟为正宗,李翱依据《中庸》《大学》著《复性书》,开启后世儒者畅谈心性旨趣。北宋的范仲淹、欧阳修以及二程等人以实际行动推举“四书”,至南宋朱熹“四书”集结出版,“四书”升格运动完成。上述举措(       
A.源于安史之乱后儒学正统地位的丧失B.表明理学以内在道德修养为核心
C.体现了传统儒学开放包容的精神特征D.反映了士大夫对社会危机的回应
2024-04-2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同文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7 . 著名学者王国维说:“周人既立嫡长,则天位素定,其余嫡子、庶子,皆视其贵贱贤否,畴以国邑。开国之初,建兄弟之国十五……后王之子弟,亦皆使食巖内之邑。故殷之诸侯皆异姓,而周则同姓、异姓各半。此与政治文物之施行甚有关系,而天子诸侯君臣之分,亦由是而确定者也。”王国维意在强调周王朝(       
A.血缘与政治秩序建构的对立统一B.保障了其统治的合法性和权威性
C.推动了早期国家形态的发展完善D.实现了对诸部族直接有效的控制
8 . 分析表中人类早期区域文明的成就,可以得出(       
古代中国古代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古代希腊
青铜器都江堰太阳历金字塔《吉尔伽美什》60进位制种姓制度创造从1到9的数字城邦民主政治帕特农神庙
A.城邦国家形成,各国文字出现B.文化多样,折射人类社会生活
C.各地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D.早期各区域文明是同时产生的
2024-04-16更新 | 262次组卷 | 66卷引用:江西省新余市第九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9 . 古希腊的辩论之风很盛,苏格拉底与梅勒图斯有雅典法庭之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西塞罗等,通过舌辩逸事勾勒了人类文明史上雄辩与诡辩、逻辑与反逻辑的起点。这反映了(     
A.人文主义精神的传承与发展B.辩论成为民主政治的必备素养
C.哲学赋予人们逻辑思辨智慧D.不同学派的学术交流较为活跃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10 . 李鸿章在同治三年(1864年)给恭亲王和文祥的信中写道:“鸿章窃以为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用非所学,学非所用。”这反映了李鸿章(     
A.反对变法图强B.主张严守古训C.有意学习西方D.醉心西洋政体
2024-03-14更新 | 11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