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61 道试题
22-23高三·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较易(0.85) |
1 . 戊戌变法
(1)背景
①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逐步沦为____社会。
②一些爱国的有识之士求变求新,走上了探索救亡图存之路。
③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极大地震撼了中国社会。
④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一批维新志士,创____、办报刊、兴学堂,宣传维新思想。他们提倡____,议论时政;主张学习日本、俄国变革政治,避免亡国命运。
(2)时间:1898年6月至9月。
(3)内容: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实行变法。
(4)结果:慈禧太后发动____,废除了大部分变法措施。
(5)失败原因:触犯了守旧势力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
(6)影响
①一定程度上冲击了____制度。在变法期间,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____,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在社会上起到了____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②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2023-03-2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选必1)第一单元政治制度(讲)
22-23高三·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较易(0.85) |
2 . 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时间历程背景(原因)成就
1949年开始民主革命基本胜利,新中国即将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
20世纪
50年代
初创
时期
(奠基)
向社会主义过渡;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法》《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法》《____》《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确立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
1966—
1976年
破坏“文革”时期
1978年—现在发展改革开放;吸取教训;法制不完善____、有法必依、____、违法必究,保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____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此前后,还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法》《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
形成
体系
20世纪90年代,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____建设;中共十五大召开1999年和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先后将“实行____,建设社会主义____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____”写入宪法
2010年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逐步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使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
深化深化改革开放____以来,我国切实贯彻落实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依法治国方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国进入一个____
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____》,把中共____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____载入国家根本法,实现了国家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意志和全社会共同意愿。2020年5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____》。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体系中居于____地位,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2023-03-2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自创单元讲练测(选必1)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讲)
3 . 殖民扩张与美洲族群的变化
殖民扩张
(1)概况: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此后欧洲国家争相开始在美洲进行疯狂的________和掠夺。
(2)结果:屠杀、奴役以及传染病造成________大量死亡。
美洲族群变化
(1)背景
①殖民者从非洲掳掠黑人,贩卖到________作奴隶,为殖民者在美洲提供了劳动力。
②很多欧洲人因为各种原因远涉重洋,来到美洲,使美洲________数量大大增加。
(2)概况
①印第安人数量的锐减,________和非洲黑人数量的激增,迅速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出现了新的族群。
②白人、黑人、印第安人以及他们相互之间的________后代,逐渐成为美洲大陆的主要居民。
(3)影响
①北美:美国、加拿大的白人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在美国幸存的印第安人被赶进________生活。
②西印度群岛:在海地等西印度群岛国家,黑人人口占________
③拉丁美洲:________成为最大族群,只有在秘鲁等少数国家印第安人相对较多。
④形成了新的文化认同,发展了欧洲文化主导、融合多种文化因素的新的________
2023-05-29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选必3第三单元知识串讲
22-23高三下·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适中(0.65) |
4 . 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时间历程背景(原因)成就
1949年开始 民主革命基本胜利,新中国即将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_____》《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
20世纪50年代初创时期(奠基)向社会主义过渡;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确立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制度、立法制度、司法制度,初步奠定了中国法治建设的基础。
1966-1976年破坏“文革”时期
1978年-20世纪80年代发展改革开放;吸取教训;法制不完善 1982年,通过《_____》,还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一批基本法律,
20世纪90年代,形成体系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中共十五大召开。1999年和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先后将“实行_____,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_____”写入宪法,2010年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十八大以来深化深化改革开放 ,我国切实贯彻落实依法治国方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国进入一个新阶段201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
2020年5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这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称为“_____的百科全书”,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

2023-01-2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知识清单】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清单(选择性必修3本)
22-23高三下·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较易(0.85) |
5 . 戊戌变法
(1)背景
①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的严重局面,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一些爱国的有识之士求变求新,走上了探索救亡图存之路。
____战争的失败极大地震撼了中国社会。
④以康有为、____等为代表的一批维新志士,创学会、办报刊、兴学堂,宣传维新思想。(2)时间:1898年6月至9月。
(3)内容: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领域实行变法。
(4)结果:____发动政变,变法失败。
(5)失败原因:
①触犯了____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
②资产阶级维新派的____和妥协性(根本)。
(6)       影响: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在变法期间,维新派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抨击,在社会上起到了____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4)教训: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____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
2023-01-28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一单元政治制度-【知识清单】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清单(选择性必修3本)
6 . 中共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创(1927年10月)
(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1)背景:秋收起义失败,毛泽东认真分析了国情,决定到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
2)时间:1927年10月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3)意义:点燃了____________________,推动了全国其他地方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意味着中共找到了革命的__________道路。
(2)根据地建设
1)土地改革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废除______________和债务。
本质:将地主土地所有制,改变成农民土地所有制,是__________的变革。
意义:农民___________翻了身、经济上获得了土地,调动了__________,促进了根据地经济发展,为工农武装割据和粉碎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奠定了__________
2)军事建设:反围剿斗争
1930年到1931年秋,在毛泽东领导下,采取__________主力、__________深入的策略,取得了三次反围剿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政权。
3)政权建设:
背景:三次反围剿的胜利,推动____________的需要。
时间: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了。____________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制定了宪法大纲,毛泽东委主席、朱德为军委主席。
意义:_________群众斗志,推动革命运动进一步发展。
(3)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形成(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依据:毛泽东总结井冈山根据地的实践经验。
内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结合起来。
标志:《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1928)、《井冈山的斗争》(1928)、《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
意义:是__________普遍原理同____________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确立“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4)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和遵义会议(1935年)
1)红军长征
①原因:博古、李德推行___________冒险主义错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②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长征。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甘肃会宁会师。
③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围剿”扼杀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__________________奠定了基础,传播了革命思想,形成了________精神。
2)遵义会议(1935年1月)
①背景:博古等又犯逃跑主义错误,红军损失惨重,处于极端危险境地。
②内容: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组织上的__________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________指挥权。
③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______为核心的党中央的____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__________
2022-12-27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七、八单元中国近代史——新民主主义革命-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7 . 必背要点
(一)政治
戊戌维新运动(1898、甲午战后、19世纪90年代末)
(1)背景:政治——________战争战败,民族危机加深;经济——19C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民族________力量壮大;思想——维新思想兴起,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
(2)序幕:公车上书;高潮:百日维新;标志: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结果:失败
(3)失败的原因:①根本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________,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②客观原因——守旧势力很强大③维新派缺乏可靠的社会基础,没有严密的组织④把希望寄托于没有掌握实权的皇帝身上。
(4)历史意义:对于________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新思想的传播,起了积极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________体制。
义和团运动(1898)
(1)口号:________“扶清”具有爱国性质,但容易对清政府认识不清,放松警惕;“灭洋”表现出盲目的排外倾向,阻碍向西方学习。
(2)评价:积极性:具有强烈的________倾向,它所展现的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企图;局限性:存在明显的盲目________行为;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
(1)原因:甲午战后,列强妄图瓜分中国
(2)《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成为________:①划东交民巷为________;②永远禁止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斗争:③改总理衙门为________,位居六部之上(政权的半殖民地化);
(3)影响:①政治:清政府沦为________,为挽救统治危机,清政府进行“新政”和“预备立宪”
②经济:巨额赔款加重人民负担;(赔款4.5亿两白银,本息共计9.8亿两)
③思想:________观念彻底崩溃;1905年,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
(4)认识东南互保:客观上维护东南地区稳定,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20世纪初:清政府:“清末新政”(1901-1905年)
(1)原因:
________________侵华的打击,加剧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②梁启超鼓吹________,获得张謇等知识分子的相应
③革命思想和革命形势的发展,清政府借改革消弭革命
(2)目的:维护________的统治
(3)主要措施:
政治:减冗衙,修刑律,将总理衙门改为________,整顿吏治
经济:奖励________,振兴农业,1903年设立商部
军事:改革________,编练________
教育:1905年废________,广建学堂,鼓励________
(4)影响:客观上促进了________的发展,为民主思想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立宪运动”(1905----1911)
(1)原因:晚清政府政治上预备实行宪政的活动
(2)目的:遏制民主革命形势发展,维护________统治
(3)主要措施:
①是________改革,包括司法改革、教育改革,其核心是官制改革
②设立议会③实行地方自治
(4)结果:
①加剧了________________之间、________之间的矛盾,引起了社会的极大混乱,加速了清朝的覆灭。摧生了新的政治制度
②是中国封建专制社会的第一次“政治改革”,也是中国封建专制向“宪制”的和平过渡尝试
辛亥革命(1911)
(1)背景:
政治;①列强侵华加剧,民族危机加深:②清政府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加剧了统治危机;
经济:甲午战后,________初步发展,________力量壮大:思想:西方启蒙思想传播,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
(2)准备:建立资产阶级政党中国同盟会,发动多次武装起义:契机:四川保路运动,抵制清政府铁路国有:
(3)过程:①1911.10,武昌起义,成立湖北军政府:②1912.1,建立________
(4)结果:1912.2,清帝退位,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④1912.3,颁布________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
①目的:防止袁世凯________;②内容:—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责任________;③性质:________宪法性质
(5)意义:开始了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________
政治:推翻了________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________,建立起________
经济:打击了________在华势力,为________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思想:传播了________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风俗文化: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冲破了________的藩篱。
辛亥革命的局限:①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________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②缺乏________的革命纲领;③不敢放手发动________;④缺乏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
2022-10-30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五、六单元中国近代史——旧民主主义革命-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8 . 明清的政治制度:对外:
(1)郑和下西洋,海禁、闭关锁国等
郑和下西洋:
(1)目的:为____,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____特产的需求。
(2)主要方式:____贸易
(3)意义:①积极:是世界历史上规模空前的____航行,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的欧洲远洋航行,是中国古代航海史上的奇迹,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③消极:给明朝带来较大的____负担,后来未能持续
闭关锁国
①背景:以____为首的西方列强在中国东南沿海频繁活动,要求扩大对外贸易,开拓中国市场。
②含义: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③原因:小农经济占主导;____思想。
④内容:只保留广州一处对外通商,____代为管理对外贸易事务;严格约束外商活动;禁止民间出海贸易。
⑤影响: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到过一定的____作用;无法适应新的外部环境,中国逐渐落够于____潮流。
(2)清朝,雅克萨自卫反击战,1689年签订中俄____
2022-10-01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四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基与面临的挑战-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必背知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23-24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适中(0.65) |
9 . 阿拉伯帝国
(1)背景
①7世纪前的阿拉伯半岛,多____并存,长期混战,生产停滞   ②人民渴望统一,____教应运而生。
(2)伊斯兰教的形成
①时间:7世纪初   ②创始人:____
③经典:《____       ④主张:宣扬信仰唯一的神——“____”,宣扬自己是安拉的使者和最后的先知。
(3)帝国形成
①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②622年,穆罕默德在____建立政权,到其去世时,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伊斯兰教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元年)
③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____三洲的大帝国。
(4)鼎盛表现
①政治稳定
A.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政治体制。
B.最高统治者____(意为先知的继承者)掌握国家的政治、宗教和军事大权
C.下设官僚机构辅助:____协助阿里发统管政务;____掌管令状与文告(与中国古代历史中的枢密院职能不同,中国主管军事);____部负责收支(类似中国古代的户部)。②经济繁荣:手工业、商业得到较快发展,阿拉伯商人在欧亚非广大地区内从事陆上和海上贸易,都城____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③文化灿烂
A.表现:阿拉伯人吸收被征服地区的文化:广泛翻译古代波斯、____、希腊和罗马的经典著作,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科学和思想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B.原因:统治者重视知识,并采取招揽各民族优秀人才的政策;开放____的态度;地处欧、亚、非洲交界处,东西方文化在此交汇,阿拉伯人不断吸收其他民族中的精华,并加以创造改进。③特点:____性;开放性;____性。④影响:阿拉伯商人和____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欧洲的文化发展等。
2023-01-0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知识清单】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下)
22-23高三上·全国·单元测试
填空题 | 容易(0.94) |
10 . 护国战争 
(1)背景:①面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革命党人起而反抗。②袁世凯称帝,更激起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2)概况:1915年底,唐继尧、________________在云南宣布独立,讨伐袁世凯。袁世凯取消帝制。
(3)失败的原因:袁世凯复辟帝制,违背________的历史发展潮流(根本原因)。
2023-01-04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知识清单】高中历史知识记忆清单(中外历史纲要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