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6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有科普作家解说某科学理论:“水平伸开的一块布是平坦的,而当你在布上放置一个铅球,布面就变得弯曲了,这时再放置一个小玻璃球在布上,它就会滚向中央的铅球……引力实际上是一个时空被弯曲的现象。”这一科学理论是
A.经典力学体系B.量子力学
C.狭义相对论D.广义相对论
2021-05-11更新 | 187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温州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2 . 1912年9月27日,《时事画报》发表了漫画《中华民国将来之希望》,图中的火车满载货物。以下围绕该漫画的解说错误的是
A.此时孙中山已卸任总统热心于铁路建设B.体现了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思想
C.反映了国人追求国家富强的期望D.孙中山积极支持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
2021-12-31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创新致远协作体2022届高三12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3 . 故宫的建筑形制严格按照封建宗法礼制来设计建造,如宫殿顶盖的形制、台基的层次、御路石的铺设等等无不如此。下图所示为故宫某处建筑群,其中解说有误的是
A.这是前朝三大殿,是故宫的政治中心
B.建筑①的宫殿又被称为金銮殿
C.建筑②用于大臣在上朝前作短暂休息
D.建筑③是举行殿试的地方
2021-04-1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长征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井田制度说”在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迄今为止,关于井田制的形式和其剥削性质,已无多大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孟子所说的一段话:“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有人批评孟子对于西周田制的估计过于简单化、理想化,从而对其说持否定态度;也有人认为,孟子所说是比较全面的,他当时所说不只是一种田制,而是说了多种田制,一些学者还结合战国至西汉相关文献中谈其他田制的史料,对孟子的说法加以支持,并做了有益的补充、解说。这说明
A.事过境迁,“井田制度”已成过眼烟云,其原本就是一个不成其为问题的问题
B.是单一的“井田”还是“多田”,须资料确证,若无实证,搁置争议,自圆其说
C.借助多种研究路径并随研究的不断深入,有关“井田”的问题有可能逐步弄清
D.历史事实的考辩,只有通过考古学的进展和史学家的价值判断才能最终得到解决
5 . “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这是由两位年轻的德国哲学家撰写的一份小册子的开篇。该册子对历史学和政治经济学提出了一种新解读,并且为一种即将席卷全球的运动打下了基础——“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下列有关这本小册子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为第一国际撰写的组织纲领B.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秘密
C.否定资本主义历史进步作用D.促进了工人阶级的国际联合
6 . 下表为清朝中期人口、耕地面积数据表。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时间人口数量(亿)耕地面积(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公顷)
1753年1.84约49020.27
1784年2.86约50710.18
1812年3.34约52600.16
1851年4.32约50420.12
A.开始突破传统自然经济的结构B.边疆国土的开发有效缓解人地矛盾
C.农业技术改进提高了粮食产量D.人口急剧增长使人地矛盾日益突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绝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公元1500年前后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历史才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史。下列对“分水岭”的解读正确的是(            
A.人类文明由此从分散走向了整体B.标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D.手工劳动向机器生产的重大飞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中国古籍没有类似今天标点,汉代出现断句“、”和“?”,称之为句读,宋代出现了“,”“。”。正因为如此,《论语•乡党》云:“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有人认为这体现了孔子的人本主义观念。但唐代韩愈却认为末句当断为“曰:‘伤人乎不?’问马。”这样变成了既问人,又问马,并说“圣人岂仁于人不仁于马?”上述现象表明
A.不同的历史史料,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B.阶级立场的不同,对人物的评价会有区别
C.同一历史事件,因理解角度而至解读不同D.对历史真相的了解,应尽可能多占有史料
2022-04-0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三贤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与民休息”——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儒学成为封建社会主流意识形态
C.张骞通西域——彻底解除了匈奴对中原的威胁
D.蔡伦改进造纸术——推动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
2023-09-30更新 | 337次组卷 | 58卷引用:【新东方】绍兴qw98
10 . 顾颉刚在古史研究实践中提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说。他具体阐释如下:第一,“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第二,“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第三,“我们在这上,即不能知道某一事件的真确的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事件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我们即不能知道夏商时的夏商史,也至少能知道东周时的夏商史。”下列对材料的解读,合理的是
A.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B.只有考古发现才能验证古史的真实性
C.中国古史传说年代愈久远愈无史料价值
D.只要考证精确且应用适宜,层累的传说也可以成为史料
2022-03-18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12月浙江省柯桥区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方向性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