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887 道试题
1 .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朝代中央行政地方治理
______制取代禅让制。
________制:商王直接控制______王畿地区,王畿四周是外服。据记载,商朝已经有较系统的____________和分掌内外服各类事务的官吏。
西周(1)分封制:______是国家最高统治者,控制着____________附近的王畿地区,其他地方则分封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诸侯在国内分封卿大夫,卿大夫再分封士,形成贵族等级分封序列。
(2)宗法制:周天子与各级贵族都实行____________制。
(3)评价:分封制是较内外服制更进一步的政治制度,诸侯虽享有受封土地上的________,但要服从周天子的政令,承担对周王室的义务。
(4)基本特征:________________相配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结合。
(5)商周政体的共同特征:君主的权力不是绝对的,________________传统对君主的权力有制约作用;国家遇到重大问题时,君主要征求平民“______”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______来影响朝政;原始民主传统在春秋各国政治中仍然有一定影响。
春秋战国春秋时期,____________发展,____________关系瓦解,贵族等级____________开始解体;战国时期,各国进行重大改革,____________加强,______制、______制等封建政治体制开始产生。

2022-05-30更新 | 230次组卷 | 1卷引用:(选必一)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课前案)
2 . 两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
朝代中央行政地方治理
西汉中朝:汉承秦制,中央仍为____________制。但中央行政中枢的权力逐渐由丞相转移到皇帝亲信手中;汉武帝为加强集权,设立______(或称“内朝”),从而使外朝丞相的权力大大削弱;西汉晚期,丞相制被三公制取代,中朝________的权力逐渐增大。郡国并行制 → 郡、县二级制 → 州、郡、县三级制西汉景帝、武帝后,诸侯国的权力被不断削弱;东汉晚期,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州刺史有________________,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局面。____________朝地方行政制度也主要是州、郡、县三级制
东汉刘秀将________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三公权力受到削弱。

朝代中央行政地方治理
隋朝三省六部制:______时期确立,标志着中央行政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三省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由皇帝直接掌控的中枢。中书省是受命于皇帝的______机构,门下省是____________朝廷政令的机构,尚书省是______机构。三省长官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令与尚书仆射并称______,分掌宰相职权,他们共同议政的地方叫________。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三省六部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有效履行封建国家的不同职能。州、县二级制:废郡,以州统县
唐朝道、州、县三级制 → 节度使
根据____________把全国划分为10道,后增至15道,作为中央派出的______机构,后变成州县以上的一级行政实体。节度使拥兵自重,形成____________势力

朝代中央行政地方治理
两宋二府三司制:最高行政长官是___________
_______,为宰相之职。宋太祖设________掌管军政,三司掌握财政大权,分割宰相的权力。
州(府、军、监)和县二级 → 路、州(府)、县三级制
路的主要职责是_________________各级官吏。
元朝_______总理全国政务的中枢制度。行省制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变化,形成了省、路、府、州、县____________制度。

朝代中央行政地方治理
明朝________废除______________,标志着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更高阶段。明成祖建立起______制,内阁大学士协助皇帝处理大量政务,成为事实上中央行政的中枢首脑。省、府、县三级制:废行中书省,原行中书省的权力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割,后向各省派出____________总揽一省之权。
清朝______设立________,军机大臣直接秉承皇帝,逐渐成为掌管处理全国军政事务的中枢。省、府、县三级制:除巡抚外,设______掌管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

   
2022-06-02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选必一)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课前案)
3 . 秦朝的政治制度
朝代中央行政地方治理
秦朝(1)皇帝制度:是秦朝政治体制的______,丞相和诸大臣听命于皇帝,一切__________________事务的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
(2)三公九卿制:三公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丞相是____________之长,分左、右,秉承皇帝旨意,统领众官,丞相府是____________所在,秉承皇帝,统领百官;太尉掌管______;御史大夫是________,掌管____________,同时又是最高____________官。三公之下是分掌各类政务的机构,泛称“______”。三公九卿共同组成中央政府,国家重大事情由______进行廷议,最后由______裁断。
(3)文书:各级官僚机构以文书行政,建立了以______为中心的文书传递系统。
郡县制:地方行政机构分为郡、县两级;郡是地方最高______机构,置郡守、郡丞和郡尉,另设监察使掌监察;设36郡,后不断增减。郡下设县或道,根据户数多少置县令(长)、丞、尉。郡县主要官员都由中央_________

2022-06-02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选必一)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课前案)
4 . 新中国成立初期
(1)改革:推行____改革和各项民主改革。
(2)作用:恢复国民经济,巩固新生政权,在短时间内完成了____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2022-09-14更新 | 130次组卷 | 3卷引用:第04讲中国历代变法与改革-【暑假自学课】2023年新高二历史暑假精品课(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5 . 中古西欧的封建制度:中古西欧政治制度的代表
(1)法国:等级君主制
①背景:欧洲的分裂割据状态阻碍了________的发展;在走向统一国家的过程中,王权与教会冲突不断
②三级会议: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表组成。三级会议支持________,反对教皇,确立了国王________的原则。三级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法国进入________阶段,进一步强化了________

(2)英国:议会君主制
①《大宪章》的签署:13世纪初,英王约翰奉行的________失败,遭到贵族、骑士和市民反对。《大宪章》肯定了________的合法地位与人身的神圣不可侵犯,同时保障封建主的特权,并适当照顾骑士和市民的利益。

②议会的召开:13世纪中后期,英国多次召开会议,议会权力逐渐加强。14世纪中期,英国进入________时期。国王通过议会为自己的政策寻求支持;议会以向国王请愿的方式,要求国王改善统治。
2022-06-28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选必一)第2课 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课前案)
6 . 请将下列一战前发生的民族独立运动填入对应的区域
A 中国爆发辛亥革命              B 海地独立              C 印度掀起反英斗争
D 埃及掀起反英斗争              E 埃塞俄比亚发动抗意战争              F 伊朗爆发立宪革命

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⑤_______⑥_______
2023-02-01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合格考)
7 . 结合所学完成下表中空白部分,梳理中国古代儒学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儒学的发展历程

时期态势人物主要思想特点地位
先秦兴起孔子
治国原则
道德规范
(春秋战国)未受重视
孟子

荀子
汉代新儒学
董仲舒

神学化
正统化
政治上成为正统思想,思想上确立为主流。
宋明新发展程朱
陆王

“理”是世界的本原,
“理”就是三纲五常,
   “存天理,灭人欲”
哲学化
思辨化
理论化
世俗化
成为官方哲学,巩固统治地位
明清
新活力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实用性
批判性
对儒学的继承和批判

2022-02-22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昌乐及第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
★学习聚焦:重点比较内外服与分封制,了解先秦时期政治制度发展脉络,掌握这一时期政治制度有哪些特点?
具体内容
脉络形成:夏朝________制→商朝________制度;发展:西周________________二者互为表里
瓦解:春秋贵族等级________制开始瓦解→战国;封建________制度开始产生[如郡县制、官僚制等]
主要政治制度中央:君主制[君主世袭权力不绝对受原始民主传统制约]
如君主征求平民“国人”的意见国人也可以通过舆论影响朝政
宗法制
目的解决分封制的________问题
标准依据父亲血缘划分大小宗
[核心是________制度]
[大宗小宗是________的]
用途大小宗获得不同政治权利
[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作用缓解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本质形成贵族等级分封序列
地方:分封制[内外服→分封制体现中央集权趋势但未达高度集权程度]
分封背景武王伐纣商亡周兴;金石并用、刀耕火种
分封主体国家最高统治者周天子直接控制________________附近的王畿地区
分封对象周天子有________关系的________贵族、异姓功臣或旧贵族
分封国家到各地建立诸侯国[诸侯→卿大夫→士]如晋国燕国鲁国齐国宋国
权利义务诸侯享有统治权如________;人口;服从政令承担义务如勤王朝觐和贡赋
分封结果巩固统治疆域扩大经济发展民族文化融合;后逐步________
特点权利相对分散尚未________;政治权力分配与________关系相结合[家国一体血缘浓厚];神权浓厚人文兴起

2022-10-21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必备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9 . 宗法制是用__________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10 . 中国货币的演进历程:元明时期
(1)元朝则将纸币作为单一流通货币来发行,称为“________”。元末滥印纸钞,导致恶性通货膨胀,财政崩溃,明朝又恢复________________并行的货币体制。

(2)从战国到元朝,贵金属金、银也时常承担货币职能,但并未成为主要货币。
(3)自明朝中期起,________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物价也多以银两计算。清朝完全承认白银的________货币地位,与铜钱兼用。白银货币化是________发展的需要,也推动了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
2022-06-18更新 | 97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课前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