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英国何以崛起?

英国的崛起是16世纪以来世界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为研究英国何以崛起这一问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搜集到以下两则史料。

材料一   对食品的渴求是英国发展的驱动力。17世纪以来,产自纽芬兰岛(位于北美大陆东海岸)海城的鳕鱼深受民众喜爱,为此英国成为组芬兰捕鱼业的主角,该岛最终也成为其殖民地。英国商人又靠把大量的腌鳕鱼卖到欧洲各国而发大财,再用这些利润去资助海上探险家和商船海员的航行。1570-1689年间,英国舰船吨位增加了7倍,英国成为欧洲主要海上强国。

对于甜味的渴求在英国也势不可当。到1775年,英国所有进口商品中糖取代亚麻跃居第一,这使其在拉美地区的甘蔗种植园对工人有持续需求,进而又刺激了黑奴贸易的发展,仅1688年英国的燕糖岛就需要2万名奴隶。蔗糖贸易不仅给英国带来巨大财富,还有成长起来的商业和工业。

——据【英】莉齐.克林汉姆{饥饿帝国》

材料二   14世纪黑死病横扫欧洲各地,英国也未能幸免于难,一直到16世纪中叶人口规模才有所恢复。由于人口供给不足,在英国城市工商业发展迅速的情况下,雇主们不得不支付高工资来满足对劳动力的需求,当时英国工人工资的平均水平要远高于同时期欧洲其他国家。这就使得英国工人有实力花更多的钱去品尝美味佳肴,穿着高档服饰,也为未来的技术革命提供了条件。

——据【英】罗伯特.艾伦《近代英国工业革命解密:放眼全球的深度透视》等

(1)材料-、二对于该小组研究的问题有价值吗?分别说明你的理由。
(2)材料一、二都展现了怎样的历史研究视角?利用该视角研究问题需要注意什么?
(3)对于该小组的研究,你认为还可以搜集哪些方面的史料?举两例予以说明。
2 . 古代中国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创设了若干制度。这些制度反映了中华民族管理国家的智慧。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十六年……遂并天下……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廷尉李斯议曰:“周文(王)武(王)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相攻击如仇雠(仇敌),诸侯更相诛伐(混战),周天子弗(不)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甚足易制(容易控制)。……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廷尉议是。”

——《史记·秦始皇本纪》


(1)根据材料一指出李斯建议推行郡县制的理由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郡县制的特点?

材料二   某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了以下两组图片。

形式内容
第一组疆域图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A朝C制(图1某朝局部疆域)。
第二组示意图汉代三公九卿制;B朝D制(图2);清朝军机处。


(2)材料二中A、B分别代表什么朝代?C、D分别代表什么政治制度?请任选其中一个,概括指出其积极作用。

材料三   1380年明太祖以“谋危社稷”的罪名,诛杀胡维庸;同时,下令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管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以后子孙做皇帝,也不许再立丞相。


(3)根据材料三,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朱元璋采取了哪些措施?目的是什么?明成祖朱棣为加强皇权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4)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出它们所体现出来的两对基本矛盾。从历史的角度看,它们的演变趋势如何?
2020-03-12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桂林市桂林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