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某同学在评析古代某一制度时用到了以下词组:“士大夫阶层的壮大”“社会阶层流动性的增强”“读书重学风气的发展”“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据此判断,这一制度是(  )
A.世官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2019-12-05更新 | 248次组卷 | 19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第一中学东校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测试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评述汉武帝,在思想层面尊崇儒家,在管理国家的操作层面上仍执行法家的势、术、法那一套。据此,该学者意在强调当时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贯彻不力B.迎合大一统需要的思想得以重用
C.汉武帝倡导的“有为”政策已实施D.董仲舒的新儒学体系存在着弊端
3 . 对于中国古代某一朝代的政权结构形式,有学者评述道:“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十省官吏“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这一“政权结构”中的“十省”
A.属于“都省”直辖的行政区域
B.管辖范围包括西藏、青海等地区
C.以下的行政区划为路、郡、县
D.行使权力时受到“都省”的节制
2021-06-07更新 | 1368次组卷 | 1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乳山市银滩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植物、粮食作物、动物、人口和病菌在哥伦布和其他欧洲水手的远航探险以后,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传播,西方史学家称之为“哥伦布大交换”。对“哥伦布大交换”的评述,错误的是
A.改变了当地居民的传统饮食B.扩大了物种交换传播的范围
C.推动了人类移民浪潮的出现D.重新打造了人类命运共同体
5 . 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指出:“无论何种学派,苟其言成理,持之有故,尚不达自然淘汰之命运,即使彼此相反,也听他们自由发展。”下列对这一主张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B.体现了符合时代潮流的改革精神
C.试图缓和新旧文化之间的矛盾D.实质是鼓励资产阶级文化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提出的“历史理解之同情(即强调要站在当事人所处的时代思考和评价历史事件)”是史学界研究历史事物的基本原则之一。下列评述符合这一基本原则的是
A.商鞅不能将德治与法治相结合导致变法失败
B.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主要是为推动手工业发展
C.洋务运动强调“中体”有利于减少改革的阻力
D.维新变法开启了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7 . 恩格斯指出,它实际上是“一个以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生产量,在彼此之间分配产量,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实质上是“资本家本身不得不部分地承认生产力的社会性”。恩格斯在此评述的“联盟”
A.出现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B.阻碍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C.加剧了列强之间的争夺D.导致国家干预经济加强
8 . 1925 年 12 月联共(布)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后,苏联开始大规模的进行工业化建设,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形成了后来被称为“苏联模式”的建设社会主义的体制机制。以下对“苏联模式”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体制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③政治上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④开创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工业化模式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9 . 在评述某史事的历史影响时,有人说“这是天朝体系崩溃的开始”,有人说“这是中国融入世界体系的开始”。该史事是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18-09-17更新 | 893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下表为不同教科书关于辛亥革命的评述(摘选)。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出处
“不但荡涤二百六十多年的耻……并且铲除四千余年君主专制的痕迹”南京国民政府教科书
“因为他们的势力颇盛,清国不能平定,就依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的意思,把天下让给南京政府”日伪政权教科书
“虽表面上推翻了满清政府,但封建势力并未铲除”中共根据地教科书
A.袁世凯逼迫清帝退位
B.孙中山为首革命派力量强大
C.清帝退位但专制仍存
D.辛亥革命促使清朝统治结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