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42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聚焦:梳理古代法治与教化的演变过程,归纳其特点并重点分析其形成背景?
阶段法治教化时代背景
法律确立先秦到秦朝夏朝《禹刑》
商朝《汤刑》
周朝《九刑》
春秋郑国子产“铸刑书”
[中国最早________法]
战国法家形成[性本恶+法治]
[商鞅变法彻底韩非子法家集大成者]
秦朝秦律云梦睡虎地秦简
西周礼乐制度
[宗法制为核心“敬天保民”思想]
春秋儒学创立[性本善+德治]
孔子:为政以德节用爱人爱惜民力
战国
孟子:施仁政省刑罚薄税敛
法家思想战胜儒家思想原因
客观东周列国时代背景
王室衰微大国争霸礼崩乐坏
富国强兵君主专制完成统一
主观儒法主张是否迎合
儒家德治不适君主专制和兼并战争实际;不为诸侯国君接受
法家法治满足________和富国强兵实际;秦国变法完成统一
走向成熟汉朝到隋唐汉朝《九章律》张家山汉墓《二年律令》简牍
魏晋律令________化礼法逐步结合
唐朝《唐律》礼法结合典范标志着________的完备
律:《贞观律》唐太宗《永徽律》唐高宗
疏:《永徽律疏》即《唐律疏议》唐高宗
[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后世王朝法律多以此为蓝本]
备注:唐朝法律体系
律:定罪量刑刑法典
令:新政制度与规则
格:相对律令的补充法典
式:实施律令的细则法规
[律和令都具有法律效力]
汉朝三纲五常
魏晋儒礼入法礼法结合逐步结合
唐朝提倡礼治
《大唐开元礼》
732年颁布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
继续重视________强化基层教化
魏晋以降礼法结合的原因
客观魏晋时期国家分裂
主观儒家成为主流思想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
魏明帝设置________推动律令儒家化
[用儒家思想解释律令]
礼法结合特点
[亲属间尊卑亲疏作为量刑重要原则之一;维护三纲五常]
完善巩固宋元明清宋朝《宋刑统》《天圣令》
元朝弃唐宋法律实践仍援引唐律
明朝司法实践中重视“例”
《大明律》
《问刑条例》开创________合编体例
清朝《大清律例》同样重视例
儒士投身基层乡约教化
北宋继续重视家训族规开创乡约
家训朱熹《家礼》《小学》
乡约吕大钧兄弟创造《吕氏乡约》
明朝乡约渐有强制力与________合流
[宣讲朱元璋“六谕”,常引用《大明律》]
清朝乡约延续明朝模式
[宣讲康熙雍正“圣谕”,常引用《大清律例》]
宋朝开创乡约的原因
北宋儒学________开始渗透基层
南宋后期理学确立统治地位
理学控制教育与科举
理学在社会上广泛传播
[授徒书院讲学理学乡约化等方式]
明清乡约体现君主专制化倾向
特点中华法系的基本特点——________并用(律令儒家化乡约法律化)

2022-10-22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8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必备知识清单(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2 . 金本位制的形成及崩溃
(1)金本位制形成的背景、内容、特点和作用是什么?
(2)金本位制的崩溃的原因、过程和后果是怎样的?
2021-12-18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选择性必修1问题导学-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3 . 强化专制的措施
(1)明朝废除宰相制度的目的和内容是什么?
(2)明朝设立内阁的背景、职责和确立的过程是怎样的?
(3)明朝宦官专权形成的原因和宦官权力的表现有哪些?
2021-11-27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问题导学-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21-22高二上·全国·课时练习
4 . 近代西方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
(1)近代西方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的背景是什么?
(2)近代西方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的具体表现是怎样的?(从英、美和法国等分析)
(3)近代西方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发展的原因和措施是什么?
2021-12-18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选择性必修1问题导学-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5 . 戊戌变法的背景、内容、作用以及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2021-12-17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选择性必修1问题导学-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6 . 中国古代货币
(1)货币的出现前提和早期发展的历程是怎样的?
(2)铜钱与纸币并用
①铜钱普及的原因是什么?
②纸币出现的背景、过程和结果是怎样的?
③纸币滥印出现的原因和后果是什么?
④我国古代白银货币化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如何对白银货币化进行评价?
2021-12-17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选择性必修1问题导学-第15课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7 . 试从背景、目的和作用三方面比较商鞅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异同点,并扼要说明前者成功、后者被废除的原因。
2019-07-3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高中历史人教选修一 4.2王安石变法 练习
8 .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远东国际法庭法官既为由日本投降书上签字受降各国所派遣,法官们的席次当然应该以受降签字国的先后为序,即以美、中、英、苏、澳、加、法、荷为序。但庭长不喜欢这个安排。由于他想使与他亲近的英、美法官坐他的两侧,便提议应按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五强为中心安排,即以美、英、苏、中、法为序。但是有人指出:按照联合国宪章,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是以中、法、苏、英、美(按照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这样,中国和法国法官将坐在他的两旁。于是庭长又提议:可以用一般按国名英文字母先后为序的办法。但马上发展,居中的将是中、加等国的法官,英、美法官离庭长更远了。
1946年5月2日正式开庭的前一天,庭长宣布,经过盟军最高统帅同意,坐席安排是,庭长右侧为美、中、法等国法官,左侧为英、苏等国法官。这样,英、美两国法官居中。中国法官表示:“这个安排是荒谬的,它既非按照受降签字的次序,又非按照联合国安理会五强排列的次序,亦非按照一般国际会议以国名字母先后排列的次序,用意何在,殊属费解。”说毕便愤然离开。
第二天,远东国际法庭正式开庭。开庭前庭长宣布,最高统帅已经同意,法官行列和坐席的顺序以受降签字国的顺序为准。
——摘编自梅汝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建立的背景;说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庭长先后提出的法官座次安排的理由。
(2)说明中国法官抗争的原因,并加以简要评价。
23-24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9 . 结合图片和课本,指出二战后社区治理发展的背景、功能、意义。

2023-11-04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8课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教学设计)-【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23-24高二上·全国·课前预习
简答题 | 较易(0.85) |
10 . 西方文官制度建立的背景有哪些?
2023-09-0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 (教学设计)-【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