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888 道试题
1 . 据统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中,哈格里夫斯是纺织工,怀特是木匠,克隆普敦是纺织工人,瓦特是修理工;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诺贝尔是化学家,西门子是物理学家,爱迪生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和化学奖的提名。这一变化说明(     
A.发明者的出身决定研究成果B.科技创新不再需要生产经验
C.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加深D.科学理论比生产经验更重要
2024-06-11更新 | 280次组卷 | 126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测试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是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及实践的示意图。空白处应为(     

   

A.法国大革命B.第一国际
C.巴黎公社D.十月革命
2024-05-24更新 | 82次组卷 | 21卷引用:北京市2020年第二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合格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庄园的规模大小不等,有的庄园就是一个自然村落,有的包括好儿个村落。庄园里有封建领主的堡垒、教堂、农奴的茅舍,有铁匠铺、木工房、酿酒坊等各种手工作坊,还有牲畜圈、磨坊、菜园、池塘、树林、草地。”这段文字反映了(     
A.庄园大体上是一个开放式的经济实体B.庄园大体上是一个以商品经济为主的经济实体
C.庄园大体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D.庄园大体上是一个比较发达的经济实体
2024-05-09更新 | 140次组卷 | 74卷引用:统编版 历史 人教版必修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中世纪的西方文化,比起同时代的阿拉伯、印度和中国都要落后,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在那里几乎灭尽,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并在中世纪的后期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阿拉伯文化的西传,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这表明阿拉伯文化(     
A.推动了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B.促成了欧洲近代封建社会的转型
C.在保存和传播西方文化上影响大D.在沟通东西方文化方面作用重要
2024-05-03更新 | 235次组卷 | 213卷引用: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单元检测卷: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俄国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而是世界历史的引领者。”材料强调十月革命(     
A.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B.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C.通过和平的方式夺权D.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的新纪元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亚当·斯密说:“发现美洲和经过好望角至印度的航道,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文中所谓“发现美洲和好望角”的历史人物分别是(     
A.麦哲伦、达·伽马B.哥伦布、迪亚士C.哥伦布、达·伽马D.迪亚士、麦哲伦
2024-04-24更新 | 128次组卷 | 59卷引用:2010—2011学年江苏省盱眙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官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大发明。”这说明(     
A.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
B.农耕经济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C.古代文明产生于祭司对神灵的真诚的崇拜
D.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进步的唯一结果
2024-04-23更新 | 250次组卷 | 202卷引用:山东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8 . 19 世纪中期,全球爆发了一系列影响世界发展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意大利和德意志实现统一以及日本的明治维新等。这些重大事件反映出当时历史发展趋势是(     
A.奴隶制在全球范围彻底废除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C.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初步确立D.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继续扩展
2024-04-10更新 | 395次组卷 | 58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冯骥才在《关于文革博物馆》一文中写道“一代人经受的惨痛教训,是下一代人的精神财富。”这里所说的“教训”主要是指(     
A.要注重民主与法制建设B.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C.要依据生产力水平及时调整生产关系D.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二战后、埃及、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虽使用英语或法语,但都规定以本土语言为官方语言; 新加坡、韩国等有着儒家文化背景的国家,重视发扬宽容和谐、吃苦耐劳和社会为先等精神, 同时也注意吸收西方文化精华。这些现象说明二战后(    
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B.全球化和多样性的协调统一
C.各国发展道路一致D.经济全球化推动了民族交融
2024-04-07更新 | 115次组卷 | 61卷引用:【市级联考】重庆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4月调研测试(重庆二诊)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