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传承、创新是中国思想发展的重要特征。请回答:

(1)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开创者,儒学也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主要理论基础和来源,孔子有哪些重要的政治主张?荀子对此有何新发展?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背景是什么?

(2)魏晋南北朝以后,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了新的挑战。两宋时期的思想家们是如何应对的?由此,南宋以后儒学居怎样的地位?

(3)明末清初,出现了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以顾炎武为例,列举其主要观点。

(4)纵观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推动其不断完善的主导因素有哪些?

2 . 传承、创新是中华文明延续和发展的重要特征。请回答:

(1)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开创者,他的核心思想主张是什么?孟子对此有何新发展?西汉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背景是什么?

(2)魏晋南北朝以后,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了新的挑战。两宋时期的思想家们是如何应对的?由此,南宋以后儒学居怎样的地位?

(3)明末清初,出现了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以顾炎武为例,列举其主要观点。

(4)纵观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推动其不断完善的主导因素有哪些?

3 . 近代史上,中国共产党不仅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而且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按照中国共产党发展过程中孕育“精神”的先后顺序,补全下列示意图,并在对应的空格里写出相关的历史事件。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取得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及意义。
2024-06-08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第三次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历史试题
4 . 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意义和失败的原因、教训?
5 . 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一直致力于追求中华民族复兴之梦。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有一些中国人已经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近代中国人做了哪些不断深入的努力?
(2)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分析以上这些努力不断深入的原因是什么?
(3)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是什么?取得胜利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
(4)概述新中国建立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如何一步步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2019-08-11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模拟历史试题
6 . 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从而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充分注重教育的作用。请回答
(1)被后人尊称为“至圣”的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何重要贡献?
(2)汉武帝时,兴办的官立最高学府是什么?
(3)“1915年以后一大批白话作品开始进入语文教材,并逐渐构成了语文教育内容的主体。”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你如何看待教育与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
2019-06-27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省长郡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7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结束了近代百年的屈辱外交,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
请回答:
(1)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境地的不平等条约是什么?
(2)分析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主要原因。
(3)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2019-08-15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2016年普通学业水平考试试题

8 . 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国际场合强调:“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苏由战时盟友变成“冷战”对手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丘吉尔在“铁幕演说”中提出:“美国正高踞于世界权力的顶峰,应担负起未来的责任。”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为担负起“责任”,在欧洲采取了哪些主要行动?
(3)“冷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举例说明“冷战”的消极影响。
(4)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迟迟不愿摒弃“冷战”思维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当今中国坚持“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其最为有利的国际政治环境是什么?
9 . 经济发展程度与政治稳定、文化繁荣与否密切相关。中国古代经济曾长期领先世界,造就了辉煌的中华文明;但是中国近代经济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模式是什么?这种模式至何时开始瓦解?
(2)北宋时期,“市”的发展有何新特点?明清时期,在江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出现反映了什么本质问题?
(3)民国初期,民族工业获得了一次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促成此次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4)近代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历经曲折、举步维艰,从中我们能得出什么启示?
2019-03-29更新 | 188次组卷 | 2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江苏省泰州市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测试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简答题 | 较易(0.85) |
10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地方察举与公府征辟,为东汉士人入仕之途。此两制皆起于西汉。两汉的察举制,大体可分为在先的“贤良”与后起的“孝廉”两大项。“贤良”所举大抵为现任之官,“孝廉”为孝子廉吏之称……与察举相辅并行的,尚有征辟制。
——引自《国史大纲》
材料二 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事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自魏至晋,莫之能改。……而举世人才,升降盖寡,徒以冯(凭)籍世资,……刘毅云“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者也。
——自《宋书·恩幸传》。
材料三 大唐贡士之法,多循隋制:其常贡之料,有秀才,有明经,有时法,有书,有算。自京师、郡、县,皆在学焉。
——引自《通典·选举·历代制下》
请回答:
(1)据以上材料指出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选官制度,并说明选官标准的发展变化。
(2)试从社会发展角度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
(3)上述材料对今天的干部选拔有何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