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1938 道试题
1 . 罗马法学家盖尤斯(约130年——约180年)说:“一切权力都是从人民而来的。皇帝的命令何以有法律效力呢因为皇帝的地位是人民给他的,官吏为什么有权力呢因为官吏是人民选举出来的。”这(     
A.体现了法律与王权的矛盾B.有助于罗马建立民主制度
C.蕴含了近代法治的观念D.削弱了天主教会的权威
2 . 1950年,中共中央在《关于在民族杂居地区成立民族民主联合政府的指示》中指出,处理关涉到少数民族工作问题时,必须和少数民族的委员充分协商。同年进行的新解放区土地改革中,少数民族地区改革的时间推迟或暂不进行。这些举措(     
A.实现了边疆地区的长治久安B.有利于构建新型民族关系
C.彰显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原则D.践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28年3月,恽代英在《苏维埃的建立》中指出,“只要能够将一乡的敌人势力驱逐消灭,便要即刻为那一乡建立乡苏维埃。”因为“先建立区苏维埃、乡苏维埃,比先召集全县代表会议成立县苏维埃,它的基本(础)更坚实巩固些”。恽代英意在强调
A.苏维埃政权建设要循序渐进B.土地革命利于扩大群众基础
C.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符合国情D.政权建设是革命的首要任务
2024-04-26更新 | 64次组卷 | 20卷引用:2020年江苏历史高考真题变式题
4 . 从西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到战国商鞅“废井田,开阡陌”直接反映了(     
A.分封制的瓦解B.封建王权的强化C.土地所有制的变化D.上层建筑的变化
2023-11-16更新 | 71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年1月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适应性测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5 . 12—16世纪,欧洲国家先后出现对罗马法进行注释、评论和解释,并将其基本原则和概念适用于法律实践的热潮,史称“罗马法复兴”。据此可知,这些欧洲国家(     
A.以实现欧洲统一为主要目的B.为推翻君主制度而寻找依据
C.借罗马法构建新的社会秩序D.实现了人人平等和公正至上
6 . 王阳明任南赣巡抚时,于正德十五年(1520年)正月推出《申谕十家牌立保长》,保甲与十家牌法配套而行,要求各乡各村推选出一位德才品行为民众信服的保长,遇有盗贼,保长统率各甲共同捕盗。这反映出王阳明(     
A.鼓励基层民众参与社会治理B.从根本上解决了地方社会动乱
C.心学思想已经成为社会主流D.基层社会自治的理想流于空谈
2023-08-30更新 | 465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小梁正在准备手抄报的资料,其内容包括“三元里人民抗英”“太平天国运动”“左宗棠收复新疆”“义和团运动”。该手抄报的主题可能是(     
A.中国近代化的探索B.人民解放战争
C.近代中国人民的抗争D.民族危机的加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9—11世纪是它的繁盛期,其首都是当时西亚与欧洲最大的城市,成为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文中的“它”指的帝国是(     
A.阿拉伯帝国B.拜占庭帝国C.奥斯曼帝国D.波斯帝国
2023-08-25更新 | 79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学考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个人作为社会、国家、民族的一分子,应该心系他人、心怀社稷。北宋理学家张载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历代传诵不衰。 这表明中国传统文化(     
A.追求和谐共生B.倡导经世务实C.强调道义责任D.崇尚守正创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新文化运动时期,墨学研究一时称盛,许多有识之士与儒学分道扬镳,而回归墨学,如易白沙在《述墨》中认为:“其学勇于救国,赴汤蹈火,死不旋踵。精于制器,善于治守。以寡少之众,保弱小之邦,虽大国莫能破焉。”这说明,当时学者(       
A.彻底地抛弃了封建儒学B.积极探索救亡图存之路
C.反对照搬西方工业文明D.注重消除新文化的阻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