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世界遗产标志

①正方形代表人类的创造活动。②圆形代表大自然。图示既显示了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依存关系,又体现了人类对世界遗产的保护。
⑤意义、地位:充分肯定文化遗产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通过提供集体性援助来参与保护。它是目前拥有缔约国最多的公约之一。
⑥完善: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条例》,正式提出“____”的概念;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完善了对文化遗产的认识。
2022-09-25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48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选必3-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2 . 古代中外文化交流


(1)在上图的空白框内,填入汉代丝绸之路最远到达国的名称。
(2)在下列图示的空白框内,填写古代中国通过丝绸之路与外部世界交流的成果。
                           
(3)在丝绸之路中国境内出土了波斯的银币。凭借这些银币是否足以证明汉朝与波斯之间有直接的往来?为什么?
(4)下图所示为唐朝初期绘制的敦煌壁画,描绘了张骞辞别汉武帝,踏上出使西域征途的情景。①有人说,“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属‘无心之举’,他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联合盟友共同抗击匈奴”。这段话用的是

A.动机与后果的分析方法                      B.目的与手段的分析方法
C.内因与外因的分析方法                      D.相同与不同的分析方法
②该壁画能否作为“丝绸之路是张骞开通的”这一说法的直接证据?为什么?
2019-08-24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年上海市奉贤区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2-23高一下·全国·课前预习
填空题 | 容易(0.94) |
3 . 下图为文字发展演变示意图。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D是________
2023-03-09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课古代世界的奴隶制帝国与文明的交流-高一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导学案
22-23高一下·全国·课前预习
填空题 | 容易(0.94) |
4 . 受_____和历史条件的影响,最初的文明分别出现于以下区域,把数字填在相应的空格里。亚洲:______西亚的两河流域、_____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______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非洲:_____北非的尼罗河流域以及_______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

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
2023-03-08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高一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导学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