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伊朗同宿敌美国的斗争连日来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美国媒体称美政府已决定把伊朗革命卫队列为国际恐怖组织,伊朗总统内贾德则针锋相对宣布伊朗已成为“核国家”,并公开称伊方已有超过3 000台用于铀浓缩活动的离心机投入运行。随即又有媒体说,美国已拟定针对伊朗的“三天闪电作战计划”,伊美两国关系似有加剧紧张之势。
材料二 目前,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发达国家占78%,发展中国家占22%;而世界人口发达国家只占20%,发展中国家占80%。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当今世界存在的什么问题?
(2)造成材料一、二反映问题的最主要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3)针对上述材料反映的情况,你认为我国政府应如何应对?

2 . 法制的发展是人类历史上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指标。

材料一《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法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此前的习惯法是口耳相传,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习惯法时任意曲伸,平民深受其苦,《十二铜表法》的出现,使刑事诉讼中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诉讼中的裁决有了确定和公开的法律条文作为准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十二铜表法》是当时罗马社会政治斗争,特别是平民与氏族贵族斗争的产物。它集中了过去的习惯法,并结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编纂而成。它是罗马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的重要标志,是罗马法发展的基础。

——郭守兰等《西方法文化史纲》

材料二中国传统的法律体系从秦汉时开始形成。张岂之主编的《中国历史十五讲》说:汉律特别强调皇权至上,法自君出……其法制的指导思想则为礼法并用,以礼入法,儒家经义成为法理的基础,坚持德主刑辅,先教后刑,奠定了此后法制体系“礼刑一体”的基本框架。

材料三在清末新政全面开展的过程中,法制改革也被提上议事日程。1902年3月,清廷发布了修订法律的谕旨:‚中国律例自汉唐以来,代有增改。……惟是为治之道,尤贵因时制宜,今昔情势不同,非参酌适中,不能推行尽善。近来地利日兴,商务日广,如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夸。

——张海鹏等《中国近代通史》第五卷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十二铜表法》产生的背景及其重要历史影响。

(2)依据材料二说明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特点。

(3)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晚清时期法制改革的背景。

3 . 古今中外政治制度在不断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设监州,与知州平列,其职责为:“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所部官有善否及职事修废,得刺举以闻。”

材料二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制定反腐法律的国家。……1889年,英国颁布了第一部反腐败法,即《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但同时,英国又有着一套比较完整、灵活的监察制度。……议会监察,是“民意代表机关”对政府施政、财政、人事等其他法定事项的监督检查,包括同意、纠正、纠举、弹劾、审计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所必需的质询、视察和调查、投不信任票等事前防止,事中纠正和中止,事后惩戒和救济等监控规程。……时至196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议会监察专员法例》,并正式成立了英国议会监察专员署。

——《英国监察制度:在漫长曲折的道路上逐步形成》

材料三1945年,毛泽东在延安回答黄炎培如何跳出“人亡政息”的历史周期率时,肯定地说:“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回答下列问题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监州的设置针对什么问题,反映北宋什么政治趋向?

(2)根据材料二,分析英国近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分析其积极意义。

(3)据材料三概括毛泽东的核心思想,用建国初中共与民主党派关系的史实加以印证。这些史实反映了新中国政治的什么特点。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权力运行的认识。

4 . 材料一 (1898年8月30日上谕曰:国家设官分职,各有专司,京外大小各官,旧制相沿,不无冗滥。近日臣工条奏,多以裁汰冗员为言,虽未必尽可推行,而参酌情形,实亦有亟当改革者。……如詹事府本属闲曹,无事可为;其通政司、光禄寺、鸿胪寺、太仆寺、大理寺等衙门,事务甚简,半属有名无实,均著即行裁撒,归并内阁及礼兵刑部办理。
——《清德宗实录》卷四二四
材料二 (1898年9月26日)上谕曰:朝廷振兴庶务.一切新政,原为当此时局,冀为国家图富强,为吾民筹生计,并非好为变法,弃旧如遗。……所有现行新政中裁撤詹事府等衙门,原议将应办之事,分别归并,以省繁冗。现在详察情形,此减彼增,转身周折,不若悉仍其旧。著将詹事府、通政司、大理寺、光禄寺、大仆寺、鸿胪寺等衙门,照常设立,毋庸裁并。
——《清德宗实录》卷四二七
材料三 近来朝廷整顿庶务,如学堂、商务、铁路、矿务一切新政,迭经谕令各将军督抚切实筹办.并令办理情形,先行具奏。该将军督抚等,自主仰体朝廷孜孜求治之意,内外一心,迅速办理,方为不负责任。乃各省积习相沿,因循玩愒,虽经严旨敦迫.犹复意存观望,即如刘坤一、谭锺麟总督两江、两广地方,于本年五六月间谕令筹办之事,并无一字复奏。迨经电旨催问,刘坤一则籍口部文未到,一电塞责。谭锺麟且并电旨未复,置若罔闻。该督等皆受恩深重,久膺疆寄之人,泄沓如此,朕复何望?倘再藉词宕延,定必予以严惩。直隶距京咫尺,荣禄于奉旨交办各件,尤当上紧赶办,陆续奏陈。共余各省督抚,亦当振刷精神,一体从速筹办,毋得迟玩,至于咎戾。
——《清德宗实录》卷四二
注:玩愒,荒废时日。膺,承担。戾,罪责。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光绪帝两次上谕的内容有何不同?是何原因?
(2)依据材料三,说明地方督抚对戊戌变法的态度,并分析其原因。分析上述三则材料,说明清末吏治的特征。
2016-11-27更新 | 19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届江西南昌市高三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的现代化是被延误了的现代化。为什么一个前现代世界长期发展领先地位的悠久文明,在向现代化世界的转变过程中如此步履维艰、艰险迭起呢?对于这一问题,学术界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基本观点:一种观点可称之为外因论,认为主要是由于外来资本主义的渗透和帝国主义的侵略造成的, “侵略——反侵略”是这一研究取向的基本分析框架;另一种观点可称为内因论,即认为中国现代化延误的主要症结在于传统文明的落后性,制度的独特性,中国历史发展的停滞性等内在弱点。 “传统——现代性”的对立是这种解释的分析框架。

—罗荣渠《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延误》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材料中关于中国现代化被延误原因的其中一种观点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6 . 20L0年11月12日,第16届亚洲运动会在广州盛大开幕,广州继上海之后再次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实际上广州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非常特殊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广州是中国近代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在其被迫开放的同时,中国的哪些主权也 遭到破坏?
(2)1911年4月27日在广州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由于敌人力量太强大,起义最终失败。后收殓烈士遗骸72具,葬于“黄花岗”,史称“黄花岗起义”。请问这次起义是由哪个组织领导的?这个组织成立的时间、地点和历史意义各是什么?
(3)中国共产党曾经在广州召开过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请问是第几次?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 什么?有什么局限性?
(4)1937年7月,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虽然顽强抵抗,但仍然失去了华北、华中和华南的大片领土。l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后,抗战进入到相持阶段。
请问中国这一时期失去大片领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有人说:“1984年,对于广州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请问这句话如何理解(简要分析原 因)?
2016-11-18更新 | 2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1届江西省吉安市高三上学期期末测试历史卷
简答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7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导的盟国军事占领当局推动日本进行改革,其主要指令和内容如下:
人权指令
释放政治犯;废除治安维持会;修改宪法
社会改革指令
解放妇女;支持工人运动;教育自由化、民主化;废
除压制性制度;经济机构民主化
经济改革指令
将财阀企业分割;限制地主对土地的占有
神道指令
国家与神道分离
开除公职指令
禁止旧议员参与选举

——摘编自《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后日本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推动日本改革的目的。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印度与我国都是世界文明古国,两国的交往源远流长。早在秦汉时期中印两
国就有往来,隋唐时期交往就更为频繁。孟加拉、印度半岛东西两岸,经常有中国商
船泊港;印度的商船也经常到广州、泉州来贸易。唐朝输往印度的商品有麝香、丝织
品、瓷器及铜钱等。从印度输入的物品有宝石、珍珠、棉布、胡椒等。在唐代中印文
化交流史上,两国的佛教徒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最著名的是中国的两位高僧……。
材料二:马克思针对英国侵略印度的结果断言:“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
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
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材料三:……从1949年,印度成为第一个
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非社会主义国家开始,
两国进入“蜜月期”。1954年10月,尼赫鲁
总理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临别之际,毛泽
东以《离骚》中的词句“悲莫悲兮生别离,
乐莫乐兮心相知”相赠,被传为中印友谊
的一段佳话。
——《南方周末评论:龙象相邻--中印关系历史
与现实》
材料四:独立后的印度政府为把印度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工业强国,实行了具有本国特
色的发展模式:公私并存的混合经济体制,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宏观管理机制,现代工
业与农业结合的经济模式,现代产业与传统产业结合的发展战略,利用国外资源与自力
更生结合的发展方针等。经过了几十年的实践,印度经济模式虽然存在着问题,但获得
了一定的成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印度开始以自由化、市场化、全球化为导向的经济改革,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这再一次证明了具有印度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大大
促进了印度经济实力的增长。
——李大薇《印度经济发展模式研究》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唐朝时印度称谓叫什么?材料中所说的“两
位高僧”是指哪两个人?分别说明他们对中印文化交流的突出贡献。
(2)据材料二,说明英国在印度要完成的“双重使命”的涵义是什么?结合所学知
识说明这一历史进程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54年中印关系史上取得的最重大成果是什么?有
何重大意义?
(4)据材料四,改革后的印度经济体制与我国现在的经济体制比较,有什么相同点?形成
这一相同点的根本原因何在?从中,我们得到了什么重要启迪?
2016-11-18更新 | 116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一中2010届高三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
9 . 古代的徽商主要指的是明清时期徽州府(今安徽省南部的黄山市)籍商人集团,它与北方的晋商构成明清时期雄踞南北的两大商人集团。
材料三:以下是史籍记载的明清时期徽商经营活动的一些情况:徽商又被人称为“儒商”。他们普遍受过儒学教育的熏陶,既重利又重义,以“买卖不成仁义在”、“宁奉法而折利,不饰智而求赢”、“人宁贸诈,吾宁贸信”作为经商活动的信条。徽商“出吴会(苏州),尽松江,走维杨,抵幽燕,以故贾之所入,视旁郡信厚”。徽商除从事商业贩卖外,还在江南苏杭等地投资兴办丝织、制茶、采矿等产业。清代徽商兴办的丝织工场织工达数百人之多。徽商获利最大的是盐业。徽商通过结交官府权贵在南方许多地区获得食盐的专卖权,依靠垄断性经营获得巨额利润。
材料四:进入晚清,商业经营的外部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徽商因恪守旧的经营传统日益走上衰败道路。与此同时新兴的江浙商人集团(又称江浙财阀)由于享受越来越多的商业特权而日益强大,最终取代徽商成为中国势力最强的商人集团。
(3)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徽商经营活动的特点及其产生的影响。
(4)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晚清时期徽商衰败的原因。
材料五 2010年4月5日15时40分左右,矿难发生192个小时后,王家岭煤矿115名被困工人成功获救的消息迅速传遍了全国乃至全世界!这一天,亿万人民共同见证了这一中国乃至世界救援史上的生还奇迹。“王家岭奇迹”的创造,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有力决策。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接到事故报告后,对救援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采取有力措施,调动一切力量和设备,千方百计抢救井下人员,严防发生次生事故。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事故当天便连夜赶赴现场指挥救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统一部署下,各有关方面迅速行动、密切配合,全力营救井下被困人员。
材料六:“王家岭奇迹”的创造,离不开“抢救人的生命高于一切”的信念,离不开社会各界同心协力科学施救。为了营救被困人员,王君省长表示,山西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物给物,全力以赴、不遗余力。为了保证幸存者得到及时救援,救援人员达到5000多人,所有救助设施都提前备好,一切井然有序;从井口到医院的路线全部打通,形成了一条绿色生命通道。河津市距离事发矿区最近,河津市的主要领导杨勤荣、杜中伟要求大家:“人的生命大于一切,救援的工作大于一切,为了153名工友的生命,市委、市政府要人给人,要物出物,要不惜一切代价,动员所有部门和力量,积极参与救援、医疗、善后各项工作!”随即成立了由市委书记杨勤荣,市长杜中伟为领导的应急救援指挥部,设立安全保卫、现场救援、后勤保障、医疗抢救、善后处理、新闻应急等6个小组。该市市领导包干到人,分头负责各项工作,由于准备充分,各路队伍各负其责,井井有条,没有出半点纰漏和差错。在随后的10多天里,全市近3000余人参与到救援工作中来,积极完成了事故抢险总指挥部和省、市交办的各项抢险救援任务,在安全保卫、后勤保障、家属安抚、获救者运送、医疗救治等方面打了一个个漂亮仗。
(5)救援行为的坚决与有效体现了哪些经济学道理?
(6)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知识谈谈救援工作给我们的启示。
2016-11-18更新 | 60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江西上高二中考前热身测试文综历史卷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罗斯福新政》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政府开展大规模的救济工作,通过了《社会保障法》,采取社会保障措施,对失业者、老人和残废者给予一定的保险金,以使他们在失业或生活无助时能够渡过难关。政府还举行了许多公共工程,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材料二 欧洲的社会福利水平普遍较高,德国更是以高福利闻名。
一名叫汉斯的德国公民,现年56岁,长期失业。一家5口,每月可从社会保障局领到1255欧元的生活费,750欧元的房租和医疗健康保险均由政府支付。如果加在一起这个家庭每月的实际收入超过2000欧元。目前,德国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是2800欧元。况且每年换季时,领取救济金的人还能再得到几百欧元的服装补贴。如果生活上仍有困难,可以申请额外资助。
记者在社会保障局的黑板上看到一些人申请实物的项目:结婚戒指51欧元,洗衣机306欧元,厨房用品161欧元,煤气灶397欧元等。大多数家庭在拿到现金救济后还会再申请实物救济。
材料三   24年不工作却活得滋润
据《泰晤士报》和法国《解放报》报道,法国44岁男子提尔里24年来从未工作过一天,但他却靠着政府的福利救济一直过着神仙般的滋润生活。令人惊讶的是,“超级懒虫”提尔里日前竟不知羞耻地出版自传《我,职业求职者提尔里》,披露他的“懒虫秘诀”。此书刚一出版立即成为畅销书,并在法国引发争议。
材料四 二次大战后,西欧各国在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影响下,纷纷建立起“福利国家”。各国实行的社会保障大体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社会保障,对年老、患病、失业者提供补助。这是社会保障的最基本内容。二是社会救济,对贫困者提供各方面的援助。三是社会工作,对教育等社会事业提供支持,居民得到这三方面的保障,或如一些人所说,得到“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障,基本上解除了对温饱问题的担忧,这是社会的一大进步,它的取得是同新技术革命的开展、生产发展、物质丰富分不开的。
材料五   里根政府上台后,以供应学派的理论为指导,主张削减政府开支,……为此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主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励私人企业投资保障行业,提倡由“福利国家”过渡为“福利社会”。
(1)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一的信息,说明二战后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较以往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三,有人认为“福利只是养懒汉,中国不应建设福利国家”,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3)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里根政府减少社会福利开支的历史背景?
并分析美国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新特点!
(4)根据以上材料,你怎样认识和评价发达国家的福利国家制度?
(5)从社会公正的立场出发,就在如何建立有效福利制度的同时,兼顾公平和效率,趋利避害,谈谈自己的看法。
2016-11-18更新 | 6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江西上高二中考前热身测试文综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