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2020年5月,河南巩义“河洛古田”重大考古成果发布。在这处距今53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中,许多出土器物中包含其他古文化的因子:如折腹鼎、陶背壶等文物具备山东大汶口文化的特征,陶器组合中出现的大量双腹器拥有长江流域屈家岭文化的要素。这体现了(       
A.最早的国家正式形成B.贫富分化开始出现
C.中原已进入青铜时代D.中华文明多元一体
2023-02-27更新 | 350次组卷 | 56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2021年3月20日,位于中国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发布最新考古挖掘成果。在三星堆遗址新发现6座“祭祀坑”。二号坑出土海贝约4600枚,这次挖掘中还发现了大量的象牙、黄金面具、黄金权杖、青铜神树(器型苏美尔和古埃及文明有一些相似性)。三星堆遗址年代久远,出士文物器型硕大造型怪异,与中原文明出土文物截然不同。据此可以推知
A.三星堆遗址属于外传文明遗址B.三星堆文明与西亚、北非文明等交流频繁
C.华夏文明多元一体,异彩纷呈D.三星堆文明远离中原,未受影响,独立发展
2021-04-19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观察下列三幅图片,从中传达的信息正确的是


图1出土的甲骨文


图2古埃及罗塞塔石碑


图3《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A.甲骨文的出土,有力证明了中国的夏朝存在成熟文字
B.罗塞塔石碑碑文有楔形文字,是研究古埃及历史的珍贵资料
C.《汉谟拉比法典》的出现,说明印度流域进入了文明时代
D.不同区域出土了不同的文物,体现了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2022-04-23更新 | 949次组卷 | 62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图1为1977年考古发掘时出土的“河姆渡骨耜”,出土时上部残留着一截用藤条捆缚的木柄。这一考古成果表明,我国拥有
A.辉煌的黄河文明B.悠远的甲骨文字
C.锐利的古代兵器D.发达的原始农业
5 . 近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考古研究所在三星堆遗址3号“祭祀坑”出土了如图的金面具,这是该遗址首次出土完整金面具。三星堆遗址代表了与夏商王朝同一时期的古蜀文明。在三星堆遗址中出土了夏商王朝类似的青铜器,又有独特的青铜神像、金杖、面具、神树等。对材料的解读最恰当的是
A.古蜀文明领先中原B.夏商直接管理古蜀
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D.古蜀黄金冶炼发达
6 . 有专家查阅了多本欧美人所著的世界史,发现都无一例外的提到中国文明是“世界五大古文明”之一,并指出中国文明开始时间是大约公元前1600—1500年。他们判断“文明”出现的标准是
A.最早的文物出土时间B.比较成熟的文字出现
C.阶级社会已开始出现D.统一民族国家的发展
7 . 清朝咸丰年间山东寿张县梁山出土了一个大鼎,此鼎为方形,口上铸有双立耳,耳上浮雕双兽,有四只脚,四只脚上都装饰有扉棱和圆盘。鼎身铸有装饰花纹,鼎腹内铸有“大保铸”三个大字,器型端庄厚重、纹饰华丽繁缛。专家考证后认为该鼎为西周文物,其主要依据是
A.鼎形与立耳B.浮雕与鼎脚
C.铸字和器型D.圆盘与花纹
2021-12-29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实验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2021年四川三星堆遗址“上新”,再次惊艳世人。在三星堆遗址出土的文物羊头罍,与河南殷墟遗址和湖南炭河遗址出土的一些文物有相似之处。结合下列出土在同时代的青铜器,可以推断
四川三星堆遗址出土的羊头罍湖南炭河里遗址出土的四羊方尊河南殷墟遗址出土的三羊尊河南殷墟遗址出土的亚址方尊

A.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有文化交流B.商周时期各地区之间交流十分频繁
C.各地文明独立发展体现多元特征D.中原文明经丝绸之路传到巴蜀地区
9 .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四川三星堆遗址出土了青铜大立人、青铜纵目面具、青铜神树等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2021年的新发掘中又出土重要文物一千余件。为此,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三星堆遗址将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三星堆遗址属于
A.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B.自然遗产,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C.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是早期的城邦文明D.早期文化遗址,彰显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海昏侯汉墓发掘后,刘贺的历史形象引发了社会各界的讨论。有人认为应该依据出土的文物,推翻众多史书对刘贺“荒淫迷惑,失帝王礼宜,乱汉制度”的记载.为其“正名”;也有人认为应当依据《汉书》)等正史的记载,继续维持对刘贺的评价。这表明
A.历史记载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B.考古资料比文献资料更真实
C.文献记载不存在客观性D.应运用多种史料相互验证,谨慎评价历史人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