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18 道试题
1 . 郑国祭祀遗址被评为199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遗址清理出土了春秋时期的鼎、簋、鬲、豆、编钟、悬钟等青铜器文物。该遗址可用来佐证
A.西周青铜铸造业发达B.东周仍存在着礼乐文明
C.春秋时期农产品丰富D.南方拥有质朴原始音乐
2021-09-26更新 | 17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物理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甘肃武威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群出土了一大批精美的随葬品,其中诸如木质胡床、大型床榻、六曲屏风、成套武备、笔墨纸等文房用品以及种类丰富的丝织品等,皆为国内同时期相关文物的首次或罕见的发现。该墓葬群的发现、揭示了唐朝
A.对外经济文化交流较为繁盛B.中华民族共同体开始形成
C.中央直接管辖西域边疆地区D.吐谷浑融入中华文明体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为西汉京津冀地区汉墓中出土铁质农具——览表。据此判断,当时京津冀地区
时代墓葬名称出土铁质农具文献来源
西汉邯郸王郎村汉墓《考古》1980年第1期
邢台柏乡东小京村汉墓《考古与文物》1994年第4期
石家庄鹿泉高庄汉墓饼、鍤《高庄汉墓》,科学出版社,2006年
石家庄赵陵铺汉墓《考古》1959年第7期
保定满城汉墓犁铧、铲、镢、耙《满城汉基》,文物出版社,1980年
保定易县燕下都汉墓《河北省考古文集(二)》,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年
北京昌平史家桥汉墓《考古》1963年第3期
张家口阳原北关汉墓《考古》990年第4期
唐山陡河水库汉墓《考古通讯》1958年第3期
廊坊大厂回族自治县大坨头村汉墓《考古》1966年第1期

A.农业生产精耕细作B.冶铁业领先于世界
C.盐铁官营规模扩大D.锄锸是主要铁农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作为长江上游文明中心的三星堆遗址(距今约3200年),最近考古发掘又取得了重大进展。此次出土了大量青铜器,有异于中原的青铜面具、人像,青铜神树(象征连接着神界、人界和冥界);也有和中原类似的青铜礼器和大型仪仗用具等,一些专家学者认为巴蜀文明受到长江中游、鄂西川东地区文明以及中原文化的影响。以下选项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三星堆遗址历史久远,只有通过考古发现才能了解古蜀文明
B.发掘出来的文物可作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模式的实证
C.异于中原的青铜器有可能与当时的宗教信仰和崇拜有关
D.中原地区夏商王朝创造的礼制对周围方国文明影响深远
5 . 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考古发现之一的三星堆遗址今年又有了重大发现,考古工作者从新发现的“祭祀坑"里出土了大量文物,如图所示的青铜器和象牙等。专家分析这此文物既具有其独特的--面,又和中原地区考古发现的文物有诸多相似之处。据此可知
A.三星堆遗址文明既自成体系又别具一格B.考古发现是还原历史的唯一途径
C.该发现印证了中华文明多元-体的特点D.古蜀文明在当时领先于中原地区
2021-07-06更新 | 65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高中教科研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了一件精美的漆箱,箱盖上绘有按星空方位标注的二十八星宿图,其中的星宿名称多数与《石氏星表》中的记载相同。这表明(     
A.图像比文献记载更可靠B.西周重视天文观测
C.文物与文献可相互印证D.楚国制漆工艺精湛
2022-07-14更新 | 2945次组卷 | 37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湖北历史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98年,考古人员在印尼海域发现的唐朝时期古沉船“黑石号”中载有约5万件长沙窑瓷器。在“黑石号”沉船出水文物中,有一件题为“湖南道草市石渚孟子有明樊家记”的长沙窑瓷碗(见下图)。以上考古成果说明唐朝(       

①海上对外贸易已经十分发达       ②石渚草市的瓷器已远销海外
③已注重宣传商品的品牌价值       ④长沙窑瓷器只面向国内市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 . 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下列三幅图所代表的文化遗产从左到右分别是埃及古阿比多斯的埃及牛的黏土模型、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藏的牛尊和亚述帝国王宫出土的人面飞牛石雕。这些考古文物可以用来说明(     
A.世界生产方式的全球化历程B.社交和宗教仪式的重要性
C.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大变化D.埃及文化的世界价值与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一个重要手段。1956年发掘的“滇王之印”(图1)和2020年发掘的“滇国相印"(图2)对研究西汉王朝和古滇国的关系提供了重要帮助。它们的出土,既确证了“古滇国”的存在,也证明了《史记》文献记载的可靠,还可以证明西汉对西南地区的管理别具一格,具有鲜明的西南区域色彩。这说明(     
A.西汉采用分封制方法管理西南地区B.历史真实性必须通过文物和史料合一才能确认
C.历史文物与史料记载可以互相印证D.贵州在西汉就已经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一部分
2022-11-1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图1、图2所示分别为出土于瑶山墓地(属良渚文化,约公元前30世纪至前26世纪)的玉钺和夏朝晚期(公元前18至前16世纪)的青铜钺。在良渚诸遗址中,凡有玉钺出土的墓葬,规格都是最高级别的;在全国各地的青铜时代遗址中,迄今发现与图2所示大小相近或比之更大的青铜钺不到10例。这些文物的出土印证了距今四五千年前的中国
A.已经初具国家形态B.部落战争非常频繁
C.祭祀活动规模宏大D.刑罚制度较为残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