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4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20世纪60年代中期,西方出现了第二次女权运动(如图)。女性提出了明确的诉求和主张.要求摆脱作为“第二性”“他者”的屈从和被动地位,改变主流文化价值中的两性二元对立状态,实现充分的、全面的公民权和真正的两性平等。女权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资产阶级革命的广泛兴起B.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开展
C.战后欧美国家的发展与社会矛盾的激化D.西方世界两次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
2022-05-25更新 | 182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市第—中学2022届高三新高考信息卷(三)历史试题
2 . 1215年的英国《大宪章》规定,对于国王的封臣,如未经审判,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推举25名贵族组成委员会,监督国王恪守《大宪章》,并对国王的违法行为作出制裁。该规定
A.从程序上约束了政府滥用公权力B.从制度上确保了审判的公信力
C.从根源上确保了资产阶级的利益D.从体系上奠定了西方民主的基石
2022-05-25更新 | 351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市第—中学2022届高三新高考信息卷(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下面为中国古代宫廷人物画的代表作——南宋刘松年的《中兴四将图》。该图

(注:宋室南渡之后,朝中将领以张俊、韩世忠、刘光世、岳飞战功最为卓著,他们在抵抗金兵、保证南宋政权的建立与巩固过程中起到重大作用,被誉为“中兴四将”)。
A.具有教化人伦的历史作用B.吸收了波斯人绘画艺术技法
C.体现追求神韵意趣的风格D.反映了复古主义的艺术倾向
4 . 列宁曾说:“当时我们处于极端贫困的境地,没有人去考虑为期一年的储备或分配问题,往后只好‘走着’。至于理想追求,虽然俄共(布)有‘纲领’,有‘设想’,但在实际上是无法顾及的。”据此可知,下列各项中与列宁所说的“当时”所述情况相符的是
①苏联深受西方经济危机的影响
②苏俄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应对危机
③苏俄当时处于国内战争的初期
④苏俄尝试建立工农联盟的苏维埃政权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
2022-05-24更新 | 280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选择性考试冲刺押题卷(一)历史试题
5 . 有学者说:“20世纪50~70年代初﹐朝鲜、印度支那既是两大阵营较量的场所,更是中美对抗的战场。70年代后,苏联与伊拉克、叙利亚等西亚地区国家缔结友好条约,与此同时,美国也加大了对西亚地区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干预。”"据此推知,该学者意在强调
A.冷战为各种力量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机会
B.冷战是美苏合作基础上的对抗
C.美苏中关系决定了亚洲冷战热点地区转移
D.冷战使美苏具备共同国家利益
2022-05-24更新 | 19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普通高等学校招生选择性考试冲刺押题卷(一)历史试题
6 . 如表为近现代日本有关传染病防治的立法情况,这表明
近现代日本有关传染病防治的立法
时间法律名称主要内容
1897年《传染病预防法》第一部传染病法律,对防疫经费保障进行了制度设计,规定法定传染病实行“公费医疗”制度
1999年《感染症预防法》防疫基本法,对防疫体系进行了全面改革
2012年《新型流感等对策特别措施法》在法律层面弥补了日本过去缺少体系性防疫应急机制的制度短板,同时也以立法的形式初步确立了防疫应急经费保障机制

A.传染病经常大规模流行B.政府主要代表人民利益
C.通过立法完全消灭传染病D.重视社会保障与国家治理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罗斯福新政代表资本主义新的发展方向,它使资本主义越过了自由放任阶段,在“看不见的手”旁边,又放上一只“看得见的手”,即政府操作的手。这样,“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共同运行,为了保护市场的“自由”,国家走进经济领域进行干预。由此可见,现代美国的经济模式是
A.混合经济B.计划经济C.自由经济D.统制经济
8 . 明清省制经历了从明初废行省、设三司,到设置巡抚、总督,以及督抚地方行政化的演进过程。从明中叶开始,督抚由不参与地方政府祭祀,转变为参与祈雨、祈晴等活动,进而并主导地方祀典。乾隆年间正式确立了督抚的仪式地位及与布政使、按察使等地方大吏的统属关系。这反映了
A.设置督抚从根本上否定了行省制
B.督抚职能的调整从长远看弊大于利
C.督抚地位的变化过程理论上改变了元代建立的省、府.县三级建制
D.督抚逐渐成为朝廷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缓冲和所谓的“外官”之首
2022-05-24更新 | 324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市第—中学 2022届高三下学期新高考信息卷(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2004年,美国《时代》周刊的高级编辑雷默提出了“中国模式”这一概念,并发表了《北京共识》这一研究报告。报告对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就作了全面理性的思考与分析,指出中国通过艰苦努力、主动创新和大胆实践,摸索出一一个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模式。这反映了“中国模式”
A.是基于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的经验总结出来的一种社会发展模式
B.从内容上看是指全方位的发展模式,而不是指某一个领域的
C.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起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
D.相对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和资本主义模式更具优势
2022-05-24更新 | 147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市第—中学 2022届高三下学期新高考信息卷(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古代不少诗篇以灾害事件为中心.反映了东部沿海各地遭受飓风、风暴潮等海洋灾害的历史图景。如钱谬的《筑塘》中写道:“天分浙水应东溟,日夜波涛不暂停。千尺巨堤冲欲裂,万人力御势须平。吴都地窄兵师广.罗刹名高海众狞。传语龙神并水府.钱塘借与筑钱城。”诗中虽然谦称其筑塘的行动是“借”龙神和水府,但实际上主要反映了
A.人类抗衡大海的壮志和力量及政府开展社会和工程救灾的举措
B.五代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南移东倾和应对海洋灾害的成长过程
C.华夏先民历经苦难、依海而生的峥嵘历程和斗争精神
D.古代灾害天气的频繁发生和古人海洋意识的普遍增强
2022-05-24更新 | 39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市第—中学 2022届高三下学期新高考信息卷(四)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