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4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下列表述中可以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的是(     
史实结论
A1952年,政务院决定成立中央防疫委员会,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开启中国公共卫生建设
B改革开放催生了中国快递业,规模稳居世界第一快递业的发展带动了城乡居民就业
C由于政策支持、制度创新和农业科技进步,中国在增加粮食产量方面取得巨大成就食品安全取得重大进展
D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有一千多家,在全球位居第二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
A.AB.BC.CD.D
2024-06-02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大兴区精华教育学院高三历史三模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查士丁尼统治时期,为了打破西亚地区对丝绸贸易的垄断,拜占庭帝国设法获取中国的养蚕技术和丝织品加工的工艺。至公元6世纪中叶,发源于中国的丝织业,从原料生产到纺织成品这一整套技术完全传入了拜占庭帝国的统治区。这反映出(     
A.中国与东罗马有经贸往来的途径B.阿拉伯帝国是中西文化交流桥梁
C.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交通巅峰D.奥斯曼帝国影响东西方贸易往来
2024-06-01更新 | 226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3 . 路易十四在凡尔赛宫建立了如国王起床礼、就寝小礼等一系列极其严格的礼仪制度,并大量地让贵族担任荣誉职位、充当侍臣。由于担任这些职位就能够接近国王,得到丰厚的俸禄和赏赐,贵族们纷纷追求得到国工的宠幸。由此可见法国(     
①君主的权力极大增强   ②从殖民地得到大量财富
③封建贵族势力的削弱   ④人民受到了严重的剥削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4-05-31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适应性练习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光绪年间刑部官吏沈瑞琳说道:“凡策我国之富强者,要皆于该(总理)衙门为总汇之地,而事较繁于六部者也固不独繁于六部,而实兼综乎六部矣。”材料可以说明(     
A.洋务运动自强目标得以实现B.清末新政调整中央行政机构
C.总理衙门实际成为中枢机构D.内阁六部丧失职能名存实亡
2024-05-31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适应性练习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列史实和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
A公元前651年,齐桓公以霸主身份主持了葵丘会盟,提出“尊周室,攘夷狄”。蛮夷戎狄形成华夏认同,蛮夷戎狄逐渐融入华夏族。
B北周武帝加强皇权,灭佛崇儒,劝课农桑,国力大增学习汉制使得十六国各族政权之间的差异逐步缩小
C西夏参照唐、宋法律,编修了《天盛改旧新定律令》,这是第一部用少数民族文字印行的法典西夏模仿汉字字形创制了本民族的文字
D清朝派遣驻藏大臣,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中央政府明确对西藏的管辖权
A.AB.BC.CD.D
2024-05-3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适应性练习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据西周金文显示,周王任命的诸官,主要分为两类,为满足周的王家日常需要的职务,如山虞(掌管山林)、牧人;还有掌管礼仪、军旅的职务。任命时多辅以“用宫御”三字说明此职主要为满足王家宫廷的需要。以上材料说明西周(     
A.朝廷官职均由周王的子弟充任B.西周形成专业分化的官僚制度
C.西周以采邑制度供养贵族官员D.朝廷官员和王室家臣身份合一
2024-05-31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三模适应性练习历史试题
7 . 《明史·职官志二》载:“学士掌制诰、史册、文翰之事,以考议制度,详正文书,备天子顾问。”据此,对明朝大学士的职责解释准确的是(     
A.审议封驳朝廷政令B.总理全国的行政事务
C.掌握最高监察权力D.参预政务并草拟意见
2024-05-28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法国史学家雅克·勒高夫在《中世纪知识分子》中记载,1277年巴黎主教艾蒂安·唐皮耶列出两百多条被判定为“异端邪说”的观点——“哲学家不应该接受未来复活这种说法,因为这种事不可能合理地得到验证”“神学建立在传说的基础之上”,基督教“有其不可信和谬误之处”并“对科学是一种阻碍”,人生“幸福存在于此世,而非彼世”等等。对此记载理解准确的是(     
A.希腊化时代思想观念的交融B.文艺复兴前反神学思想的萌动
C.科学革命后形成新思维方式D.宗教改革动摇了罗马教廷权威
2024-05-28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历史试题
9 . 林则徐认识到,值“防夷吃紧之际,必须时常探访夷情,知其虚实,始可以定控制之方”。因此,林则徐(     
A.受命前往广州查禁鸦片B.编成《海国图志》一百卷
C.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D.汇译成《四洲志》等书稿
2024-05-28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查漏补缺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梁启超曾论辛亥革命之因缘说:“国人种族观念之郁积、晚清政治之腐恶及威信之失坠、新思潮之输入等等,皆使革命有可能性,所谓因也;铁路国有政策之高压、袁世凯之起用,能使此可能性爆发或扩大,所谓缘也。”梁启超的分析(     
①注意到诱发革命的多重原因   ②着力从经济的角度剖析问题
③认识到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   ④忽视了革命党人的组织因素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2024-05-27更新 | 166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