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9 道试题
1 . 明清的政治制度:对外:
(1)郑和下西洋,海禁、闭关锁国等
郑和下西洋:
(1)目的:为____,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____特产的需求。
(2)主要方式:____贸易
(3)意义:①积极: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____航行,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欧洲远洋航行,是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的奇迹,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③消极:给明朝带来较大的____负担,后来未能持续
闭关锁国
①背景:以____为首的西方列强在中国东南沿海频繁活动,要求扩大对外贸易,开拓中国市场。
②含义: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③原因:小农经济占主导;____思想。
④内容:只保留广州一处对外通商,____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严格约束外商活动;禁止民间出海贸易。
⑤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过一定的____作用;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中国逐渐落够于____潮流。
(2)清朝,雅克萨自卫反击战,1689年签订中俄____
2022-10-01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基与面临的挑战-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2 . 中共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创(1927年10月)
(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1)背景:秋收起义失败,毛泽东认真分析了国情,决定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
2)时间:1927年10月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意义:点燃了____________________,推动了全国其他地方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意味着中共找到了革命的__________道路。
(2)根据地建设
1)土地改革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废除______________和债务。
本质:将地主土地所有制,改变成农民土地所有制,是__________的变革。
意义:农民___________翻了身、经济上获得了土地,调动了__________,促进了根据地经济发展,为工农武装割据和粉碎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奠定了__________
2)军事建设:反围剿斗争
1930年到1931年秋,在毛泽东领导下,采取__________主力、__________深入的策略,取得了三次反围剿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政权。
3)政权建设:
背景:三次反围剿的胜利,推动____________的需要。
时间: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了。____________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制定了宪法大纲,毛泽东委主席、朱德为军委主席。
意义:_________群众斗志,推动革命运动进一步发展。
(3)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依据:毛泽东总结井冈山根据地的实践经验。
内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
标志:《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井冈山的斗争》(1928)、《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
意义:是__________普遍原理同____________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确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4)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和遵义会议(1935年)
1)红军长征
①原因:博古、李德推行___________冒险主义错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②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甘肃会宁会师。
③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围剿”扼杀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__________________奠定了基础,传播了革命思想,形成了________精神。
2)遵义会议(1935年1月)
①背景:博古等又犯逃跑主义错误,红军损失惨重,处于极端危险境地。
②内容: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__________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________指挥权。
③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______为核心的党中央的____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__________
2022-12-27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七、八单元中国近代史——新民主主义革命-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3 . 必背要点
(一)政治
戊戌维新运动(1898、甲午战后、19世纪90年代末)
(1)背景:政治——________战争战败,民族危机加深;经济——19C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________力量壮大;思想——维新思想兴起,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
(2)序幕:公车上书;高潮:百日维新;标志: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结果:失败
(3)失败的原因:①根本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________,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②客观原因——守旧势力很强大③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④把希望寄托于没有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
(4)历史意义:对于________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了积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________体制。
义和团运动(1898)
(1)口号:________“扶清”具有爱国性质,但容易对清政府认识不清,放松警惕;“灭洋”表现出盲目的排外倾向,阻碍向西方学习。
(2)评价:积极性:具有强烈的________倾向,它所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企图;局限性:存在明显的盲目________行为;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
(1)原因:甲午战后,列强妄图瓜分中国
(2)《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成为________:①划东交民巷为________;②永远禁止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斗争:③改总理衙门为________,位居六部之上(政权的半殖民地化);
(3)影响:①政治:清政府沦为________,为挽救统治危机,清政府进行“新政”和“预备立宪”
②经济: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赔款4.5亿两白银,本息共计9.8亿两)
③思想:________观念彻底崩溃;1905年,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
(4)认识东南互保:客观上维护东南地区稳定,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20世纪初:清政府:“清末新政”(1901-1905年)
(1)原因:
________________侵华的打击,加剧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②梁启超鼓吹________,获得张謇等知识分子的相应
③革命思想和革命形势的发展,清政府借改革消弭革命
(2)目的:维护________的统治
(3)主要措施:
政治:减冗衙,修刑律,将总理衙门改为________,整顿吏治
经济:奖励________,振兴农业,1903年设立商部
军事:改革________,编练________
教育:1905年废________,广建学堂,鼓励________
(4)影响:客观上促进了________的发展,为民主思想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立宪运动”(1905----1911)
(1)原因:晚清政府政治上预备实行宪政的活动
(2)目的:遏制民主革命形势发展,维护________统治
(3)主要措施:
①是________改革,包括司法改革、教育改革,其核心是官制改革
②设立议会③实行地方自治
(4)结果:
①加剧了________________之间、________之间的矛盾,引起了社会的极大混乱,加速了清朝的覆灭。摧生了新的政治制度
②是中国封建专制社会的第一次“政治改革”,也是中国封建专制向“宪制”的和平过渡尝试
辛亥革命(1911)
(1)背景:
政治;①列强侵华加剧,民族危机加深:②清政府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加剧了统治危机;
经济:甲午战后,________初步发展,________力量壮大:思想:西方启蒙思想传播,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
(2)准备:建立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发动多次武装起义:契机:四川保路运动,抵制清政府铁路国有:
(3)过程:①1911.10,武昌起义,成立湖北军政府:②1912.1,建立________
(4)结果:1912.2,清帝退位,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④1912.3,颁布________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
①目的:防止袁世凯________;②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责任________;③性质:________宪法性质
(5)意义: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________
政治:推翻了________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________,建立起________
经济:打击了________在华势力,为________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思想:传播了________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风俗文化: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冲破了________的藩篱。
辛亥革命的局限:①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________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②缺乏________的革命纲领;③不敢放手发动________;④缺乏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2022-10-30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五、六单元中国近代史——旧民主主义革命-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4 . 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儒学的发展
(1)汉武帝时期:儒学________地位确立,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
(2)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为主流统治思想的儒学,自身开始吸收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3)隋朝:__________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主张以___________为主,调和并吸收________的理论。
(4)唐中期__________率先提出复兴儒学。
①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发展使儒学的正统地位________
②特点: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____________________来反对__________的观点,巩固儒学________的统治地位。
道教的发展
(1)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并受到__________的影响,主张“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唐朝:统治者奉行________政策,奉老子为祖先,__________最受尊崇。
佛教的发展与挫折
(1)魏晋南北朝时期:外来宗教佛教在中国盛行,佛教也吸收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髓,渐趋__________
(2)唐朝:武则天时,佛教在社会上也有很大发展,形成不同宗派。其中_________的传播和修行比较简便,对后世影响最大。
(3)反佛灭佛
①原因:佛教盛行,广修寺庙,________,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到________
②表现
A.南朝无神论思想家__________是最杰出的代表。他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提出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
B.北魏、____________________统治者几度灭佛。
③结果: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
【特别提示】三教合一并未动摇儒学的正统地位,隋唐时期出现了三教合一的局面,但并不表明儒学失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地位。
2022-09-1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导学案)-【轻松教,快乐学】2022-2023学年纲要上讲知识培素养同步精品
5 . “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
(1)福利国家
概念:所谓“福利国家”,是指国家通过构建________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
评价
①积极:“福利国家”的建立,在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保持________方面有一定积极作用。
②消极:但是,这些社会福利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负担。

调整
①原因:20世纪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
②措施:20世纪80年代,美英法等国都不同程度地减少政府公共开支,改革________制度,在提高社会效率和维护社会公平之间寻求新的平衡。
(2)社会运动
原因:尽管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都通过加强国家干预的办法缓解社会矛盾,但没能触动造成这种不平等和贫困的资本主义________所有制。
美国________运动
①背景:美国虽早在内战时就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对黑人的歧视仍广泛存在,如在公共场所实行________制度,用文化测验的办法剥夺黑人的选举权等。
②目的:为了争取自己的平等权利。
③成果:迫使美国国会通过________,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为非法。
妇女运动
①背景:资本主义国家对妇女的歧视也长期存在。
②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妇女参加工作,妇女运动兴起。
③目的:争取妇女与男子平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
④结果:在妇女运动的推动下,大多数国家的妇女获得了________________,一些国家建立了维护妇女权益的机构。

学生运动:在此时期,资本主义国家还普遍爆发了大规模的学生运动,美国学生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对美国________战争的运动。

(3)评价: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的这些变化,所触及的主要是统治的手段和方法,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的________。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固有的弊端。
2022-06-0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纲要下)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课前案)
6 . 敌后战场的抗战
(1)在沦陷区
①积极开展抗日宣传
②领导工人斗争,破坏日军“________”的部署
③利用________矛盾发动群众斗争,打击日本殖民统治秩序。
(2)发动百团大战(1940.8.20-12.15)①背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军企图以“________”消灭敌后抗日根据地
②特点:以破袭日军华北________为主要目标的进攻作战
③概况:1940年下半年,八路军在华北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作战,参战部队达到105个团,约20余万人,称为“________”,打破了日军“囚笼”。
(3)皖南事变
①原因: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消极抗战,积极反共
②过程:1941年1月,国民党制造了震惊中外的“________
③结果: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从政治上打退国民党的反共高潮。
2021-11-0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胜利(课前案)(中外历史纲要.上)
7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背景:21世纪的第二个________,世界处于大发展________之中。
(2)提出:2014年11月,习近平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战略思想,指出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要高举_________的旗帜,牢牢把握坚持和平发展、促进民族复兴这条主线,为实现“_______”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
2023-09-18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30课学习讲义
8 . 科举制:背景:随着____的没落,____制无法继续。
2023-09-1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高中历史纲要上新课同步-第7课学习讲义
9 . _____沿海的“____
①背景:明朝前期,朝廷严禁______,走私活动猖獗,倭寇盛行。
2023-09-07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12·纲要上第12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10 . 王安石变法背景:
(1)社会:阶级、民族矛盾尖锐;___________
(2)基础:庆历新政
(3)王安石:地方上的变法实践、成熟的设想、“三不足”精神
(4)统治者:宋神宗的支持
2023-08-27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09·纲要上第09课·学科网-【一题打天下】同步教学新方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