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中国近代前期社会各阶层的探索
派别阶级属性主张影响
抵抗派地主阶级



太平天国


有田同耕,平均分配。


洋务派


自强、求富


维新派资产阶级



革命派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激进派



推动了思想文化革命,推动了思想解放。
2023-11-02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学者威尔斯说:“(7-9世纪)当西方人的心灵为神学所缠迷而处于蒙昧黑暗之中时,中国人的思想却是开放的、兼收并蓄而好探求的。”英国科学家李约瑟也说:“中国在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了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现在科技赖以存在的发明一半来自中国……”但他也指出:“欧洲16世纪以后,就诞生出现代科学……而中国文明却没有能够在亚洲产生与其相似的现代科学。”

材料二:下列是关于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世界地位变化的统计表:

年代科技发明(件)中国世界其他国家
%%
公元1-400年4528621738
公元401-1000年4532711329
公元1001-1500年6738572943
公元1501-1840年47219445396

16世纪以前,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世界上占绝对领先地位,特别是隋唐和宋元时期,出现了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科技成果。而16世纪以后中西方科技发展则发生了逆转。


请回答:
(1)隋唐以来影响世界的三项伟大科技成果的发明是怎样完成和发展的?
(2)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原因。
2023-07-04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鸡西市密山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时间、人物、支持国家、到达区域。
2023-06-09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肇东市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2020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4周年。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30年代,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在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在什么地方召开了具有转折意义的政治局扩大会议?肯定了谁的正确军事主张?
(3)请列举在长征中四个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4)在长征胜利84周年之际,许多人重走长征路。你认为长征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2020-06-26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19世纪中后期,许多科学成果应用于生产,各种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带来了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人们把这一历史进程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发明、新技术”主要有哪些?(试举三例)
(2)第二次工业革命深刻地改变了世界面貌。你如何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
6 . 历史学家王亚南曾说过:“专制皇权无论是经济权力或政治权力,离开了他的官僚机构和官僚系统,都将变成空无所有的抽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官僚政治是由贵族政治向帝国皇权政治转化的产物,全面展开于秦汉时期,具体表现为哪些政治制度?
(2)隋唐之际是官僚政治走向成熟的阶段,君相关系发生了重要变化。这一时期中央行政管理体制是什么?该体制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宋代以后,官僚政治更加合理化、严密化。宋代采取了哪些分割宰相权力的措施?
(4)官僚体制是中国古代重要行政管理的形式,也是皇权政治赖以运行的基本政治体制。简述古代官僚制度与皇权专制的关系。

7 . 17—19世纪,英美法德四国先后建立起近代的资本主义政体,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据此回答:
(1)上述四国分别是通过什么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
(2)上述四国分别建立起哪一种资本主义政体?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3)以美国为例,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有哪些基本特征?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儒学自16世纪始大规模西传入欧,到17、18世纪在欧洲掀起了“中国文化热”,在宗教、哲学领域,欧洲的启蒙思想家们从孔子的“天道自然观”中找到了中国存在原始自然信仰的证据,他们认为,这种信仰不是天神论,而是“自然的道理”,并据此来批判被他称为“理性之大敌”、“文明之恶棍”的基督教神学。在道德伦理、政治制度方面,儒学的突出特征是侧重于道德伦理,并使之与社会政治相结合,以达到国家的“仁政德治”。伏尔泰对此无比推崇,百科全书派代表霍尔巴赫也呼吁“欧洲政府非学中国不可”,他们借此反对旧道德,期许建立新的社会秩序。

而此时,中国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家们也在积极地从先秦儒学中汲取营养。黄宗羲指出,“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经营者,为天下也”,得出“为天下之害者,君而已矣”的结论,这是对孟子“民贵君轻”民本思想的重新阐发;王夫之则对维护君主专制的宋明理学给予坚决批判,他认为“人欲”不能抹杀,“天地之产,皆有所用,饮食男女,皆有所负”,这是对先秦儒家“性也,天之就也”的“人性天就论”思想的重新焕发。

材料二17、18世纪中西方社会均处于较剧烈的变动之中,生产力发展的张力鼓动着先进的阶级或阶层要突破传统政治的失败和官方哲学的愚昧,因此,中国和欧洲的启蒙思想家们取用儒学精蕴的社会基础存有某种相似性。……二者都具有开启民智的启蒙功能……

——以上均摘编自谈家胜:《17、18世纪中西启蒙思想家取用儒学精蕴及其影响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指出17、18世纪中国和欧洲的启蒙思想家借助儒家思想进行现实批判时所利用的理论和批判的对象上有何不同之处。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批判出现的相似社会基础和各自产生的积极影响。

2017-11-17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请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两次工业革命在交通运输领域分别有什么突出成就?请各举两例。

(2)两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新的时代,分别是什么?

(3)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分别有何影响?

2017-09-01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哈尔滨十九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10 . 阅读下列有关宗教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宗教改革(英语:Reformation),开始于欧洲16世纪基督教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运动(抗议宗教改革运动,ProtestantReformation),该运动奠定了新教基础,同时也瓦解了从罗马帝国颁布基督教为国家宗教以后由天主教会所主导的政教体系,为后来西方国家从基督教统治下的封建社会过渡到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奠定基础,因而西方史学界直接称之为“改革运动”(Reformation)。

——《百度百科》

材料二

亨利八世(1509-1547年)原反对马丁路德和更正教,后与王后凯瑟琳(Catherine)离婚,遂成为他改革的导火索。从实质上看,变革是在英格兰民族主义和反教权主义日益高涨的情况下实现的,并和亨利八世的对法战争和西欧的国际格局变化都有一定的联系。他受拒于罗马皇帝,因此1534年与更正教合作并共同通过《最高治权法案”》(ActofSupremacy)宣布创立英国国教(Anglicanchurch),又称圣公会,与罗马旧教的教义仪式并无二致,只是英国王代替罗马教皇成为政教权威。同时亨利八世也是最早研习全球地理的欧洲统治者。(注释:更正教——对新教的一种翻译。)

——《百度百科》

材料三

基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理解,讨论儒家文化是否也是一种宗教,也就变成对儒家文化“历史罪行”的审查和认定——儒家文化不仅被等同于封建专制,被认定为“吃人的礼教”,如果再加上一条“人民的鸦片”,可谓罪上加罪,那就可以在打倒的基础上,“再踏上一只脚”,“永世不得翻身”!由此,关于儒教是否是宗教的讨论就超越了单纯学术领域,带有为儒家文化或给予政治审判或给予政治辩护的味道。

摘自<认识儒教>——彭永捷

材料四

可是,儒教的“天”并不等同于基督教的“神”,儒教的圣人也并不具有神性和法力,儒教的成贤成圣并不寄望于来世和往生,然而这并不妨碍儒教成为一种宗教。儒教是“神道设教”,作为人之养成的教化之教与作为安身立命的宗教之教合而为一。

儒教的“执无鬼而学祭礼”曾招致墨子后学的批评,面对释、道二教的昌盛,儒教在唐宋的复兴中也同样重新处理生死存殁的议题,儒教仍然始终坚持“子不语怪力乱神”的立场,但这并不妨碍儒教起着“为天地立志,为生民立道”。

摘自<认识儒教>——彭永捷

(1)阅读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马丁·路德、加尔文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儒教的作用。

2016-11-18更新 | 124次组卷 | 3卷引用:2016-2017学年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